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2,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嘆詫
獎嘆
歌嘆
鶴嘆
歡嘆
嘆詞
嘆吒
嘆黃犬
嘆想
詫嘆
晤嘆
怪嘆
矜嘆
笑嘆
嘆笑
《漢語大詞典》:嘆詫(嘆詫)
(1).嗟嘆詫異。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嘆詫,到口復(fù)嗢咽。沮洳漬琴書,莓苔染巾襪?!?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女知專為己來,觳觫萬狀,一時(shí)無可避匿,猬伏牀下,竟為盜所搜得,負(fù)女於背,其去若飛……羣以盜之此來真咄咄怪事,方共嘆詫,而女之祖母已自 金閶 來,得耗,痛哭萬端?!?br />(2).驚嘆。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王蓮舫》:“﹝ 荷嬌 ﹞探懷出一鏡畀女,晶瑩透澈,光鑒毫髮,面紋歷歷可數(shù)。曰:‘以此相天下士,當(dāng)無遁形矣。姊其寶之。’女歸,為父母備述顛末,深為嘆詫?!?/div>
《漢語大詞典》:獎嘆(奬歎)
稱頌,贊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然本其為義,事生奬嘆,所以古來篇體,促而不廣,必結(jié)言于四字之句,盤桓于數(shù)韻之辭。” 明 唐順之 《陸慎齋先生壽序》:“觀其進(jìn)止動靜,往往奬嘆以為遠(yuǎn)器?!?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姓:“﹝ 劉 ﹞遂發(fā)囊與之,夫妻泣拜而去。 劉 述此事, 李 大加奬嘆。”
分類:稱頌贊嘆
《漢語大詞典》:歌嘆(歌歎)
歌頌贊嘆。三國志·蜀志·譙周傳:“ 世祖 初入 河北 ……遂務(wù)理寃獄,節(jié)儉飲食,動遵法度,故九州歌嘆,聲布四遠(yuǎn)。”
《駢字類編》:鶴嘆(鶴嘆)
劉禹錫鶴嘆詩序:友人白樂天,去年罷吳郡,挈雙鶴雛以歸。余相遇于揚(yáng)子津,閱玩終日,翔舞調(diào)態(tài),一符相書,信華亭之尤物也。今年春,樂天為秘書監(jiān),不以鶴隨,置之洛陽第。一旦,余入門問訊其家人,鶴軒然來睨,如記相識,徘徊俛仰,似含情顧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因作鶴嘆以贈樂天。
《漢語大詞典》:歡嘆(歡歎)
歡樂和感嘆。 唐 鮑溶 《倚瑟行》:“臣驚歡嘆不可放,愿賜一言釋名妄。”
《國語辭典》:嘆詞(嘆詞)  拼音:tàn cí
表示喜怒哀樂等感情或感嘆的詞,常獨(dú)立而附于語句前或后。如啊、唉、哼、喂等。也稱為「嘆字」、「驚喟字」。
《漢語大詞典》:嘆吒(嘆吒)
見“ 嘆咤 ”。
亦作“ 嘆咤 ”。 由于憤激而慨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bào),時(shí)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zhí)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分類:憤激慨嘆
《漢語大詞典》:嘆咤(嘆咤,嘆吒)
亦作“ 嘆吒 ”。嘆息感慨。三國志·蜀志·楊儀傳:“於是怨憤形于聲色,嘆咤之音,發(fā)於五內(nèi)?!?span id="tcztuqm" class="book">《周書·蕭詧傳》:“未嘗不盱衡扼腕,嘆咤者久之?!?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嘆吒,到口復(fù)嗢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上仙:“便聞案上作嘆咤聲,似一健叟?!?br />嘆吒:由于憤激而慨嘆。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懷玉 ( 李懷玉 )抱冤無訴,於獄中壘石象佛,默期冥報(bào),時(shí)近臘日,心慕同儕,嘆吒而睡?!?span id="qgeec7a"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三年》:“ 吳主 大怒,上馬帶鞬執(zhí)弓欲出,曰:‘孤 大皇帝 適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牽攀止之,不得出,嘆咤不食,駡 全后 曰:‘爾父憒憒,敗我大事!’”
《漢語大詞典》:嘆黃犬(嘆黃犬)
史記·李斯列傳:“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后因以“嘆黃犬”為悔恨貪富貴而取禍之典。 唐 李白 《擬恨賦》:“執(zhí)愛子以長別,嘆黃犬之無緣?!?唐 李白 《襄陽歌》:“ 咸陽 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分類:悔恨富貴
《漢語大詞典》:嘆想(嘆想)
嗟嘆懷念。 唐 許堯佐 《柳氏傳》:“至京師,已失 柳氏 所止,嘆想不已。”
分類:嗟嘆懷念
《漢語大詞典》:詫嘆(詫嘆)
稱奇贊嘆。 明 唐順之 《盛孺人墓志銘》:“中饋有間,則取小學(xué)日記故事稗官小説家誦説之,每至古人壯節(jié)偉行,則擊手詫嘆,以為烈士當(dāng)如是?!?/div>
分類:贊嘆
《漢語大詞典》:晤嘆(晤歎)
嘆息。 宋 范成大 《澧陽江》詩:“有懷獨(dú)晤嘆,櫓聲與人語?!?/div>
分類:嘆息
《漢語大詞典》:怪嘆(怪歎)
驚嘆。《宋書·臧質(zhì)傳》:“ 臧敦 等無因自駭,急便竄逸,迷昧過甚,良可怪嘆?!?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盡心上》:“ 孟子 曰:‘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诙Z換一‘矣’字,較首語便多多少怪嘆。”
分類:驚嘆
《漢語大詞典》:矜嘆(矜歎)
哀憐嘆息。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惟瘼卹隱,無捨矜嘆?!?呂向 注:“憂隱於心不捨,哀矜嗟嘆之至也?!?南朝 陳 徐陵 《與顧記室書》:“伏見軍戎多務(wù),所以不敢祈冒,弟與吾游眷亟迴星紀(jì),故人如此,寧不矜嘆邪?”
分類:哀憐嘆息
《漢語大詞典》:笑嘆(笑歎)
亦作“ 笑嘆 ”。 謂可笑可嘆。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予雅有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嘆。” 欒貴明 《〈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序》“例如 張之洞 在詩里曾婉轉(zhuǎn)地説:‘ 乾隆 四庫求遺書,微聞寫官多魯魚?!弊宰ⅲ骸?孟森 《選印四庫全書平議》,還提到一個(gè)文字錯(cuò)漏的原因,令人笑嘆?!?/div>
分類:可笑
《漢語大詞典》:嘆笑(嘆笑)
(1).嗟嘆譏笑。 宋 曾鞏 《謝章學(xué)士書》:“固有志者之所嘆笑,天下之所賤,而至親篤友之所棄而違之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八:“當(dāng)時(shí) 李涉 博士遇著強(qiáng)盜,有詩云:‘暮雨瀟瀟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聞。相逢何用藏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都是嘆笑世人的話?!?br />(2).贊賞歡笑。 洪深 《申屠氏》第一本:“丐女不覺破涕為笑,眾人亦嘆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