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4
分類詞匯
8
分類詞匯
歸化
化物
熏陶
白種
熟苗
機化
柔同
固氮作用
《國語辭典》:
歸化(歸化)
拼音:
guī huà
1.歸服、歸順?!度龂?。卷二八。魏書。王毌丘諸葛鄧鐘傳。鄧艾》:「發(fā)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br />2.外國人或無國籍人于本國領(lǐng)域內(nèi)有住所,合法居留滿一定期間,且符合《國籍法》相關(guān)要件,經(jīng)申請許可后取得本國國籍。
分類:
歸化
歸順
同化
國人
歸附
國籍
《漢語大詞典》:
化物
(1).化于物。謂被外物所同化。
《禮記·樂記》
:“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 孔穎達(dá) 疏:“外物來至,而人化之於物,物善則人善,物惡則人惡,是人化物也?!?br />(2).感化外物;化育外物。
《淮南子·俶真訓(xùn)》
:“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高誘 注:“化生者天也,化物者德也。”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陰陽者承天地之和,形萬殊之體,含氣化物,以成埒類。”
分類:
感化
化外
外物
化育
同化
《國語辭典》:
熏陶
拼音:
xūn táo
被一種思想、品行、習(xí)慣等所濡染而漸趨同化。如:「受到王老師長期的熏陶,使她變得熱愛書法、國畫了?!?/div>
分類:
熏陶
思想
品行
習(xí)慣
濡染
同化
《漢語大詞典》:
白種(白種)
(1).舊指漢族中被西南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俘虜而同化的人。 清
魏源
《圣武紀(jì)》
卷十一:“真夷謂之黑種,歷虜 漢 民,入內(nèi)亦化為夷,謂之白種,黑少白多,黑主白奴,眾且數(shù)十萬?!?br />(2).指白色人種。也稱 歐羅巴 人種。 梁啟超
《滅國新法論》
:“ 非律賓 者,我同洲同種之國民,兩度與白種戰(zhàn)爭,百折而不撓者也?!?/div>
分類:
漢族
人
南山
山區(qū)
少數(shù)民族
俘虜
同化
《國語辭典》:
熟苗
拼音:
shú miáo
居處靠近漢人,生活習(xí)慣已被漢人同化,且須納稅服役的苗民?!?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熟苗是最怕王法的,從來也不敢多事,只有生苗容易會鬧起來?!?/div>
分類:
居處
靠近
漢人
生活習(xí)慣
同化
《漢語大詞典》:
機化(機化)
(1).變化。 唐
盧藏用
《陳子昂別傳》
:“﹝ 子昂 ﹞嘗著
《江上丈人論》
,將磅礴機化而與造物者游?!?br />(2).有機體的組織內(nèi)出現(xiàn)異物時,周圍的組織逐漸把它吸收并同化,這種現(xiàn)象醫(yī)學(xué)上叫做機化。
分類:
機化
有機體
變化
組織
內(nèi)出
異物
周圍
逐漸
吸收
并同
同化
《漢語大詞典》:
柔同
和柔同化。
《亢倉子·臣道》
:“鬼神開贊,蠻夷柔同,保合大和,萬物化育。”
分類:
和柔
同化
《國語辭典》:
固氮作用
拼音:
gù dàn zuò yòng
將空氣中游離氮素同化為易被生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的過程。通常是指自生或與植物共生之微生物利用其體內(nèi)固氮酶的作用。
分類:
空氣
中游
游離
同化
生物
化合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