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復(fù)(不復(fù))  拼音:bù fù
1.不歸返。漢。張衡〈思玄賦〉:「有無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復(fù)?!姑?。李東陽〈同年祭陸鼎儀文〉:「悲逝者之不復(fù),嘆斯人之共淪。」
2.不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div>
《國語辭典》:同袍  拼音:tóng páo
1.袍,外衣?!竿邸怪腹泊┮患路UZ出《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购笞鳛檐娙碎g的互稱。如:「這位是我的同袍,我們的感情就像親兄弟一般。」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四出:「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首相知,按劍同袍?!?br />2.夫妻間的互稱?!段倪x。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3.泛稱朋友、同年。唐。許渾 曉發(fā)天井關(guān)寄李師晦詩:「逢秋正多感,萬里別同袍?!埂毒劳ㄑ?。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高知縣傍觀,未免同袍之情,甚不過意?!?/div>
《國語辭典》:同生  拼音:tóng shēng
同胞兄弟?!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div>
《國語辭典》:同歲(同歲)  拼音:tóng suì
1.年齡相同。唐。白居易 自覺詩二首之一:「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br />2.同一年?!稌x書。卷六六。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或有間侃者,弘不疑之?!?br />3.同年被薦舉的人。漢。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div>
《國語辭典》:年家  拼音:nián jiā
科舉時代,同年登科人的互稱?!毒劳ㄑ浴>硪黄?。鈍秀才一朝交泰》:「德稱兩處投人不著,想得南京衙門做官的多有年家?!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诰潘幕兀骸竿h的認做表弟表兄,同省的認做敝鄉(xiāng)敝友,外省的認做年家故吏?!?/div>
《國語辭典》:年兄  拼音:nián xiōng
稱謂:(1)唐宋以來,科舉考試同榜者互相尊稱為「年兄」。唐。李端〈晚夏聞蟬寄廣文〉詩:「因垂數(shù)行淚,書報十年兄?!挂卜Q為「年長兄」。(2)稱呼自己的同學(xué)。《醒世恒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鄒年兄好沒分曉!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里去?」(3)主試者對門生的稱呼?!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赣莶砍鋈瑔柕溃骸耗且晃皇俏淠晷种M書的?』只見人叢中走出一個矮小人,走過來答道:『門生便是武書?!弧?/div>
《漢語大詞典》:年翁
科舉時代稱同年的父親。 明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相府連日宴客,都是那幾位年翁?”
《國語辭典》:年弟  拼音:nián dì
科舉時代士子對于同年登科者的自稱。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一五。科場》:「今同年往還投刺,俱稱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館數(shù)相知稱之,其馀皆年侍生也。」
《國語辭典》:埋香骨  拼音:mái xiāng gǔ
埋葬美人。唐。李商隱〈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閒話戲作〉詩:「莫驚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div>
《國語辭典》:年伯  拼音:nián bó
稱謂:(1)本用以指與父親或伯叔同年考取進士的人,后來亦稱與自己同年考取進士者的父執(zhí)輩?!队魇烂餮?。卷二四。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今日奉屈老年伯至此,正為這場公案,要剖個明白?!?2)泛稱父輩?!读凝S志異。卷九。小梅》:「年伯黃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晉之盟,則惟命是聽?!?/div>
《國語辭典》:年誼(年誼)  拼音:nián yì
科舉時代同年登科者的交誼,稱為「年誼」?!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學(xué)生雖有年誼,平素實無交情。」《儒林外史》第四回:「二位各道了年誼師生,嚴貢生不勝欽敬?!?/div>
《國語辭典》:年臺(年臺)  拼音:nián tái
稱謂。本用來稱同年登科的人。后來亦可稱非同年登科的人?!毒G野仙蹤》第七回:「年臺山路跋涉,腹餒也必矣。」
《漢語大詞典》:年末
(1).指名次排在同年登科者的末尾,非同年登科者。亦用作謙詞。 明 邵璨 《香囊記·瓊林》:“狀元請先賦一詩作倡,然后資次賡和,老夫叨於年末,亦當效顰?!?br />(2).一年的末了。如:會計年末結(jié)帳,工作很忙。
《漢語大詞典》:同年錄
科舉時代記載同年登科者姓名、年齡、籍貫、履歷的冊子。 明 周履靖 《錦箋記·題錄》:“刻字的候列位老爺刊同年録?!?清 葉名澧 橋西雜記·履歷減年歲:“ 寶佑 四年同年録,第一甲第九人 王應(yīng)鳳 ?!?/div>
《漢語大詞典》:團司(團司)
唐 代新進士及第,負責(zé)籌辦同年游宴及糾察諸事的機構(gòu)。主其事者亦稱為“團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三:“及同年宴於 曲江 亭子, 彖 ( 盧彖 )以雕幰載妓,微服嚲鞚,縱觀於側(cè),遂為團司所發(fā)。”《苕溪漁隱叢話后集·王禹玉》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唐 代﹞進士及第,賜宴 曲江 ,狀元置司處,謂之團司?!?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賊:“名亦在鼎甲,聯(lián)鑣入團司?!?清 梁章鉅 稱謂錄·進士:“《國史補》:‘進士榜下?lián)褚蝗藶閳F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