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神后
(1).后土。書·湯誥:“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罪 有夏 ?!?蔡沉 集傳:“神后,后土也?!?br />(2).英明的先王。《書·盤庚中》:“予念我先神后之勞爾先?!?孔穎達(dá) 疏:“ 殷 之先世神明之君惟有 湯 耳,故知神后謂 湯 也?!?/div>
《漢語大詞典》:后坤
后土;大地。 明 王廷相 《答何柏齋造化論》:“愚則以為后坤發(fā)育,羣品載生,山川蕰靈,雷雨交作,謂地不神,恐不可得?!?/div>
分類:后土大地
《漢語大詞典》:五神
(1).五臟之靈氣。《老子》“谷神不死” 漢 河上公 注:“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br />(2).指五臟。 宋 范仲淹 《謝賜鳳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煩。”
(3).指五帝。《漢書·禮樂志》:“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yáng)浮云。”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為 太一 相也。”參見“ 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國漢原廟銘序》:“五神環(huán)運(yùn),炎德復(fù)起?!?孫汝聽 注:“五神,五德也。”參見“ 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稱五行之神。《淮南子·要略訓(xùn)》:“順時運(yùn)之應(yīng),法五神之常。”《南齊書·禮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鄭玄 説,宜配食于庭?!?南朝 梁簡文帝 《吳興楚王神廟碑》:“昔者 武王 詢於 太公 ,五神之禮正?!?/div>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傳說,故說法不盡相同,較主要者為:(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妒酚?。卷一。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2)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2.東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黃帝。《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jié)h。鄭玄。注:「五帝:蒼曰靈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樞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jì),顓頊?zhǔn)逞伞!埂冻o。屈原。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與向服?!?jié)h。王逸。注:「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白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div>
《國語辭典》:五德  拼音:wǔ dé
1.古時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為帝王嬗代之應(yīng),其說尤盛于秦漢間?!妒酚?。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推五德之運(yùn),以為漢當(dāng)水德之時,尚黑如故。」?jié)h。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br />2.玉有五德。即仁、智、義、禮、信五德?!抖Y記。聘義》:「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孚尹旁達(dá),信也?!?br />3.雞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俄n詩外傳》卷二:「君獨(dú)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句龍(句龍)
(1).人名。相傳為 共工 之子,能平水土,后世祀為后土之神。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 有子曰 句龍 ,為后土?!?span id="9zxp95p"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上》:“弧南六星為天社,昔 共工氏 之子 句龍 ,能平水土,故祀以配社,其精為星?!?br />(2).復(fù)姓。 宋 有 句龍如淵 。見宋史本傳。
《漢語大詞典》:瓊花觀(瓊花觀)
道觀名。在 江蘇 揚(yáng)州 城。原為 后土祠 ,后改為 蕃厘觀 。相傳 唐 代觀內(nèi)有瓊花一株而得名。 元 張憲 《簡竇彥南》詩:“ 二十四橋 風(fēng)月清, 瓊花觀 里坐吹笙。” 明 高啟 《逢李止冰道人》詩:“ 后土 瓊花觀 ,仙人 黃鶴樓 ?!?span id="l5jbzz5"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屢次禁制,無法可處,又去 揚(yáng)州 瓊花觀 里請了一位法師來到。”
《漢語大詞典》:馬社(馬社)
(1).養(yǎng)馬之地所設(shè)立的祭祀后土之社,以發(fā)明用馬駕車之人配食。亦指配食者。周禮·夏官·校人:“秋祭馬社、臧僕。” 鄭玄 注:“馬社,始乘馬者?!?孫詒讓 正義:“牧地及十二閑之中,蓋皆為置社,以祭后土,而以始制乘馬之人配食焉,謂之馬社也。”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都城內(nèi)外,詣廟獻(xiàn)送繁盛,最是府第及內(nèi)官迎獻(xiàn)馬社,儀仗整肅,裝束華麗?!?br />(2). 宋 時 陜西 軍中買馬的組織。宋史·兵志十一:“ 陜西 廣鋭、勁勇等軍,相與為社,每市馬,官給直外,社眾復(fù)裒金益之,曰馬社?!?/div>
《漢語大詞典》:中溜(中霤)
中號,不大不小。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那些中溜兒的玩具,既不象大號的那么威武,也不象小號的那么玲瓏,當(dāng)然價錢也合適一點(diǎn)?!?br />中霤:亦作“ 中廇 ”。亦作“ 中溜 ”。 1.室的中央。《公羊傳·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舉巨囊,而至于中霤?!?徐彥 疏引 庾蔚 曰:“復(fù)地上累土,穴則穿地也。復(fù)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為中霤也。”楚辭·劉向〈九嘆·愍命〉:“刜讒賊於中廇兮,選 呂 管 於榛薄?!?王逸 注:“中廇,室中央也?!?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構(gòu)不相銜接,其間有側(cè)道可通中霤?!?br />(2).指窗。 宋 陸游《寧德縣重修城隍廟記》:“凡日用起居所賴者皆祭,祭門、祭灶、祭中溜之類是也?!?明 張煌言 《島居》詩之一:“短垣繚卻月,中霤貫長庚?!?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窗牖向:“窗即中霤,古者復(fù)穴當(dāng)中開孔取明,謂中霤,后世以交木為之謂之窗?!?br />(3).古代五祀所祭對象之一。即后土之神。禮記·郊特牲:“家主中霤而國主社?!?孔穎達(dá) 疏:“中霤謂土神?!?漢 班固 《白虎通·五祀》:“六月祭中霤。中霤者,象土在中央也?!?br />(4).指宅神。 清 袁枚新齊諧·獅子大王:“某為渠家中霤,每一人始生,即準(zhǔn)東岳文書,知會其人應(yīng)是何等人,應(yīng)是何年月日死,共計在陽世幾歲。”
《漢語大詞典》:汾祠
漢武帝 建于 汾陰 的 后土祠 。 唐 許景先 《奉和御制春臺望詩》:“ 汾祠 雍畤 望通天, 玉堂 宣室 坐長年?!?/div>
《漢語大詞典》:社方
古謂祭祀后土神和四方。語出《詩·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犠羊,以社以方。” 鄭玄 箋:“秋祭社與四方,為五穀成熟報其功也。” 孔穎達(dá) 疏:“社,祭土神……祭四方,謂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div>
《漢語大詞典》:趨澤(趨澤)
謂雨后土潤及時耕種。漢書·食貨志上:“民或苦少牛,亡以趨澤,故 平都 令 光 教 過 以人輓犁?!?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及也。澤,雨之潤澤也。”
《國語辭典》:郘鐘(郘鐘)  拼音:lǚ zhōng
周代的銅器,清同治初年自山西省榮河縣后土祠旁的河岸中出土。
《漢語大詞典》:赤后
指南方。古以南方配火,其色赤;后即后土,土地。管子·幼官:“飲於赤后之井?!?尹知章 注:“南方井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