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63,分145頁顯示  上一頁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恥居王后
懲前毖后
吃虱子留后腿
從此往后
垂范后昆
千秋之后
前跋后疐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前挫后屈
前挫后直
前因后果
前圓后方
《國(guó)語辭典》:恥居王后(恥居王後)  拼音:chǐ jū wáng hòu
唐初王勃、楊烱、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人稱「四杰」。楊烱聞言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挂姟杜f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上。楊炯傳》。后用以比喻不甘落人之后。
分類:文名不及
《國(guó)語辭典》:懲前毖后(懲前毖後)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語本《詩(shī)經(jīng)。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后患?!挂詮那暗倪^失為教訓(xùn),戒慎不再犯錯(cuò)。《清史稿。卷一三一。兵志二》:「同治中興以后,疆臣列帥,懲前毖后,漸改練勇巡防之制?!?/div>
《國(guó)語辭典》:吃虱子留后腿(喫虱子留後腿)  拼音:chī shī zi liú hòu tuǐ
吃虱子還要留下后腿肉。譏諷人過于吝嗇小氣。《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原來李克用吃虱子留后腿的人,因見白娘子容貌,設(shè)此一計(jì),大排筵席,各各傳杯弄盞?!?/div>
分類:小氣慳吝
《漢語大詞典》:從此往后
從目前的位置或地方往后。例如:故事從此往后就更為有趣。
《分類字錦》:垂范后昆(垂范后昆)
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爰逮宋氏,顏謝騰聲。靈運(yùn)之興會(huì)標(biāo)舉,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
分類:文章
《漢語大詞典》:千秋之后
諱言人死后。例如:千秋之后,傳梁王?!?ins>司馬遷《史記》
分類:諱言
《漢語大詞典》:前跋后疐(前跋後疐)
《詩(shī)·豳風(fēng)·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毛 傳:“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進(jìn)則躐其胡,退則疐其尾,進(jìn)退有難。”后以“前跋后疐”喻進(jìn)退兩難。 宋 司馬光 《言醫(yī)官札子》:“今聞診御脈者,常以十?dāng)?shù),工拙相雜,是非混殽,發(fā)言進(jìn)藥,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顧,雖有 俞 扁 之術(shù),將安所施?” 清 譚嗣同 《報(bào)貝元徵書》:“彼不尚文,而其法能使家庭之間不即不離,就令不無流弊,而長(zhǎng)短適足相抵,何至如 中國(guó) 前跋后疐,貌合神離,強(qiáng)遏自然之天樂,盡失自己之權(quán)利,使古今賢圣君子於父子兄弟之間,動(dòng)輒有難處之事。”
《國(guó)語辭典》:前不巴村,后不巴店(前不巴村,後不巴店)  拼音: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耽擱在半途,無處歇息?!端疂G傳》第二回:「來到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明日早行?!挂沧鳌盖安话痛?,后不著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漢語大詞典》: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前不巴村,後不著店)
見“ 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
《漢語大詞典》: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謂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唐 孟棨 本事詩(shī)·嘲戲:“ 宋武帝 嘗吟 謝莊 《月賦》,稱嘆良久,謂 顏延之 曰:‘ 希逸 ( 莊 字)此作,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币嘧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 宋 陳應(yīng)行 《于湖先生雅詞序》:“至於託物寄情,弄翰戲墨,融取樂府之遺意,鑄為毫端之妙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清 趙翼 甌北詩(shī)話·李青蓮詩(shī):“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直欲於千載后上接《風(fēng)》《雅》?!?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 上海 的 邵洵美 之徒,在發(fā)議論罵我們之印《箋譜》,這些東西,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吃完許多米肉,搽了許多雪花膏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點(diǎn)給未來的人們的--最末,是‘大出喪’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亦作“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亦作“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
(1).謂離村店較遠(yuǎn),吃住困難。 元 無名氏 《桃花女》楔子:“天色已晚,兀的不下雨也。前不著村,后不著店?!?span id="4fkva77"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回:“小人母子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cuò)過了宿店,來到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明日早行?!?span id="ge1hhbf" class="book">《西游記》第二七回:“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有錢也沒買處?!?span id="9ngoair"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真是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沒奈何了。” 劉賓雁 《在橋梁工地上》四:“他又對(duì)我講起另一次打獵時(shí)為了追趕黃羊怎么把汽車弄到草原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拋了錨的故事?!?br />(2).喻毫無著落,左右為難。《金瓶梅詞話》第八六回:“你好人兒,弄的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有上稍,沒下稍,出丑惹人嫌?!?/div>
《分類字錦》:前挫后屈(前挫后屈)
見上注。
分類:
《分類字錦》:前挫后直(前挫后直)
唐會(huì)要:武德四年七月十六日,詔五品以上執(zhí)象笏,六品以下執(zhí)竹木笏。舊制三品以上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武德以來,一例上圓下方。
分類:
《國(guó)語辭典》:前因后果(前因後果)  拼音:qián yīn hòu guǒ
事情的起因和結(jié)果。如:「我們要對(duì)事情的前因后果澈底了解,不要驟下斷語?!挂沧鳌负蠊耙颉埂?/div>
《分類字錦》:前圓后方(前圓后方)
后漢書輿服志:冕皆廣七寸,長(zhǎng)尺二寸,前圓后方。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