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吳祭酒
(1).指 吳偉業(yè) 。詩人, 明 亡入 清 , 康熙 時為國子監(jiān)祭酒。 清 徐釚 詞苑叢談·紀事四·吳祭酒題曲詞:“ 吳祭酒 作《秣陵春》,一名《雙影記》,嘗寒夜命小鬟歌演?!?郁達夫 《自述》詩之十二:“忽遇 江 南 吳祭酒 ,梅花雪里學詩初?!?br />(2).指 吳錫麒 。 清 乾隆 進士,工詩詞,并以駢文著名,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吳祭酒尺牘:“ 錢塘 吳穀人 祭酒 錫麒 ,官京師時,耽情《騷》《雅》,不屑奔走權門,以致品望日高,而生計日薄。”
《漢語大詞典》:梅村祭酒
指 清 吳偉業(yè) 。 吳 號 梅村 ,入 清 后官國子祭酒,故稱。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吳梅村〈木棉吟〉:“ 許伯緘 丈嘗以 梅村祭酒 《木棉吟》見示,為梅村集中所未收,惟見 金鋐 《鎮(zhèn)洋縣志》,蓋逸稿也?!?/div>
《漢語大詞典》:北郭
(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齊 人葬 莊公 於北郭?!?杜預 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漢 阮瑀 《駕出北郭門行》:“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唐 李白 《送友人》詩:“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寧采臣 ﹞適赴 金華 ,至北郭,解裝蘭若?!?br />(2).“ 北郭先生 ”的省稱。借指隱士。 清 吳偉業(yè) 林云鳳 《梅花庵話雨聯(lián)句》:“ 北郭 余偕隱, 東山 爾共瞻?!?br />(3).復姓。 春秋 齊 有大夫 北郭子車 。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漢語大詞典》:臨春(臨春)
閣名。 南朝 陳后主 時建。陳書·皇后傳·張貴妃:“ 至德 二年,乃於 光照殿 前起 臨春 、 結綺 、 望仙 三閣。閣高數(shù)丈,竝數(shù)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竝以沉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nèi)有寶牀、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 唐 劉禹錫 《臺城》詩:“ 臺城 六代競豪華, 結綺 、 臨春 事最奢?!?明 夏完淳 《大哀賦》:“ 柏梁 、 建章 ,則讀 西京 之 趙 鬼; 臨春 、 結綺 ,則號學士之 孔 嬪?!焙?清 初 吳偉業(yè) 作雜劇《臨春閣》,演 陳后主 、貴妃 張麗華 及 譙國夫人 洗氏 之事。故事大部出于虛構,以 陳后主 影射 南明 弘光帝 。
《漢語大詞典》:逸情
(1).超脫世俗的感情。后漢書·逸民傳贊:“遠性風疎,逸情云上?!?清 吳偉業(yè) 等《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lián)句》:“清齋幽事足,良會逸情兼?!?br />(2).猶閑情。 南唐 李中 《獻中書張舍人》詩:“下直無他事,閒游恣逸情?!?元 顧瑛 《和馬孟昭韻》:“猶有彌明叟,聯(lián)詩慰逸情。”
《漢語大詞典》:洛陽花(洛陽花)
(1).牡丹的別稱。因 唐 宋 時 洛陽 牡丹最盛,故稱。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一:“遠把 龍山 千里雪,將來擬并洛陽花。”
(2).即石竹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瞿麥:“石竹葉似地膚葉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葉而細窄,其莖纖細有節(jié),高尺餘,梢間開花……俗呼為洛陽花?!?清 吳偉業(yè) 有《題畫·洛陽花》詩。
《國語辭典》:苛禮(苛禮)  拼音:kē lǐ
苛細煩瑣的禮節(jié)。《史記。卷一○八。韓長孺?zhèn)鳌罚骸附裉笠孕」?jié)苛禮責望梁王?!?/div>
《漢語大詞典》:觸地(觸地)
到處,遍地。尹文子·大道上:“今以禮義招仁賢,所得仁賢者,萬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觸地是焉。” 唐 張鷟 游仙窟:“須臾之間,忽至松柏巖,桃華澗,香風觸地,光彩遍天?!?清 吳偉業(yè) 等《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lián)句》:“觸地詞源涌,推鋒筆陣銛?!?/div>
《漢語大詞典》:里閻(里閻)
里門,鄉(xiāng)里。 清 吳偉業(yè) 林云鳳 《梅花庵話雨同林若撫聯(lián)句》:“絶跡違朝市,全身混里閻。”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治賊》:“盜賊橫行,捕役庇縱,最為里閻之害。”
《漢語大詞典》:膾殘(膾殘)
即鲙殘魚,今通稱銀魚。 唐 皮日休 《松江早春》:“穩(wěn)凴船舷無一事,分明數(shù)得鱠殘魚?!?宋 高承 事物紀原·蟲魚禽獸·膾殘:“ 越王 勾踐 之保 會稽 也,方斫魚為膾,聞有 吳 兵,棄其餘於江,化而為魚,猶作膾形,故名膾殘,亦曰王餘魚?!?清 吳偉業(yè) 有《膾殘》詩。
《漢語大詞典》:梅村體(梅村體)
指 清 代詩人 吳偉業(yè) 的敘事詩體。 錢仲聯(lián) 《怎樣研究清代詩文》:“﹝ 清 代﹞在詩歌的體式中,也有新的發(fā)展。如 吳偉業(yè) 的‘梅村體’,與‘長慶體’的紀事詩形式相比,同中有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