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相,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聯(lián)捷乙未科進士。官廣東南海縣知縣。
人物簡介
吳文梓,字子喬,直隸池州府青陽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八名,登三甲第二百三十四名進士。十六年三月考選,授給事中,十八年十一月升刑科右給事中,二十一年十月升戶科左,十一月升兵科都,二十三年十二月以兵部考選,一錦衣衛(wèi)副千戶未行題奏,輒署四品之職,吳文梓與該司官韓范俱降雜職。天啟二年追贈太常寺少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名或作玄,字又于,吳亮弟。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江西布政。兄亮與顧憲成諸人善,而元深嫉東林,著《吾徵錄》,詆毀不遺余力。又有《率道人集》。維基
吳玄(1565年—?),字又于,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民籍(今常州市)人,祖籍宜興縣北渠里。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三甲進士。歷官嚴州知府、廣東副使、河南副使、湖廣參政、江西右參政、浙江按察使、湖廣布政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客卿,一字尚之。萬歷十四年進士。授編修。以目疾告歸。居鄉(xiāng)四十載,閉戶著述,深于性命之旨。天啟中以理學(xué)召,因病不赴,加左春坊。門人私謚宗一先生。有《學(xué)易齋集》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尚之,又字客卿,桐城人。萬歷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歸天啟初復(fù)召不起加左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讀有學(xué)易齋集維基
吳應(yīng)賓(1565年-1634年),字尚之,又字客卿,自號觀我,直隸桐城縣(今中國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朝翰林、學(xué)者。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鄉(xiāng)試三十二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丙戌科二甲第三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后來因眼疾辭官,歸隱浮山。天啟年間,經(jīng)太子少保左光斗及方大任舉薦,皇帝頒詔任命吳應(yīng)賓于左春坊擔任左諭德官職,當太子的侍讀常侍,兼任翰林院侍讀,后追加左春坊職。后來退居浮山四十年,專事著書寫作,晚年皈依佛門,自號三一居士,法號廣瀹,著有《宗一圣論》八篇,內(nèi)容多闡發(fā)禪宗的自性之理。
人物簡介
吳弘業(yè)(1565年—1652年10月31日),字富有,別號玉麓,云南澄江府河陽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吳弘業(yè)是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獲授銅梁知縣。天啟元年(1621年)奢崇明反叛明朝,他守住銅梁城;之后遷任工科給事中,又轉(zhuǎn)為吏科,上疏貴州叛亂雖然已經(jīng)整頓,剿滅或招撫需要周密謹慎決定。吳弘業(yè)歷任戶科右給事中、兵科左給事中,上陳建昌屯田措施,推薦胡平表鎮(zhèn)守建昌;升為禮科都給事中。崔呈秀、魏忠賢專政,吳弘業(yè)上書《權(quán)奸去國疏》彈劾,又議論周應(yīng)秋、潘汝楨和崔呈秀兒子崔鐸的貪污行徑;崇禎元年八月,累升為太仆寺卿管太常寺少卿事,因病歸鄉(xiāng)。永歷四年(1650年),他晉官刑部尚書,兩年后(1652年)去世,虛齡八十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非熊。初喜為傳奇曲。萬歷中游南京,與鄭應(yīng)尼作《白練裙》雜劇,譏嘲馬湘蘭。己而悔之,致力于詩,與曹學(xué)佺等結(jié)社,游武夷、匡廬、九華諸山,輯《金陵社集詩》。后出游廣東,客死新會。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非熊,休寧人。有金陵廣陵姑蘇豫章諸槁
人物簡介
吳友賢(?—1606年),號衷璞,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大理寺觀政,本年授戶部主事,管北新倉,以倉糧被盜被彈劾,三十四年養(yǎng)病,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元常。萬歷時棄舉子業(yè),隱居山林。工詩。有《叢桂軒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常,常熟人。有叢桂軒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文中,又字文仲,自稱枝庵發(fā)僧,流寓南京。萬歷間以能畫薦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以議魏忠賢擅權(quán)被逮奪職。工畫,白描尤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人,字孝甫。工畫,善畫墨梅,學(xué)趙孟堅,枝干盤折,花蕊疏秀。萬歷時游豫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