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士元,字來復,號長吉,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人。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考選庶吉士,天啟元年(1621年)授檢討,充展書官,教習內書堂,三年二月充實錄纂修官,五年二月為會試同考官,十一月管理誥敕撰文。崇禎繼位,修國史,封晉藩,便道引疾歸里。旋起升右春坊右贊善。四年二月,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管國子監(jiān)司業(yè)事,遷國子監(jiān)祭酒,掌南翰林,詔修十三經、二十一史,擢詹事,掌翰林院事。凡明經廷試故事最髦者輒遙授四人,士元謂縻以空名,實錮之也,政府以違例為言,士元力持,竟減往額者二。仕至禮部右侍郎,連疏乞歸,卒贈禮部尚書。
人物簡介
吳大樸(?—17世紀),字未孩,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人。吳大樸在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人,次年(1622年)聯(lián)捷進士,授直隸無錫縣知縣,調任當涂縣,江漲時親自祈禱,潮水立刻退下;升任刑部主事,審案持平寬仁,釋放疑獄,救活戴澤等十三人。不久,吳大樸外任廬州府知府,派遣斥候、詳細考察以防備流寇;盜賊來臨,他鼓勵士民出力,親自應戰(zhàn)防禦,廬州城得以保全,不久因過勞去世,朝廷追贈太仆寺卿。由于他曾奏請免除廬州雜稅和積欠,廬州人民為其入祀名宦祠。
人物簡介
吳廷爚,字韜甫,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天啟中擢授戶部主事,榷江西九江關稅,晉戶部員外郎,四十七年十一月升江西南安府知府,調吉安府,天啟三年升本省按察司副使,考察去職。崇禎元年(1628年)起補廣東副使,以事降江西右參議,三年升本省副使。歷江西右參政,官至江西按察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晉明。萬歷十七年進士。授杭州推官,入為兵部主事,乞假歸。家居十二年,始起故官。天啟中累遷南京太仆卿。魏忠賢黨人石三畏追論炯庇護顧憲成,落職閑住。崇禎初復故官。有《叢語》。
人物簡介
吳烱,字晉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吳烱六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刻苦讀書。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授浙江杭州府推官,平反冤獄。入為兵部主事,遷南京太仆寺少卿,乞假歸里。家居十二年,方起故官。后來,進光祿寺丞。天啟年間,累遷南京太仆寺卿。魏忠賢一黨之石三畏追論其偏袒東林顧憲成,撤職閒住。崇禎初年,復官。卒年七十七。朝廷賜祭葬,祀鄉(xiāng)賢。《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吳愈,字元沖,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人。進士出身。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初授山西長子縣知縣,調安邑縣,有政聲,士民祠祀之。升戶部主事,尋遷郎中,奉通州、大同兩差,以清正自持,不取羨奇,主爵者嘉之,遷陜西關南道參政,升山東按察使、山東右布政。時邪教倡亂,調兵援剿,撫軍甚不知兵,苛責將領,一軍俱嘩。愈從容撫慰之,遂得安。當事忌其才,尋為所中,致仕。號天慵叟,崇禎間詔遣官存問,卒年八十有三,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吳起龍,字云卿,南直隸鎮(zhèn)江府丹徒縣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降理問,調應天府推官,尋轉南戶部員外郎,升知福州府。閩俗有挾仇者輒服斷腸草,既死,其黨移尸至仇家,家立破。起龍至,按死命,反覆推驗至數十次,檄有司設厲禁,俗遂革。閩士程坤、陳圣泰之屬為仇陷,起龍力爭之學使者,事得白,后皆顯名。升福建兵備副使,年七十五卒。
人物簡介
吳元翰,廣東廣州府順德縣軍籍,黎村人。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歷任兵部車駕司郎中、陜西參議。
人物簡介
吳士耀,字雉南。四會人。鴻達孫。明熹宗天啟四年(一六二四)經魁,初任古田知縣,升工部虞衡司主事。年八十六卒。清光緒《四會縣志》編七下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594—1645 【介紹】: 明池州府貴池人,字次尾,號樓山。意氣橫厲一世。崇禎十一年,與陳貞慧等倡議聲討逆案阮大鋮,揭發(fā)其再起陰謀。撰《留都防亂公揭》。署名者一百四十余人。福王即位后,大鋮得志,應箕遂亡命他鄉(xiāng)。南都失守,起兵應金聲,兵敗被執(zhí),慷慨就死。有《東林本末》、《樓山堂集》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次尾,貴池諸生。有樓山堂前后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齊仲。天啟中由國子監(jiān)生授內閣中書舍人。楊漣劾魏忠賢疏出,懷賢書其上云:“宜如(宋)韓魏公(琦)治任守忠故事,即時遣戍?!庇峙c吳昌期書,有“事極必反,反正不遠”語。忠賢偵知之,大怒,矯旨下詔獄,拷掠死。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翊明,休寧人。官中書舍人及珰禍贈工部主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萊蕪人,字中陽,號瞻城。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歸德府推官,以剛直觸怒巡按御史,被劾,調鎮(zhèn)江。累官肅州兵備副使,令將校不得裁扣經費,軍人皆喜。分巡大同。忤大珰,為所中,解官歸。維基
吳煒,山東濟南府泰安州萊蕪縣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東鄉(xiāng)試四十二名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戊戌科進士,任歸德、鎮(zhèn)江二府推官,擢戶部主事,升郎中,管密云糧儲,轉河南守道參議。天啟元年(1621年),升湖廣按察副使,調肅州兵備副使,七年升靖虜兵糧道陜西右參政。崇禎時,補山西守寧道副使,崇祀鄉(xiāng)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