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釋海福,字恒河。姓吳氏,名山人也。少依峨嵋萬佛寺正陽祝發(fā)。年二十二,始南游,參度門正誨,付以偈云:“老僧亦愛恒河水,洗盡凡塵即圣胎。”復(fù)至荊,受一齋衣法?;莘獙⑿拮o(hù)國寺,欲得人監(jiān)之,以海福操持精嚴(yán),不昧因果,強(qiáng)督其事。功既成,辭返玉泉。因明季兵火,化為榛莽,浸成虎穴,人跡罕至。福歸,即有興筑,惠藩贈金三百,略助補(bǔ)葺。乃斬茅理樹,引流辟涂,棟楹梁桷,甍瓦磚石,塈堊赤白,一董新之,無愧前哲。更請于朝,復(fù)除寺徭。蓋自元鐘而后,有造于玉泉者,莫福若也。以順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示寂,偈曰:“騎象牽牛西復(fù)東,明珠穿破兩頭空。本來面目尋常處,付與來者好用功。”寂年七十有四,塔于南庵。
人物簡介
吳亮中,字寅仲,號易庵,嘉善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歷官員外郎。槜李詩系·卷二十五
亮中,字寅仲,號易庵,嘉善人。嘗與錢繼振、郁之章、魏學(xué)濂、學(xué)洙、學(xué)渠、曹爾堪、蔣玉立為文字飲,稱柳洲八子。酒脯筆札,亮中典之。搆來問堂,鍵戶力學(xué)。順治己丑登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督理漢中糧儲,有頌聲。轉(zhuǎn)員外郎,卒。維基
吳亮中,字寅仲,浙江嘉善人。進(jìn)士出身。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歷官員外郎。
人物簡介
【生卒】:?—1661 【介紹】: 清漢軍正紅旗人。崇德間世襲佐領(lǐng),兼參領(lǐng),從攻明軍有功。順治間入關(guān),從定山西、浙江,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晉爵三等男。
人物簡介
【生卒】:?—1645 【介紹】: 明浙江崇德人,字介子,號吹伯。崇禎十六年進(jìn)士,授庶吉士。李自成軍退出北京后南還,參史可法軍事。其父吳之屏督學(xué)福建,爾塤斷一指寄之,請悉出私財餉軍,如不歸,則以指葬。清兵破揚(yáng)州,投井死。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爾塤字介子,崇德人。崇禎癸未進(jìn)士,改庶吉士。李自成陷京師,以計脫歸,依史閣部可法贊畫軍事。遇鄉(xiāng)人祝孝廉淵南還,斷一指裹家書中遺其親,誓不空返,卒死于兵。有故人殮其尸,而寄棺佛寺,寺燬于兵火,棺亦??焉。其家函所寄指葬之四明。著有滋蘭堂初集、聶許堂遺草。維基
吳爾塤(1621年—1645年),初字吹伯,因仰慕先賢介子推,改字介子,浙江崇德縣(今屬桐鄉(xiāng)市)人。明末官員。崇禎末科進(jìn)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李自成破北京,吳爾塤南下投奔史可法。清軍破揚(yáng)州,殉國。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六十二名,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三甲進(jìn)士。授庶吉士。李自成陷北京,授職縣令。李自成敗,吳爾塤得以南歸,拜謁史可法,請求從軍贖罪,可法留其參與軍事。后守?fù)P州新城,城破,投井自盡。
人物簡介
【生卒】:1621—1695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日千,號鎧龍、九峰遺黎。崇禎諸生,入清遁跡不出。有《顑頷集》及傳奇《金錢記》、《蘭橋月》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日千,松江人。崇禎諸生有顑頷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南吳江人,字弘人。諸生。順治間,與弟兆宮、兆騫及吳中宋既庭等創(chuàng)慎交社,大會于虎丘。一時傳為盛事。有《愛吾廬詩稿》、《古香堂文集》。清詩別裁集
字弘人,江南吳江人。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南全椒人,字玉林。順治九年進(jìn)士。有《詩韻更定》。人物簡介
吳國縉,字玉林,安徽全椒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官江寧府教授。
人物簡介
【生卒】:1622—1656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字仲木。諸生。劉宗周弟子。律身極嚴(yán)。以母喪哀慟過度而死。私謚孝節(jié)先生。有《祗欠庵集》。槜李詩系·卷二十六
蕃昌,字仲木,海鹽人,忠節(jié)公子。居母喪,哀毀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