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吳娃越艷(吳娃越豔)
泛指 江 南美女。 唐 王勃 《采蓮賦》:“吳娃 越 艷, 鄭 婉 秦 妍?!?唐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憶舊游書懷贈韋太守》詩:“ 吳 娃與 越 艷,窈窕夸鉛紅?!?宋 孫光憲 《河傳》詞之四:“木蘭舟上,何處 吳 娃 越 艷,藕花紅照臉?!?/div>
《漢語大詞典》:吳儂嬌語(吳儂嬌語)
見“ 吳儂軟語 ”。
《漢語大詞典》:吳儂軟語(吳儂軟語)
亦作“吳儂嬌語”。 形容操 吳 方言的人語音輕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六回:“他們叫來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時燕語鶯聲,盡都是 吳 儂嬌語?!?鄭振鐸 《蘇州贊歌》:“‘ 吳 儂軟語’的 蘇州 人民,看起來好象很溫和,但往往是站在斗爭的最前線。”
《國語辭典》:宋畫吳冶(宋畫吳冶)  拼音:sòng huà wú yě
宋人的繪畫,吳人的冶鑄,皆極為精妙。后形容物品精致巧妙?!痘茨献?。脩務(wù)》:「夫宋畫吳冶,刻刑鏤法,亂脩曲出,其為微妙,堯舜之圣不能及?!?jié)h。高誘。注:「宋人之畫,吳人之冶,刻鏤刑法亂理之文,脩飾之巧曲,出于不意也?!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麗辭》:「自揚(yáng)馬張蔡,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fā)?!?/div>
《分類字錦》:天吳拆繡(天吳拆繡)
陸游 云子翻匙新稻飯,天吳拆繡舊衣襦。
分類:
《駢字類編》:薰吳(薰吳)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大次之山又西四百里,曰薰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漢語大詞典》:懸首吳闕(懸首吳闕)
猶言懸門抉目。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誓當(dāng)懸首 吳 闕,以謝先靈?!眳⒁姟?懸門抉目 ”。
《漢語大詞典》:懸門抉目(懸門抉目)
春秋 時, 吳國 大夫 伍員 勸 吳王夫差 拒絕 越國 求和, 夫差 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 伍員 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 吳 東門,以觀 越 之滅 吳 也。”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后以“懸門抉目”為烈士殉國的典故。 柳亞子 《痛哭》詩之八:“從此中原涂炭矣,懸門抉目我何心!”亦省作“ 懸目 ”、“ 懸眼 ”、“ 懸眸 ”。 傅尃 《感事》詩之一:“忍見東門尚懸目,可憐中夜枉橫戈?!?林百舉 《過興寧憶亡友劉節(jié)膺何公博》詩:“縱使 吳 門展懸眼,麟傷鳳死恨猶深?!?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披髮縱無天可訴,懸眸仍有鬼能知。”
《分類字錦》:夜舞吳娘(夜舞吳娘)
白居易 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
分類:
《漢語大詞典》:小吳生
(1).稱 宋 王瓘 。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紀(jì)藝中:“ 王瓘 , 河南 雒陽 人,工畫佛道人物,深得 吳 ( 吳道子 )法,世謂之 小吳生 ?!?br />(2).稱 宋 馬和之 。 宋 楊妹子 《題馬和之小景》詩:“剩水殘山風(fēng)景在,空教太息 小吳生 ?!?元 湯垕 畫鑒·宋畫:“ 馬和之 作人物,甚佳。行筆飄逸,時人目為 小吳生 。”
《國語辭典》:吳越春秋(吳越春秋)  拼音:wú yuè chūn qiū
書名。漢趙曄撰,十卷,梁天祜注。敘述春秋時吳越二國攻戰(zhàn)事。文辭豐蔚,頗類小說家言。
《國語辭典》:吳剛伐桂(吳剛伐桂)  拼音:wú gāng fā guì
神話傳說中吳剛學(xué)仙有過,遭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其樹隨砍隨合,所以必須不斷砍伐。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天咫》。
《國語辭典》:吳宮教陣(吳宮教陣)  拼音:wú gōng jiào zhèn
春秋時孫武因知兵法而入?yún)菍m,教宮女排演陣法,初時宮女嬉戲不以為意,武三令五申,寵姬猶犯禁,致為武所斬。見《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后以吳宮教陣比喻嬌艷紛陳。宋。辛棄疾〈鷓鴣天。翠蓋牙簽幾百株〉詞:「愁紅慘綠今宵看,卻似吳宮教陣圖。」
《國語辭典》:伐東吳(伐東吳)  拼音:fā dōng wú
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劉備出兵討伐東吳,關(guān)興、張苞擒斬吳將譚雄、謝旌,劉備設(shè)宴慶功。在筵間回憶往事,感嘆昔年大將,所馀無幾,存者亦老邁,因此激怒老將黃忠未待終席,單騎殺入?yún)菭I,力斬崔禹、史跡二將。但最后亦中冷箭,傷重而亡。
《國語辭典》:東吳大學(xué)(東吳大學(xué))  拼音:dōng wú dà xué
私立大學(xué)之一。為基督教衛(wèi)理公會所創(chuàng)辦。前身為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由蘇州博習(xí)學(xué)院、上海中西書院及蘇州宮巷書院先后合并而成的中央大學(xué)。數(shù)年后易為今名,并于民國十八年核準(zhǔn)立案。大陸淪陷后,于1954年在臺復(fù)校。校名仍為Soochow University?,F(xiàn)址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
《國語辭典》:吳郭魚(吳郭魚)  拼音:wú guō yú
動物名。鱸目慈鯛科。一種熱帶性的內(nèi)陸魚。原產(chǎn)于非洲,種類很多。被引進(jìn)臺灣的吳郭魚,為在來種,體小頭大,外表有一層黑膜。二次大戰(zhàn)后,郭啟彰與吳振輝從新加坡攜回的魚苗孵化養(yǎng)殖而成,為紀(jì)念他們引進(jìn)之功,故以他們的姓氏命名。吳郭魚適應(yīng)力強(qiáng),繁殖容易,故成為淡水養(yǎng)殖的主要魚種。
《國語辭典》:吳敬恒(吳敬恒)  拼音:wú jìng héng
人名。(西元1865~1953)原名朓,字稚暉,清江蘇武進(jìn)人。辛卯年舉人,擅長書法,為近代大思想家。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創(chuàng)辦蘇報,鼓吹革命思想。民國后推行國語注音工作,發(fā)起留法勤工儉學(xué)會。歷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國民大會代表、總統(tǒng)府資政。常為國家定大謀、決大計,貢獻(xiàn)甚鉅,而學(xué)術(shù)深邃,識見卓越。著有《吳稚暉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