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63,分205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吳楚帆
吳船入貢
吳大伯
吳大皇帝
吳帶當(dāng)風(fēng)
吳二娘曲
吳先主
吳襄
吳羊
吳音講經(jīng)
吳余鲙
吳越巴蜀
吳越氣脈
吳越同舟
吳中四杰
《漢語大詞典》:吳楚帆
(1911-1993)電影演員。福建泉州人。1932-1966年在香港主演二百五十余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寒夜》為著名。曾創(chuàng)辦華聯(lián)影片公司、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后息影,移居加拿大。
《分類字錦》:吳船入貢(吳船入貢)
吳寬 紀(jì)賜枇杷詩 吳船入貢溯江濤,分賜儒臣幸此遭。
分類:枇杷
《漢語大詞典》:吳大伯
見“ 吳太伯 ”。
《漢語大詞典》:吳太伯
亦作“吳大伯”。 周 古公亶父 ( 太王 )長子, 仲雍 、 季歷 之兄。 太王 欲傳位 季歷 及其子 昌 (即 周文王 ), 太伯 乃與 仲雍 出逃至 荊蠻 ,號 勾吳 。后因以稱出亡而讓君位與弟者。左傳·閔公元年:“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 吳大伯 ,不亦可乎?”國語·晉語一:“君得其欲,太子遠(yuǎn)死,且有令名,為 吳太伯 ,不亦可乎?” 韋昭 注:“ 太伯 讓 季歷 ,遠(yuǎn)適 吳 越 ,后 武王 追封為 吳伯 ,故曰 吳太伯 ?!?span id="b7t7pxj" class="book">《新唐書·李泌傳》:“ 建寧王 誠賢,然 廣平 冢嗣,有君人量,豈使為 吳太伯 乎?”參閱史記·吳太伯世家。
《漢語大詞典》:吳大皇帝
指 三國 吳 主 孫權(quán) 。因謚號為“大皇帝”,故稱。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quán) 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南史·王僧虔傳:“ 僧虔 得人間所有卷中所無者: 吳大皇帝 、 景帝 、 歸命侯 書、 桓玄 書,及 王丞相 導(dǎo) 、領(lǐng)軍 洽 、中書令 珉 、 張芝 、 索靖 、 衛(wèi)伯儒 、 張翼 十一卷,奏之。”
《漢語大詞典》:吳帶當(dāng)風(fēng)(吳帶當(dāng)風(fēng))
唐 畫家 吳道子 善畫佛像,筆勢圓轉(zhuǎn),所畫衣帶如被風(fēng)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dāng)風(fēng)”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fēng)格。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 吳 ( 吳道子 )之筆,其勢圜轉(zhuǎn),而衣服飄舉; 曹 ( 曹不興 )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故后輩稱之曰:‘ 吳 帶當(dāng)風(fēng),曹衣出水。’” 元 湯垕 《古今畫鑒·唐畫》:“其(指 吳道子 )傅彩於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縑素,世謂之‘ 吳 帶當(dāng)風(fēng)’。”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五章:“ 靜子 手持繢絹一幀……有女郎兀立,風(fēng)采盎然,碧羅為衣,頗得‘ 吳 帶當(dāng)風(fēng)’之致?!?/div>
《漢語大詞典》:吳二娘曲
古歌曲名。為名妓 吳二娘 作,故稱。 唐 白居易 《寄殷協(xié)律》“ 吳娘 暮雨蕭蕭曲”自注:“ 江 南《吳二娘曲》詞云:‘暮雨蕭蕭郎不歸?!眳⒁姟?吳二娘 ”。
《漢語大詞典》:吳二娘
古代歌妓名。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吳二娘:“ 吳二娘 , 杭州 名妓也。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 高, 巫山 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dú)守時?!?/div>
分類:歌妓
《漢語大詞典》:吳先主
指 三國 吳 主 孫權(quán) 。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 劉淵 、 王彌 ﹞非有 吳先生 、 諸葛孔明 之能也。”
分類:孫權(quán)
《韻府拾遺 陽韻》:吳襄(吳襄)
湯顯祖豫章攬秀樓賦:七族奄而魯阜,八姓采而吳襄。
《漢語大詞典》:吳羊
白綿羊。亦稱生于 江 南之羊。爾雅·釋畜“羊,牡羒” 晉 郭璞 注:“謂吳羊白羝?!?郝懿行 義疏:“吳羊,白色羊也?!?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羊:“生 江 南者為吳羊,頭身相等而毛短。”
分類:綿羊郭璞
《分類字錦》:吳音講經(jīng)(吳音講經(jīng))
劉長卿 戲贈干越尼子歌 卻對香爐閑誦經(jīng),春泉漱玉寒泠泠。云房寂寂夜鐘后,吳音清切令人聽。
分類:
《漢語大詞典》:吳余鲙(吳餘鱠)
即 吳王 膾馀。太平廣記卷四六四引 晉 張華博物志:“ 吳王 孫權(quán) 曾 江 行,食鱠有餘,因棄之中流,化而為魚。今有魚猶名吳餘鱠者,長數(shù)寸,大如筯,尚類鱠形?!卑?,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三“ 吳王 孫權(quán) ”作“ 吳王 闔閭 ”。參見“ 吳王膾餘 ”。
分類:吳王十三
《分類字錦》:吳越巴蜀(吳越巴蜀)
蘇軾民政策:吳越巴蜀之間,拳肩側(cè)足,以爭尋常尺寸之地。
分類:偶字
《高級漢語詞典》:吳越氣脈
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biāo)準(zhǔn)
《國語辭典》:吳越同舟(吳越同舟)  拼音:wú yuè tóng zhōu
吳、越兩國互為敵國,但有危難時則互相救助。見《孫子。九地》。后比喻在患難時化仇為友,共度難關(guān)。
《漢語大詞典》:吳中四杰(吳中四傑)
明 初 楊基 、 高啟 、 張羽 、 徐賁 四人并有詩名,均 吳 人,故稱。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山人·別號有所本:“ 楊 ( 楊基 )在 洪武 間,官至 山西 按察使,與 高啟 、 張羽 、 徐賁 齊名,謂之‘吳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