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65,分178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吳輔吳純貺吳□吳業(yè)(名 秉禮 字 子鈞 )吳亶吳司文吳畀吳世安吳從吉吳大忠吳徑吳太祥吳審禮吳雍(字 子中 )吳安世
人物簡介
簡介治平元年(1064)任惠州知州。熙寧二年(1069)任泉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四九吳純貺,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治平四年登進士第。熙寧中任韶州司理參軍。見《吳郡志》卷二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43—1075
【介紹】:
宋興國軍人,徙居南康軍都昌。初名秉禮,字子鈞。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簽書廣濟軍判官公事,上書言時事,有人之所難言者。時邑境多盜,請取酒場羨錢益賞緝捕,詔從之,盜遂息。遷光祿寺丞、通判太平州,有治績。后溺水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吳亶,常州(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事見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八二吳畀,處州龍泉(今浙江龍泉)人。熙寧六年登進士第,曾教授峽州。見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八吳從吉,神宗時人,郟城縣東望仙村民。見嘉慶《寶豐縣志》卷一五所撰《獨修第五級大悲塔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四吳大忠,神宗時人。元豐元年任河北路轉(zhuǎn)運使。見《國朝諸臣奏議》卷九八所撰疏(即本書所收文)末原注。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二吳太祥,神宗時人。元豐三年為鄆州天慶觀道士。見《道家金石略》第二五五頁所撰《重修天慶觀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六四八吳審禮,興國軍(今湖南永興)人。熙寧二年為太常博士,提舉荊湖南路常平。擢屯田員外郎、權(quán)發(fā)遣鹽鐵判官。四年,權(quán)發(fā)遣開封府界諸縣鎮(zhèn)公事。七年,遷河北西路轉(zhuǎn)運副使。元豐五年,提舉玉隆觀。后以朝請大夫知南康軍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二(第四冊第三二七四頁),《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五、二五四、三三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吳雍(?~一○八七),字子中。英宗治平初知平?jīng)隹h(《宋詩紀事》卷二九)。神宗元豐初權(quán)發(fā)遣司農(nóng)寺都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七)。六年(一○八三),除直龍圖閣、河北路轉(zhuǎn)運使兼措置糴便(同上書卷三三七)。七年,為秦鳳路經(jīng)略使,知秦州(同上書卷三四八)。八年,拜戶部侍郎(同上書卷三五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天章閣待制知襄州(同上書卷三七○)。二年,卒(同上書卷四○三)。
全宋文·卷一五二六吳雍(?——一○八七),字子中,番禺(今廣東廣州)人。治平初官平?jīng)隽睢TS初,為太常博士、權(quán)司農(nóng)寺都丞,充檢正中書戶房公事。五年,守左司郎中。六年,除直龍圖閣、河北路轉(zhuǎn)運使,為秦鳳路經(jīng)略使。七年,知秦州。加寶文閣待制,遷戶部侍郎。元祐元年,以天章閣待制知襄州。二年七月卒于任。著有《都提舉市易司敕令》并《釐正看詳》二十一卷、《公式》二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五、三三七、三四八、三五八、三七○、四○三,《宋會要輯稿》樂三之二○(第一冊第三一七頁),《宋詩紀事》卷二九,《南宋文范》卷五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八三○吳安世,神宗時人。熙寧八年權(quán)知睦州,元豐六年知秀州。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九、三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