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63,分205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吳牛喘月
吳二娘
吳牛見月
吳儂軟語
吳人不識越境
吳舌嘲??
吳生體
吳市吹簫
吳市之簫
吳蜀門戶
吳絲蜀桐
吳頭楚尾
吳娃越艷
吳儂嬌語
宋畫吳冶
《國語辭典》:吳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見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督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div>
分類:氣喘
《漢語大詞典》:吳二娘
古代歌妓名。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吳二娘:“ 吳二娘 , 杭州 名妓也。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 高, 巫山 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div>
分類:歌妓
《高級漢語詞典》:吳牛見月
吳地的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喘息起來
《漢語大詞典》:吳儂軟語(吳儂軟語)
亦作“吳儂嬌語”。 形容操 吳 方言的人語音輕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六回:“他們叫來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時燕語鶯聲,盡都是 吳 儂嬌語。” 鄭振鐸 《蘇州贊歌》:“‘ 吳 儂軟語’的 蘇州 人民,看起來好象很溫和,但往往是站在斗爭的最前線。”
《漢語大詞典》:吳人不識越境(吳人不識越境)
謂身處異地,環(huán)境生疏。《水滸傳》第八四回:“目今與 遼 兵相接,只是 吳 人不識 越 境,到他地理生疏,何策可???”
《分類字錦》:吳舌嘲??(吳舌嘲??)
張耒 詩 吳舌動嘲??。
分類:
《漢語大詞典》:吳生體(吳生體)
指 唐 名畫家 吳道子 的繪畫風格。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唐:“ 楊庭光 與 吳道子 同時,善寫 釋 氏像與經(jīng)變相,旁工雜畫山水等,皆極其妙。時謂頗有 吳生 體,但行筆差細,以此不同?!眳⒁姟?吳帶當風 ”。
《漢語大詞典》:吳帶當風(吳帶當風)
唐 畫家 吳道子 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 吳 ( 吳道子 )之筆,其勢圜轉,而衣服飄舉; 曹 ( 曹不興 )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故后輩稱之曰:‘ 吳 帶當風,曹衣出水。’” 元 湯垕 《古今畫鑒·唐畫》:“其(指 吳道子 )傅彩於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縑素,世謂之‘ 吳 帶當風’?!?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五章:“ 靜子 手持繢絹一幀……有女郎兀立,風采盎然,碧羅為衣,頗得‘ 吳 帶當風’之致?!?/div>
《國語辭典》:吳市吹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時伍子胥自楚逃至吳,曾于吳市吹簫乞食,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后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
《漢語大詞典》:吳市之簫(吳市之簫)
見“ 吳市吹簫 ”。
《國語辭典》:吳市吹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時伍子胥自楚逃至吳,曾于吳市吹簫乞食,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后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
《分類字錦》:吳蜀門戶(吳蜀門戶)
玉海:荊南為吳蜀門戶。
分類:州郡
《分類字錦》:吳絲蜀桐(吳絲蜀桐)
李賀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云頹不流。
分類:箜篌
《國語辭典》:吳頭楚尾(吳頭楚尾)  拼音:wú tóu chǔ wěi
泛指江西地區(qū)。其地位于古代吳地上游,楚地下游,如吳楚之首尾,故稱為「吳頭楚尾」。宋。黃庭堅 謁金門。山又水詞:「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乖?。魏初人月圓。冷云凍雪褒斜路〉曲:「吳頭楚尾,風雨江船?!挂沧鳌赋矃穷^」。
《漢語大詞典》:吳娃越艷(吳娃越豔)
泛指 江 南美女。 唐 王勃 《采蓮賦》:“吳娃 越 艷, 鄭 婉 秦 妍?!?唐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憶舊游書懷贈韋太守》詩:“ 吳 娃與 越 艷,窈窕夸鉛紅?!?宋 孫光憲 《河傳》詞之四:“木蘭舟上,何處 吳 娃 越 艷,藕花紅照臉?!?/div>
《漢語大詞典》:吳儂嬌語(吳儂嬌語)
見“ 吳儂軟語 ”。
《漢語大詞典》:吳儂軟語(吳儂軟語)
亦作“吳儂嬌語”。 形容操 吳 方言的人語音輕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六回:“他們叫來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時燕語鶯聲,盡都是 吳 儂嬌語。” 鄭振鐸 《蘇州贊歌》:“‘ 吳 儂軟語’的 蘇州 人民,看起來好象很溫和,但往往是站在斗爭的最前線。”
《國語辭典》:宋畫吳冶(宋畫吳冶)  拼音:sòng huà wú yě
宋人的繪畫,吳人的冶鑄,皆極為精妙。后形容物品精致巧妙?!痘茨献?。脩務》:「夫宋畫吳冶,刻刑鏤法,亂脩曲出,其為微妙,堯舜之圣不能及?!?jié)h。高誘。注:「宋人之畫,吳人之冶,刻鏤刑法亂理之文,脩飾之巧曲,出于不意也?!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麗辭》:「自揚馬張蔡,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f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