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65,分178頁顯示  上一頁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吳炎(濟(jì)之 )
吳瑤
吳褒
吳宗旦(宜之 )
吳柔勝(勝之 正肅 )
吳千乘
吳伸(子直 )
吳玨(仲玉 )
吳時顯(元明 )
吳琚(居父、云壑 忠惠、獻(xiàn)惠 世稱 吳七郡王 )
吳瑊
吳端(子方 湖山樵隱 )
吳之巽(先之 )
吳昭夫
吳師尹
吳炎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3—1221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濟(jì)之。光宗紹熙元年進(jìn)士。寧宗開禧初為太學(xué)博士。時韓侂胄執(zhí)政,炎請外,通判建寧軍,臨行極言諸法紛更,大失人心。歷知嘉興、溫州、興化軍,寬征嗇用,政績甚多。后奉祠歸。
全宋文·卷六五六三
吳炎(一一五三——一二二一),字濟(jì)之,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紹熙元年進(jìn)士第,授桂陽軍學(xué)教授。嘉泰初,除戶部架閣文字,累遷太學(xué)博士。以韓侂胄擅權(quán),丐外,通判建寧軍,改判興化軍,所至皆有政績。嘉定十四年卒,年六十九。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一五四《太常博士吳公墓志銘》。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十年(1183)任汀州知州。
吳褒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九年(1182)任濠州知州。淳熙十一年(1184)7月放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宗旦,宜興(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jìn)士(清嘉慶《宜興縣志》卷七)。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除大理評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一)。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開州(同上書選舉二二之一)。八年,入為刑部員外郎(同上書選舉二二之四)。十年,遷大理少卿(同上書職官二四之三六)。光宗紹熙中出為廣西提刑、江西提刑(同上書職官七三之七、食貨二八之三○)。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同上書職官六之七一)。三年,以刑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宋中興學(xué)士院題名錄》卷二八)。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七
吳宗旦,字宜之,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舉進(jìn)士第。乾道中為大理評事。淳熙初知開州,入朝為大理少卿,遷正卿。淳熙十二年,為言者所劾,降兩官放罷。出為嘉州路運(yùn)判,遷提刑。紹熙初,除廣西提刑,徙江西,知舒州。慶元初為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直學(xué)士院,以阿附宦者王德謙,旋黜。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八,《宋史》卷三七,《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攻愧集》卷三五,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4—1224 【介紹】: 宋寧國宣城人,字勝之。孝宗淳熙八年進(jìn)士。差嘉興教授。為御史劾救荒擅放田租,且主朱熹之學(xué),由是閑居十余年。寧宗嘉定初遷國子正,始以朱熹《四書》教諸生。遷太學(xué)博士、司農(nóng)寺丞。出知隨州,改湖北運(yùn)判兼知鄂州,救荒全活不可勝計(jì)。后以秘閣修撰奉祠。卒謚正肅。
全宋詩
吳柔勝(一一五四~一二二四),字勝之,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jìn)士。授巴陵主簿,調(diào)秀州教授、浙西提刑司干辦。擢主管刑部、工部架閣文字,遷太學(xué)博士,出知隨州。改湖北轉(zhuǎn)運(yùn)判官兼知鄂州。求歸,徙知太平州,后以秘閣修撰主管亳州明道宮。寧宗嘉定十七年卒,年七十一。事見《昌谷集》卷二○《秘閣修撰吳勝之墓志銘》,《宋史》卷四○○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八
吳柔勝(一一五四——一二二四),字勝之,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登淳熙八年進(jìn)士第,調(diào)都昌簿。嘉定初,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遷太學(xué)博士,又遷司農(nóng)丞。出知隨州,為京西提刑,復(fù)以湖北運(yùn)判兼知鄂州,改知太平州,所至皆有政聲。后以秘閣修撰奉祠。嘉定十七年卒,年七十一,謚正肅。見曹彥約《昌谷集》卷二○《秘閣修撰吳勝之墓志銘》,《宋史》卷四○○本傳。
吳千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十二年(1185)任靖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子直。與弟吳倫皆受學(xué)于包揚(yáng)。孝宗淳熙八年,頒朱熹所為社倉法于天下,兄弟酌度良久,于光宗紹熙五年出私谷四千斛以應(yīng)詔旨,建社倉以儲之,并于當(dāng)年按法散發(fā),鄉(xiāng)中隱民得以受食,無復(fù)饑死流徙之憂,皆感其德。
吳玨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興化人,字仲玉。孝宗淳熙十四年特科出身。為南海尉。以捕盜應(yīng)格,改知龍巖縣,節(jié)浮費(fèi)以益學(xué)廩養(yǎng)士。會有建議增諸邑轉(zhuǎn)輸者,玨力爭止之。調(diào)簽書寧國軍節(jié)度判官,通判漳州,未行而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時顯,字元明,涇縣(今屬安徽)人。偉子。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jìn)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為江陰尉(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由太常博士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二四)。嘉泰二年(一二○二)為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一二)。以朝議大夫致仕。事見清嘉慶《涇縣志》卷一七《吳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字居父,一字云壑。吳益子。嘗從陳傅良問學(xué),范成大、陸游輩引為師友。孝宗乾道九年,特授添差臨安府通判。累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曾與趙汝愚定策立寧宗。后歷知鄂州、慶元府,位至少師、判建康府兼留守。工書,字畫類米芾。卒謚忠惠。有《云壑集》。
全宋詩
吳琚,字居父,號云壑,世稱吳七郡王(《書史會要》卷六),汴梁(今河南開封)人。高宗吳后侄,益子。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添差通判臨安府。歷尚書郎、部使者。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為淮東提舉。九年,由兩浙轉(zhuǎn)運(yùn)判官遷兩浙轉(zhuǎn)運(yùn)副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四)。十一年,為戶部浙西江東淮東總領(lǐng)(同上書職官六一之二八)。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知襄陽府。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知江陵府,嘉泰二年(一二○二)判建康府。位至少師,卒謚獻(xiàn)惠。有《云壑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五、《宋元學(xué)案》卷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詞學(xué)圖錄
吳琚,字居父,號云壑。汴人。宋高宗吳皇后侄。有《云壑集》。
全宋文·卷六四一二
吳琚,字居父,號云壑,開封(今河南開封)人,益子。嘗從陳傅良學(xué)。乾道九年,特授添差臨安府通判,其后歷尚書郎、部使者,換資至鎮(zhèn)安軍節(jié)度使,復(fù)以才選,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初,除知鄂州,再知慶元府。位至少師,判建康府兼留守。卒,謚獻(xiàn)惠。琚有行義,習(xí)吏事,不以外戚自驕,尤工翰墨,著有《云壑集》。見《宋史》卷四六五《吳益?zhèn)鞲阶予鳌?,《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七,《宋元學(xué)案》卷五三。
吳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十五年(1188)任常州知州。淳熙十五年(1188)任太府寺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端,字子方,號湖山樵隱,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曾為翰林書藝局藝學(xué)、硾紙待詔(《摛文堂集》卷五《翰林書藝局藝學(xué)吳端可翰林書藝局硾紙待詔制》)。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為平陽郡王府教授(《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四三)。事見《東甌詩存》卷七。今錄詩四首。
吳之巽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0—1221 【介紹】: 宋潼川府中江人,字先之。從父受《小戴禮》,篤信而質(zhì)行。教授于廣漢王氏塾,郡守常率諸生往從聽講。于歷代史書,凡數(shù)四校讎,尤精當(dāng)代故實(shí)及天文、地理、字書。有《諸經(jīng)講義》、《中庸口義》、《通鑒類》、《國典》。
吳昭夫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十年(1183)任刑部郎中。紹熙四年(1193)任廣南東路提舉常平等事。
吳師尹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熙元年(1190)任雷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