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328—1379 【介紹】: 明開國時濠州定遠(yuǎn)人,初名國寶,后賜名禎,字干臣,吳良弟。從朱元璋起濠梁,渡江取集慶,克池州,助良守江陰,授親軍指揮使。從徐達破平江,滅張士誠。為吳王左相兼僉大都督府事。副湯和破方國珍。洪武元年,破延平,擒陳友定。尋練兵海上,封靖海侯。七年,任總兵官,御倭海上,至琉球大洋,獲其兵船。卒謚襄毅。
人物簡介
【生卒】:1331—1357 【介紹】: 元徽州休寧人,字克敏。學(xué)兵法,習(xí)騎射。順帝至正末,薦授建德路判官,兼義兵萬戶,守徽州。朱元璋兵至,退屯浙西札溪,戰(zhàn)敗,自刎死。元詩選
訥字克敏,休寧人。少學(xué)兵法,習(xí)騎射,從父總管禮于靖江,收復(fù)五溪蠻峒。至正末,蘄黃盜破徽州,待制鄭玉師山、前進士楊維禎鐵崖,薦其才于浙省,授建德路判官,兼義兵萬戶,與元帥李克魯會軍昱嶺關(guān),同復(fù)徽州。丁酉歲,明兵臨郡,隨元帥阿魯輝退屯浙西札溪源,巡邏至界首白際嶺,戰(zhàn)敗不屈,引刀自刎死,年二十七。有《吳萬戶詩集》五卷??嗣粼姾肋~,為鐵崖所稱,嘗曰:克敏謁予七者寮,出所為詩,予奇其人,適垣府相臣招致名士,講及三關(guān)之事,克敏慨然有擊楫中流之志。無幾遂統(tǒng)士會諸軍于昱關(guān),予聞而益奇之。其才勇忠義,實得諸于天性。則知向所為詩,皆筆櫝之馀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開科,廷試第一。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歷》。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謫居鳳陽。上書論時政,因言惟庸專恣。帝得奏召還,命使安南。歷官武英殿大學(xué)士,后坐事降檢討。十七年又坐事謫云南卒。有《南宮》、《使交》、《成均》、《玉堂》四集。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二
伯宗名祐,以字行,金溪人。洪武辛亥開科,廷對擢進士第一,授禮部員外郎。與修《日歷》,以事謫居鳳陽。尋召還,奉使安南,歸除國子助教。改翰林典籍,除太常寺丞,辭,改國子司業(yè),又辭,貶金縣教諭。召還為翰林檢討,進武英殿大學(xué)士,降檢討。有《南宮》、《使交》、《成均》、《玉堂集》二十四卷。 田按:辛亥為明興首科,伯宗以剛直顯,可謂得人。是科讀卷者為國子祭酒魏觀、太常博士孫吾,與給事中李顏、修撰王僎。覲早朝奉天殿詩云:「多士聽宣魚貫入,諸侯分直雁行聯(lián)?!辜o(jì)其事也。先是有詔高麗、安南、占城等國,如有經(jīng)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國鄉(xiāng)試,許貢赴京師會試。高麗金濤中三甲,授東昌安丘縣丞,以不通華言,請還本國,詔給道里費送歸。維基
吳伯宗(1334年—1384年),名祐,字伯宗,以字行,江西金溪人,進士出身、狀元。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中江西鄉(xiāng)試解元。次年,聯(lián)捷辛亥科狀元,為明朝開國以來第一位狀元。賜給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參與修編《大明日歷》。當(dāng)時胡惟庸獨攬大權(quán),欲其附庸,吳伯宗不屈從,后被貶職于鳳陽。后上疏談?wù)摃r政,彈劾胡惟庸,后朱元璋準(zhǔn)奏,并召還。出使安南(今越南),取得四只大象歸國。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武英殿大學(xué)士。同年九月,奉命與翰林學(xué)士李翀、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翻譯《回回歷》、《經(jīng)緯度》、《天文》等書。洪武十七年(1384年)謫居云南,暴卒途中。伯宗無子,歿時囊空如洗,由其妻倪氏勉力歸葬鄉(xiāng)里。
人物簡介
【生卒】:?—1375 【介紹】: 元明間常州府宜興人,字友云。仕元,為翰林待制。入明,授弘文館校書郎,官至湖廣行省參政。八年,奉詔與所獲云南使臣鐵知院等往云南招諭。知院誘云為元使,改制書紿梁王,云不從,被殺。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友云,義興人。洪武初授弘文館校書郎歷刑部尚書參政湖廣奉詔招諭云南及難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五
云字友云,宜興人。元翰林待制。洪武初,授弘文館校書郎,改渭南縣丞。遷刑部郎中,進尚書,出為湖廣參政。奉召招諭云南,死之。弘治中,贈刑部尚書,謚忠節(jié)。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湖廣黃岡人,字朝錫。太祖下武昌,以詹同薦為國子助教,與同并教胄子。經(jīng)術(shù)比同為優(yōu)。洪武六年,自兵部尚書改吏部。與同迭主部事。逾年,乞歸。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朝錫,黃岡人。自博士出為浙江按察僉事入充起居注洪武三年吏部尚書出知黃州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一
琳字朝錫,黃岡人。太祖下武昌,以薦召為國子助教。吳元年,除浙江按察僉事,入為起居注。洪武四年,遷太常卿,進兵部尚書。六年,改吏部尚書。 (田按:朝踢官起居注時,侍游上苑,賜宴奉天門,帝命賦詩以述今日之樂。官尚書時,陪侍《方丘》,帝命朝錫及宋景濂率六部文學(xué)之士賦《柳檜荷露》詩,可謂榮幸。惜集不傳,僅見寥寥數(shù)詩而已。)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吳江人,字仲廉,號月潭居士。順帝至正中就鄉(xiāng)試不利,遂杜門力學(xué)。以薦授郡學(xué)訓(xùn)導(dǎo),升紹興路學(xué)錄。明洪武初召至京,授昆山主簿,以疾辭歸,優(yōu)游林泉。為詩文溫厚古雅。卒年八十二。有《論語提要》、《守約齋集》等。
人物簡介
【生卒】:?—1383 【介紹】: 元明間合肥人,字伯起。少負(fù)勇略,元末集眾保鄉(xiāng)里,在濠州歸朱元璋。洪武元年,授安陸衛(wèi)指揮使,平鄖、均、房、竹一帶山寨。從徐達攻陜西,敗擴廓。從傅友德取蜀,取云南,爵安陸侯。后以金瘡發(fā),卒于普定,謚威毅。
人物簡介
【生卒】:?—1386 【介紹】: 明浙江蘭溪人,字浚仲。早以學(xué)行聞。累辟為縣學(xué)訓(xùn)導(dǎo),不就。洪武十二年以薦為翰林待制,屢以奏對失旨降官,旋又為待制。十五年,擢東閣大學(xué)士。奉命集諸書有關(guān)“敬天、忠君、孝親”三事者,成《精誠錄》,并為撰序,后改國子博士,以老致仕歸卒。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五
沈字浚仲,蘭溪人。太祖下婺州,召為郡學(xué)訓(xùn)導(dǎo)。洪武初,授翰林待制,以事降編修,復(fù)待制,再降編修。以奏對失旨,謫渭源教諭,未行,復(fù)為翰林典籍。尋擢東閣大學(xué)土,降翰林侍書,改國子博士。有《瀫川集》十卷。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瀫川集》十卷,舊抄本。是集各家書目罕見著錄,《四庫》所末收也。 《詩藪》:吾邑大學(xué)士吳沈,最為太祖眷遇,然初不以詩名。近得其遺集,雖儒生本色時露,而高華整肅,體格天成,合處詎出當(dāng)時名家下。惜全篇完善差寡,輒句摘之,以俟賞音。其《讀史十詩》如《黃石履》云:「躡劉舒國步,蹴項立炎光?!埂蹲恿牯谩吩疲骸复鬂纱咕]夜,東都繪象時?!埂吨T葛扇》云:「白旄麾牧野,赤幟指咸陽。」《太白靴》云:「遠(yuǎn)逝觀宇宙,高舉躡星辰?!菇杂檬戮??!渡裰菔伇标I云》云:「縈風(fēng)細(xì)作千行紫。捧日高騰一朵黃?!埂秲?nèi)苑花》云:「萬年枝上紅云擁,五色屏前繡莫開。」禁城鐘起句「華鯨飛舞出滄溟,直上中天望闕鳴」,《上林鶯》結(jié)句「飛飛更向高枝語。三十六宮春晝長」,尤為俊爽。他若「星環(huán)太乙尊黃道,日麗層霄映翠華」,「九成殿上飛金雀,萬歲山中舞碧鸞」,國初殊自錚錚,而諸選絕不及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公謹(jǐn),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云南,以薦為應(yīng)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后,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筑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九
謹(jǐn)字公謹(jǐn),昆山人。洪武初以事謫云南。后用薦為應(yīng)天府推官,降補湘陰縣丞。罷官僑居江寧以終。有《獨醉亭集》三卷。 (《四庫總目》:史謹(jǐn)詩,不涉元季縟靡之習(xí),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調(diào),平正通達,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自為一家。 《梅花草堂集》:史謹(jǐn)字公敏,少從昆陵倪瓚、郡人高啟游。博學(xué)好古,工詩什,善丹青。讀偶武孟集得所為《與史敏結(jié)交行》一篇。其詞云:「故人故宅居婁城,嗟予避地臨東溟。兩鄉(xiāng)相去不多遠(yuǎn),擇交已結(jié)雞豚盟。適從別來三十載,百粵東西隔嶺海。臨風(fēng)對月每思君,人寰滾滾知何在?我今行年七十馀,客游都門扶病軀。莫愁家東杏林下,握手一笑情何如?子居巷南我巷北,幾度論心話疇昔。輔車今日幸相依,故作歌詩寫胸臆?!埂独ド街尽吩疲骸钢?jǐn)字公謹(jǐn)」,誤也。 周暉《金陵瑣事》,史謹(jǐn)太倉人,流寓金纜,自號吳門野樵,工繪事,長于寒林雪景。嘗自題其畫云「:雨馀山色翠如苔,樹杪寒煙濕未開。童子無端掃紅葉,隔林知有故人來。」集中佳句,《七星關(guān)》云:「路遠(yuǎn)家難問,愁多酒易醒?!埂段魃骄帷吩疲骸笣緫舴淞裘郏沙产Q墮翎?!埂队吻鍥鏊隆吩疲骸腹艔揭郎睫D(zhuǎn),清猿向晚哀?!埂稊埿銟恰吩疲骸笟埾紦順渥髑锷?,空翠襲衣生暮寒。」 《送屠先生》云:「南浦斜陽芳草色,東風(fēng)啼鳥落花天。」《日晷為張布政賦》云:「靜遞青春回禁柳,暗移白發(fā)上朝簪。」《萬松軒》云:「秋聲出樹曉無跡,云氣入簾風(fēng)滿庭。」《游天界寺》云:「地暖漸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掛猿枝?!埂顿泤怯鹗俊吩疲骸杆上录粼瓶p鶴氅,花開滴露寫鵝經(jīng)?!梗?/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