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5分類詞匯 19
《漢語大詞典》:和神
(1).和悅心神。漢書·田千秋傳:“玩聽音樂,養(yǎng)志和神?!?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可以和神,可以娛腸?!?br />(2).和悅神靈。文選·班固〈典引〉:“順命以創(chuàng)制,因定以和神?!?蔡邕 注:“治定作樂,以和人神?!?呂向 注:“因天下治定,以和鬼神,以事封禪?!?/div>
《分類字錦》:統(tǒng)和神人(統(tǒng)和神人)
劉禹錫賀龍飛表:洞照寰海,統(tǒng)和神人。圣祚延長,從今無極;群生鼓舞,自此太寧。
分類:登極
《漢語大詞典》:和神國(和神國)
傳說中的國名。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古元之》:“此 和神國 也,雖非神仙,風(fēng)俗不惡。”
《分類字錦》:和神理性
張協(xié) 安石榴賦 含清冷之溫門,信和神以理性。
《分類字錦》:適性和神(適性和神)
張纮《瑰林枕箴》:興寢有節(jié),適性和神。
分類:
《國語辭典》:瑯玕  拼音:láng gān
1.圓潤如珠的美玉?!段倪x。張衡。四愁詩之二》:「美人贈我金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挂卜Q為「瓓玕」、「玕瑯」。
2.比喻華美的詞藻或佳文。唐。韓愈齪齪〉詩:「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瑯玕?!?br />3.比喻美竹。唐。元稹種竹〉詩:「可憐亭亭干,一一青瑯玕?!挂沧鳌脯槴\」。
《國語辭典》:瑯玕(瑯玕)  拼音:láng gān
比喻光滑美好的竹子。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珊珊,驀聽的竹響瑯玕?!挂沧鳌脯槴\」。
《漢語大詞典》:谷神
古代道家用語。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稱。《老子》:“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庇郑骸肮壬癫凰?。”《列子·天瑞》引“谷神不死”句,謂出自 黃帝 書。諸家解釋歧異,主要有三說:(1)谷,山谷;神,一種渺茫恍惚無形之物。谷神即指空虛無形而變化莫測、永恒不滅的“道”。《老子》“谷神不死” 三國 魏 王弼 注:“谷中央無谷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動,守靜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見其形,此至物也?!?宋 司馬光 道德真經(jīng)論:“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2)谷,通“ 穀 ”,義為生養(yǎng)。谷神謂生養(yǎng)之神,亦即“道”?!暗滥苌斓仞B(yǎng)萬物,故曰谷神。不死言其長在也。”說見 高亨 《老子正詁》卷上。(3)谷,通“ 穀 ”,義為保養(yǎng)。神,指五臟神。《老子》“谷神不死” 河上公 注:“人能養(yǎng)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也?!币曛笇?dǎo)引養(yǎng)生之術(shù)。太平廣記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 《仙傳拾遺》:“ 若山 嘗好長生之道,弟 若水 為 衡岳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清 趙翼 《竹初用導(dǎo)引之術(shù)面有少容》詩:“英雄晚歲例修真,一寸丹田守谷神?!?/div>
《國語辭典》:辭色(辭色)  拼音:cí sè
言語態(tài)度?!稌x書。卷六二。祖逖傳》:「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埂度龂萘x》第四一回:「瑁遂與張允同至樊城,拜見曹操。瑁等辭色甚是諂佞?!?/div>
《國語辭典》:詞色(詞色)  拼音:cí sè
言詞和態(tài)度。《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公孫進(jìn)來,待他詞色就有些不善。公孫自知慚愧,彼此也不便明言?!?/div>
《漢語大詞典》:鬼兵
(1).迷信者稱陰間的兵卒,鬼和神組成的軍隊。晉書·王羲之傳:“ 孫恩 之攻 會稽 ,僚佐請為之備。 凝之 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宋 王明清 《摭青雜說》:“ 兼資 聞其有‘生人不相關(guān)涉’之言,而知其為鬼兵也。”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俺 涇河 龍呼的風(fēng),喚的雨,騰的云,駕的霧,部下有水卒鬼兵,神通變化,怎的便弱與他?!?br />(2).指 三國 蜀 將 徐瑤 統(tǒng)率的軍隊,因其衣裝怪異,故名。 宋 張?zhí)朴?/a> 蜀檮杌》卷上:“其( 徐瑤 )兵皆文身黧黑,衣裝詭異,眾皆稱為鬼兵,稱 瑤 為鬼魁?!?br />(3).對軍閥武裝的蔑稱。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三》:“照此看來,國家之命未延,鬼兵先要打仗;道德仍無根柢,科學(xué)也還該活命了?!?/div>
《漢語大詞典》:聲情(聲情)
(1).聲音和神情。 清 吳敏樹 《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吾猶憶其形貌頎然,而聲情甚偉。”
(2).指文章、歌曲等的聲調(diào)及其所表現(xiàn)的情感。 清 蔣士銓 《〈空谷香〉自序》:“脫稿后,擊唾壺而歌,聲情颯颯,與風(fēng)濤相蕩激?!?關(guān)德棟 《〈山歌〉序》:“ 錢繆 所歌雖與傳世山歌格調(diào)略異,但聲情大體相同?!?/div>
《漢語大詞典》:民靈(民靈)
(1).人和神。《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民靈騫都野,鱗翰聳淵丘?!?李周翰 注:“民靈,人神也?!?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發(fā)徐州三五教》:“況稱兵 江 漢 之上,圖釁廟闕之下,惡熾罪盈,民靈所絶。”
(2).人民,民眾。 宋 范仲淹 《新定感興》詩之三:“風(fēng)物皆堪喜,民靈獨(dú)可哀,稀逢賢太守,多是謫官來?!?宋 沈遘 《賀冬表》詩之二:“天瑞來格,民靈樂胥?!?/div>
《漢語大詞典》:形意
(1).舉措和心情。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 建康 小吏 曹著 ,為 廬山 使所迎,配以女 婉 。 著 形意不安,屢屢求請退?!?br />(2).外形和神韻。 宋 梅堯臣 《觀居寧畫草蟲》詩:“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漢語大詞典》:九藏
(1).人體中的九種內(nèi)臟。《周禮·天官·疾醫(yī)》:“參之以九藏之動。” 賈公彥 疏:“正藏五者,謂五藏。肺、心、肝、脾、腎,并氣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稱。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為九藏也?!?br />(2).泛指內(nèi)臟。 唐 獨(dú)孤及 《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豈五藥乖養(yǎng),九藏失節(jié),以及此乎?” 宋 司馬光 《旬慮十七韻呈同舍》:“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br />(3).形臟和神臟的合稱。《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yīng)之也?!?王冰 注:“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形分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神藏於內(nèi),故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楚廟(楚廟)
指 楚 人奉祀祖宗和神明的廟舍。 晉 張悛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若使 羽 ( 項羽 )位承前緒,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從命,則 楚 廟不隳,有后可冀。” 唐 無可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詩:“ 楚 廟繁蟬斷, 淮 田細(xì)雨生?!?黃人 《〈清文匯〉序》:“故其文光怪瑰軼,汪洋恣肆,如披《王會》之圖,如觀 楚 廟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