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40,分20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云和
擇虱
張志和(又作:志和漁叟)
詞典
和氣
宣和
和之
中和
陽和
太和
和平
和風
清和
元和
羲和
風和
典故

《藝文類聚》卷四十四〈樂部四·笙〉~792~
《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故曰匏竽,亦是也。其中空以受簧也?!赌绿熳觽鳌吩唬何魍跄敢髟唬骸复刁瞎幕桑行南柘??!埂妒印吩唬荷倘萦^舞,墨子吹笙,墨子非樂,而于樂有是也。《漢武內(nèi)傳》曰:西王母命侍女董雙成,吹云和之笙。
典故
擇虱

相關人物
周顗
 
顧和


《晉書》卷八十三〈顧和列傳〉
顧和字君孝,侍中眾之族子也。曾祖容,吳荊州刺史。祖相,臨海太守。和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子也?!箷r宗人球亦有令聞,為州別駕,榮謂之曰:「卿速步,君孝超卿矣!」王導為揚州,辟從事。月旦當朝,未入,停車門外。周顗遇之,和方擇虱,夷然不動。顗既過,顧指和心曰:「此中何所有?」和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诡壢?,謂導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箤б嘁詾槿?。

例句

悔逐遷鶯伴,誰觀擇虱時。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典故 
志和漁叟

相關人物
張志和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張志和〉~5608~
兄鶴齡恐其遁世不還,為筑室越州東郭,茨以生草,椽棟不施斤斧。豹席?屩,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瓏L撰漁歌,憲宗圖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稱志和「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云。
《國語辭典》:和氣(和氣)  拼音:hé qì
1.天地間陰陽調(diào)合而成的氣,萬物由此而生。唐。劉商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靈?!?br />2.態(tài)度溫和可親?!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阜都依夏棠蹋覀冏孕】匆娝?,是個和氣不過的老人家?!?br />3.和睦融洽?!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八:「大家各管各業(yè),和氣過日子罷了?!?/div>
《國語辭典》:宣和  拼音:xuān hé
1.發(fā)抒調(diào)和?!段倪x。嵇康。琴賦序》:「可以導養(yǎng)神氣,宣和情志。」唐。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然則匡輔緝熙宣和之道,某雖不敏,嘗聞于師焉?!?br />2.宋朝徽宗的年號(西元1119~1125)。
《駢字類編》:和之
禮記: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喜則天下和之。 周禮:弓人,六材既具,巧者和之。
分類:和之
《國語辭典》:中和  拼音:zhōng hé
1.儒家以中正平和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養(yǎng)。后亦泛指平衡穩(wěn)定、不受干擾的狀態(tài)。《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埂盾髯?。致士》:「然后中和察斷以輔之,政之隆也?!?br />2.中和反應的簡稱。參見「中和反應」條。
3.地名。隸屬新北市中和區(qū),北側(cè)緊臨板橋區(qū),南接土城、新店,東界永和區(qū)。以舊時的中坑、漳和二莊而得名。
《國語辭典》:陽和(陽和)  拼音:yáng hé
溫暖和暢的春氣?!逗笾堋b仔?。移虜留使文》:「陽和既動,澤漸萬邦?!?jié)h。蔡琰胡笳十八拍〉:「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div>
《國語辭典》:太和  拼音:tài hé
1.陰陽會合,沖和之氣?!稘h書。卷一○○。敘傳上》:「是以六合之內(nèi),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稟卬太和?!?br />2.太平盛世?!段倪x。曹植。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3.年號:(1)三國魏明帝的年號(西元227~232)。(2)北魏孝文帝的年號(西元477~499)。(3)唐朝文宗的年號(西元829~835)。
《漢語大詞典》:大和
(1).一種良弓。周禮·考工記·弓人:“大和無灂?!?鄭玄 注:“大和,尤良者也?!?孔穎達 疏:“大和謂九和之弓。以其六材俱善尤良,故無漆灂也。”
(2).非常和協(xié)。左傳·襄公十三年:“ 晉 國之民,是以大和?!?br />見“ 太和 ”。
《國語辭典》:和平  拼音:hé píng
1.和洽安寧?!兑捉?jīng)。咸卦》:「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br />2.沒有戰(zhàn)爭的狀態(tài)。如:「促進世界和平,是人類共同的目標。」
3.溫和。如:「藥性和平」。
《國語辭典》:和風(和風)  拼音:hé fēng
1.柔和的微風?!段倪x。潘岳。楊荊州誄》:「苛慝不作,穆如和風?!箷x。束晢〈補亡〉詩六首之三:「黮黮重云,習習和風。」
2.氣象上指風速自三點五米至五點九米的風。
《國語辭典》:清和  拼音:qīng hé
1.形容天氣晴朗和暖。唐。韋莊 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詩:「正是清和好時節(jié),不堪離恨劍門西?!?br />2.升平的景象。《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海內(nèi)之氣清和咸理?!埂读簳?。卷五十二。止足傳。陶季直傳》:「出為冠軍司馬、東莞太守,在郡號為清和。」
《國語辭典》:元和  拼音:yuán hé
1.太和?!杜f唐書。卷一二○。郭子儀傳》:「體元和之氣,根貞一之德?!?br />2.漢章帝的年號(西元84~86)。
3.唐憲宗的年號(西元806~820)。
分類:元和年號
《國語辭典》:羲和  拼音:xī hé
1.稱唐虞時掌歷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2.神話傳說中為太陽駕車的人?!稄V雅。釋天》:「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div>
《駢字類編》:風和(風和)
唐 皮日休 公齋四詠 小桂 影澹雪霽后,香汎風和時。
分類:風和
《漢語大詞典》:云和(雲(yún)和)
(1).山名。古取所產(chǎn)之材以制作琴瑟。周禮·春官·大司樂:“ 孤竹 之管, 云和 之琴瑟?!?鄭玄 注:“ 云和 、 空桑 、 龍門 ,皆山名?!?南朝 宋 鮑照 《拜侍郎上疏》:“不悟乾羅廣收,圓明兼覽,雕瓠飾笙,備 云和 之品。”
(2).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tǒng)稱。文選·張協(xié)〈七命〉:“吹孤竹,拊云和?!?李周翰 注:“云和,瑟也。” 唐 李白 《寄遠》詩之一:“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元 倪瓚 《晝寄王云浦》詩:“邀我江亭醉三日,鳳笙鸞吹拂云和?!?明 薛素素 《臨江仙》詞:“自抱云和彈一曲,曲終還擬 湘靈 。風前淚眼幾時晴?!?br />(3). 元 代官署名。屬教坊司。掌樂。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二五:“特勅云和罷絃管,君王有意聽 堯 綱?!?/div>
《國語辭典》:張志和(張志和)  拼音:zhāng zhì hé
人名。(西元730~810)始名龜齡,字子同,唐朝金華人。肅宗時為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后因事被貶,赦還后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所作〈漁父詞〉,后世用為詞調(diào)之一。著《玄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