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同議(同議)
(1).一同商議。宋史·職官志一:“ 開寶 六年,始詔 居正 、 餘慶 於都堂與宰相同議政事?!?span id="qe2c22a"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二回:“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這庵里來同議?!?br />(2).特指中人,為雙方介紹、作證之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十:“立婚約 金聲 。同議友人 張安國 李文才 ?!?/div>
《漢語大詞典》:聚議(聚議)
聚集商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還復采訪訟人,窺望長短,朝夕聚議,寒暑煩勞,背春涉冬,竟無予奪?!?郭沫若 《星空·廣寒宮》:“ 嫦娥 們聚議之時, 張果老 半揭書院正中一簾,弓背而出,走至樹前?!?/div>
分類:聚集商議
《漢語大詞典》:合議(合議)
共同商議。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光 欲謀殺 王僚 ,未有所與合議?!?宋 王禹偁 《鄉(xiāng)老獻賢能書賦》:“合議於眾寡,定謀於耉老。” 艾明之 《雨》:“他們已經暗暗合議好,要把 季阿鏡 請去一起吃飯的?!?/div>
《國語辭典》:面議(面議)  拼音:miàn yì
當面議論?!度龂萘x》第三八回:「權猶豫未決,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面議?!埂都t樓夢》第一六回:「叔叔才回家,未免勞乏,不用過我們那邊去,有話明日一早再請過去面議?!?/div>
《漢語大詞典》:預議(預議)
參與商議。 明 王瓊 《雙溪雜記》:“翰林學士專掌詞命代草,然亦有預議朝政者。”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六年:“初, 金 主將召 赫舍哩執(zhí)中 至 中都 ,預議軍事?!?/div>
分類:參與商議
《國語辭典》:相商  拼音:xiāng shāng
彼此商議?!度龂萘x》第三回:「廢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議?!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高^了十馀日,撫臺打發(fā)人來,請王總教衙門里去有事相商,宋卿忙打轎上院?!?/div>
《國語辭典》:再議(再議)  拼音:zài yì
1.再作商議?!度龂萘x》第三回:「廢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議。」《醒世姻緣傳》第八四回:「你去合相大爺商議,該怎么待,你就依著行罷。我如今也沒工夫,等下回與你再議。」
2.一種拖延語辭,多用于事情一時無法解決的時候。如:「此事動輒得咎,還是改日再議。 」
《漢語大詞典》:諏度(諏度)
商議斟酌。 宋 曾鞏 《授中書舍人謝啟》:“竊以贊為明命,資討論潤色之工;服在從官,備諏度詢謀之用?!?清 方苞 《鮑氏姊哀辭》:“聞姊喪,命兄子 道希 相視諏度,然后以姊祔?!?/div>
分類:商議斟酌
《漢語大詞典》:節(jié)堂(節(jié)堂)
(1). 唐 宋 時節(jié)度使收藏旌節(jié)的廳堂。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jié)度使﹞罷秩則交廳,以節(jié)度使印自隨,留觀察使、營田等印,以郎官主之。鎖節(jié)樓、節(jié)堂,以節(jié)院使主之,祭奠以時。” 宋 戴埴 鼠璞·旗纛將軍:“本朝有六纛,旌節(jié),門旗二,受賜藏之公宇私室,號節(jié)堂;朔望次日祭之,號衙日?!?br />(2).指商議機密重事的廳堂。《水滸傳》第七回:“ 林沖 猛省道:‘這節(jié)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入?’”《水滸傳》第八一回:“你兩個且休説,節(jié)堂深處的勾當,誰理會的?”
《漢語大詞典》:都坐
亦作“ 都座 ”。
(1).政事堂。 魏 晉 時大臣商議政事的地方。晉書·孔愉傳:“ 王導 聞而非之,於都坐謂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為患是誰?’”北史·文苑傳·樊遜:“祕書監(jiān) 尉瑾 移尚書都坐,凡所得別本三千餘卷,五經諸史殆無遺闕?!?span id="eme6ams" class="book">《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愛 方用事,威振四海。嘗召百官於都坐?!?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猶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書。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2).借指尚書令等大官。北齊書·胡長仁傳:“ 長仁 累遷右僕射及尚書令……省務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數(shù)?!?span id="wk0myyy" class="book">《北史》作“都坐”。
《漢語大詞典》:參懷(參懷)
共同商議。宋書·恩倖傳·戴法興:“凡選授遷轉誅賞大處分,上皆與 法興 、 尚之 參懷。”南齊書·文學傳·賈淵:“ 永明 中,衛(wèi)軍 王儉 抄次《百家譜》,與 淵 參懷撰定?!?清 馮桂芬 《再啟李宮?!?/span>:“執(zhí)事猶屬其就弟參懷,足徵淵抱沖襟,不遺葑菲,且感且佩。”
《國語辭典》:訂議(訂議)  拼音:dìng yì
商量、議定?!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既是嫂嫂改適他人,只得教媒人與婚主訂議,挈取成保自隨,乃為便當。」
《漢語大詞典》:議事堂(議事堂)
古代商議軍國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傳三·楊萬里:“會 高宗 崩, 孝宗 欲行三年喪,創(chuàng)議事堂,命皇太子參決庶務。 萬里 上疏力諫?!?元 袁桷 《翰林學士承旨謚文康閻公神道碑銘》:“ 桷 嘗以院屬侍公入議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老夫 呂夷簡 正在私宅閒坐,有 范學士 在于議事堂,令人來請,須索去走一遭?!?/div>
《國語辭典》:議價(議價)  拼音:yì jià
由買賣雙方共同協(xié)商議定物品價格。
《漢語大詞典》:咨承(諮承)
謂與人商議并接受他人意見。北齊書·尉瑾傳:“及官高任重,便大躁急,省內郎中將論事者逆即瞋詈,不可諮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