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十種善法──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三藏法數】
(出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一、離諸染污〕,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察諸境,于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譬如蓮華,出于水中,而不為淤泥所染也。(五濁者,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也。)
〔二、不與惡俱〕,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護清凈,不與纖毫之惡共俱;譬如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滿〕,菩薩修行,于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云:戒香芬馥,廣布充滿,譬如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四、本體清凈〕,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凈,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譬如蓮華,生時雖處淤泥濁水之中,自然潔凈,而無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譬如蓮華開時,令諸見者,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六、柔軟不澀〕,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于諸法無所滯礙,充于內則形于外,故體常清凈,柔軟細妙,而不粗澀;譬如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七、見者皆吉〕,菩薩善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譬如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八、開敷具足〕,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莊嚴具足;譬如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凈〕,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fā)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咸得六根清凈;譬如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亦得清凈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十、生已有想〕,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譬如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十種善法──火喻菩薩十種善法
【三藏法數】
(出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鍛煉陶镕,必假其力,起滅變化,莫測其由;至若盡群有而歸一空,破諸暗而昭萬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薩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鍛凡成圣,破有著而歸空,照昏迷而為朗,故以火喻焉。
〔一、燒煩惱薪〕,智慧如火,煩惱如薪。菩薩以智慧觀察,滅除貪瞋癡等煩惱,凈盡無馀;譬如大火,能燒大地草木諸類,凈盡無馀也。
〔二、成熟佛法〕,菩薩修行,以智慧觀察,成熟一切佛法,既已成熟,歷劫不壞;譬如火性之熱,能使依地所生一切種子及諸藥等,悉能成熟也。(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三、乾煩惱淤泥〕,若心著煩惱,性則昏昧而不明,猶身染淤泥,體則污穢而不潔,故名煩惱淤泥。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察,斷除煩惱之垢,復本明凈之性;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濕物及淤泥也。
〔四、如大火聚〕,謂諸有情,為煩惱所苦,有若寒病所逼。菩薩以智慧力,種種開示,令其離苦得樂;如大火聚,人若向之,即得脫于寒逼之苦,而獲溫煖之樂也。
〔五、作光明照〕,菩薩修行,以智慧光明普照,令一切有情,于其昏暗未覺悟者,咸使覺悟;譬如有人于雪山頂,然大火聚,光明遍照,則無幽而不燭也。
〔六、能使驚怖〕,菩薩有大智威德,光明烜赫,能令天魔外道,悉生驚怖,離彼地方,退伏遠去;譬如大火,所有一切惡獸,皆生驚怖,離己窟穴,四散馳去也。
〔七、能作安慰〕,謂諸有情,昏迷不覺,沉淪諸趣,受苦無窮。菩薩乃能說法,種種安慰,令離煩惱之稠林,趣菩提之正路;譬猶遠道之人,夜行曠野,迷失方所,心生恐怖;若見火聚,即詣其所,心得安慰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八、利與眾共〕,菩薩隨得利養(yǎng)受用資具,悉能與眾共之,若貴若賤,等無有異;譬如大火光明,普照一切,無分彼此也。
〔九、人所供養(yǎng)〕,菩薩慈悲無量,化導亦廣,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皆悉奉事供養(yǎng),如諸佛想;譬如世間之火,諸婆羅門、剎帝利、民庶等,皆悉奉事也。(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梵語剎帝利,華言田主。)
〔十、人不輕慢〕,謂菩薩于大乘中,雖初發(fā)心,能令世間天、人、阿脩羅等,不敢輕慢,蓋天、人等,知彼菩薩,不久當得無上佛果;譬如小火,人不敢輕,所謂星火雖微,亦能燎原,其可忽哉。
攝善法精進
【三藏法數】
謂菩薩既修六度梵行,不為煩惱惡業(yè)邪見之所傾動,攝持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攝善法精進。(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勤修善法可愛樂法
【三藏法數】
謂國王具足凈信,能信過去未來善不善業(yè)人天果報,修習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無不愛樂也。
能成就諸善法
【三藏法數】
謂如來于往昔無量劫中,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乃至修行六度,四無量等一切善法。故云能成就諸善法。(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四無量者,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之四心也。)
出現善法
【三藏法數】
菩薩出現于世,以智慧力,開示善法,化導有情,咸登正覺;如日行空,以大光明,普照一切飛潛蠢動,咸遂其生也。
善法增長
【三藏法數】
菩薩從初發(fā)心,于一切善法,精進勤修,漸漸增長,乃至坐于道場,一切勝相,皆悉圓滿,即智德成就也;如白分月,其光明增,至十五日,盛滿圓具矣。(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名白分月。)
植善法種
【三藏法數】
植,種也。菩薩廣植一切菩提種子,常以定水灌溉,令得增長,而成妙果。譬如大地,種植一切藥樹谷果,由水滋溉增長,然后繁茂而結實也。
善法行
【三藏法數】
謂于妙觀慧中,種種明現,以顯圓融之德。十方諸佛,莫不依此圓融而為法則。經云: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