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旁 → 傍旁”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匡山
(1).山名。即 江西省 的 廬山 。梁書·處士傳·劉慧斐:“嘗還都,途經(jīng) 尋陽 ,游於 匡山 。” 唐 韓愈 《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詩:“偶到 匡山 曾住處,幾行衰淚落煙霞?!?宋 葉適 《送趙季清兼謝所惠詩》:“又言謫 匡山 , 五老 煙霞鮮?!?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魔見》:“廟食 匡山 已百春,威靈顯赫四方聞。”參見“ 匡廬 ”。
(2).山名。在 四川省 江油縣 西,亦名 大匡山 、 大康山 。 唐 杜甫 《不見》詩:“ 匡山 讀書處,頭白好歸來?!?br />(3).山名。在 浙江省 龍泉縣 。此山四旁奮起,而中部低下,狀如箕匡,故名。
《漢語大詞典》:匡廬(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后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jì)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漢語大詞典》:四檐(四簷)
亦作“ 四簷 ”。 屋頂向四旁伸出的邊沿部分。 唐 白居易 《題西亭》詩:“四檐軒鳥翅,復(fù)屋羅蜘蛛?!?宋 范成大 《白玉樓步虛詞》序:“垂璫四簷,黃簾皆捲,樓中帝座,依約可望?!?/div>
《國語辭典》:車帷(車?。 ?span id="gkc0kky" class='label'>拼音:chē wéi
馬車或騾車上所設(shè)的帷簾?!段倪x。任昉。奏彈劉整文》:「隔箔攘拳大罵,突進房中,屏風(fēng)上取車帷準(zhǔn)米去?!挂卜Q為「車?!埂?/div>
《漢語大詞典》:旁開(旁開)
(1).廣開。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九衢交錯,三門旁開?!?br />(2).向四旁展開。 唐 韓伯庸 《幽蘭賦》:“嫩葉旁開,浮香外襲?!?/div>
《漢語大詞典》:余潤(餘潤)
(1).指豐潤的肌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范啟 與 郗嘉賓 書曰:‘ 子敬 舉體無饒縱,掇皮無餘潤?!?br />(2).向四旁浸潤或流淌的水。 唐 溫庭筠 《休浣日西掖謁所知因成長句》:“ 荀令 鳳池春婉娩,好將餘潤變魚龍?!?span id="auyammk" class="book">《宋史·宋琪傳》:“九年九月,上幸 景龍門 外觀水磑,因謂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豈非餘潤之所及乎?’”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治河》:“凡 河 水所經(jīng)之地,如 陜西 東界…… 直隸 南界,五六省皆可資其餘潤?!?br />(3).無窮的潤澤。 唐 元稹 《表夏》詩之四:“玉委有餘潤,飆馳無去蹤?!?br />(4).比喻旁及的德澤、利益。 宋 秦觀 《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詩:“乃知金仙妙難測,餘潤普及霑凡枯?!?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鄉(xiāng)試取士濫額:“是時 劉瑾 , 陜西 人, 焦芳 、 河南 人,故比周為奸,厚其桑梓,而 齊 晉 二省則以餘潤見及,遂超 江 、 浙 、 閩 、 楚 四大省而出其上?!?br />(5).指額外經(jīng)濟收益。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客作 陳忠 ,主買菜蔬。儕輩皆謂其近多餘潤,宜饗眾?!?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fēng):“每歲經(jīng)費銀數(shù)百萬兩,實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餘供文武員弁之揮霍,大小衙門之酬應(yīng),過客游士之餘潤?!?/div>
《漢語大詞典》:翰檜(翰檜)
棺材四旁及上面的彩繪裝飾。左傳·成公二年:“ 宋文公 卒。始厚葬……槨有四阿,棺有翰檜。” 杜預(yù) 注:“翰,旁飾;檜,上飾。皆王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