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靈跡(靈蹟)
亦作“ 靈跡 ”。亦作“ 靈蹟 ”。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蕭上銅鐘芝草眾瑞表》:“臣以祥緯雜沓,星燭波運。斯乃靈跡深覃,睿衷夐感。理應(yīng)寫順,祗無涵祕?!?br />(2).神明的功績。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澤歌·昭夏》:“敢以敬恭,陳之玉帛。德包含養(yǎng),功藏靈跡?!?br />(3).神靈的遺跡;圣賢的事跡。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 瑤水 聞遺歌,玉杯竟空言。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 清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而際世不辰,靈蹟多淹。”
(4).引申為奇跡。 沙汀 《記賀龍》二七:“ 賀龍 同志回到屋里,依舊帶著那種因為感到夸耀而來的愉快,而且仿佛談?wù)f一種靈跡。”
(5).神明顯靈的事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武員唐突河神:“噫!宇宙間靈跡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鹵,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罰,乃著異於俄頃之間,以示薄懲,神顧可慢乎哉?”
(6).謂墨寶。 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詩:“奈何靈蹟久閟藏,荒竹滿野啼猩猩?!?/div>
《漢語大詞典》:前圣(前聖)
古代圣賢。《楚辭·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漢 班固 《東都賦》:“夫大 漢 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shù)朞而創(chuàng)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粲粲 元道州 ,前圣畏后生?!?/div>
分類:圣賢
《國語辭典》:羹墻(羹牆)  拼音:gēng qiáng
比喻對先賢前輩的仰慕和懷念。參見「羹墻見堯」條。
《漢語大詞典》:靈苗(靈苗)
(1).指傳說中的仙草。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nóng):“神芝發(fā)其異色,靈苗擢其嘉穎?!?宋 陸游 《有客》詩:“靈苗生絶壁,光景中夜發(fā),劚根食之盡,倏爾換金骨。” 明楊珽《龍膏記·買卜》:“云竇采靈苗,月府舂霞髓,他不比那尋常草根木蕊。”
(2).指珍奇美觀的植物。 唐 路德延 《芭蕉》詩:“一種靈苗異,天然體性虛?!?元 劉詵 《石菖蒲》詩:“盆池有靈苗,石罅忘偪仄?!?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恐毒草之損靈苗,芟夷務(wù)盡?!?br />(3).圣賢的后裔。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夫子姓 孔 氏,諱 邱 字 仲尼 , 魯國 鄒 人也。帝 天乙 之靈苗?!?天乙 , 成湯 。
(4).比喻反應(yīng)最靈敏的部位。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點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見效。因為舌乃心之靈苗。”
《國語辭典》:法象  拼音:fǎ xiàng
天地間的一切現(xiàn)象?!兑捉?jīng)。系辭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埂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圣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jīng)紀可因緣而存著也。」
《漢語大詞典》:唐文
指古代圣賢的禮樂制度。唐,指 唐堯 。后漢書·崔駰傳:“今圣上之育斯人也,樸以皇質(zhì),雕以唐文?!?李賢 注:“ 孔子 曰:‘大哉 堯 之為君也,煥乎其有文章?!恃?唐 文。”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賢的禮教。文選·陸機〈演連珠〉:“玄晏之風恒存,動神之化已滅?!?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論》:玄晏之化,豐洽之政?!?呂延濟 注:“玄晏,禮教也?!?br />(2). 晉 皇甫謐 沈靜寡欲,有高尚之志,隱居不仕,自號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隱逸。 唐 錢起 《過曹鈞隱居》詩:“誰當舉 玄晏 ,不使作良臣?!?清 曹寅 《題朱赤霞畫對牛彈琴圖》詩:“柳風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馳玄賞?!?皇甫謐 曾為 晉 左思 《三都賦》作序, 左 賦為世所重,因亦用為待人題品詩文的典實。 清 沈自南 《春暮錢牧齋宗伯過訪》詩:“擬得《三都》待題品,當年 玄晏 最風流?!?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韻》:“《三都》豈必煩 玄晏 , 五岳 無心待 向平 。”
《漢語大詞典》:由圣(由聖)
謂效法圣賢。《書·君陳》:“凡人未見圣,若不克見,既見圣,亦不克由圣。”孔叢子·雜訓:“學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div>
分類:效法圣賢
《漢語大詞典》:靈儀(靈儀)
(1).神靈或圣賢的圖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詔》:“啟瑞跡於天中,爍靈儀於像外?!?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靈儀若在,列配如初。”宋史·樂志十五:“珍金鑄像靈儀睟,集福庇烝民?!?br />(2).死者的遺像。太平廣記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用:“因設(shè)靈儀,招魂以葬?!?br />(3).出殯時的儀仗。 唐 權(quán)德輿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二:“配禮歸清廟,靈儀出直城?!?/div>
《漢語大詞典》:賢裔(賢裔)
圣賢的后代。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 安老爺 見這班人都是圣門賢裔,心中十分敬重?!?span id="cxzsx5c" class="book">《清史稿·職官志二》:“ 東野氏 及圣門各賢裔,由 衍圣公 達部上名,餘各報部云?!?/div>
分類:圣賢后代
《漢語大詞典》:河目
上下眶平正而長的眼睛。古以為圣賢相貌。《孔子家語·困誓》:“ 孔子 適 鄭 ,與弟子相失,獨立東郭門外?;蛉酥^ 子貢 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王肅 注:“河目,上下匡平而長?!?唐 顏真卿 《郭公廟碑銘》:“﹝府君﹞河目電照,虬鬚蝟磔,進退閑雅,望之若神?!?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仰覩龍顏河目,如日方昇?!眳⒁姟?河目海口 ”。
《漢語大詞典》:河目???/div>
上下眶平正而長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為圣賢相貌。《詩·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穎達 疏:“異之於人,猶有奇表異相,若 孔子 之河目???, 文王 之四乳龍顏之類。”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社會》:“ 弓伯長 河目??冢车撉х??!?/div>
《漢語大詞典》:馬口(馬口)
(1).馬的嘴。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 宋 朱熹 集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br />(2).骨相用語。指人的嘴像馬的嘴,是帝王圣賢的特征之一。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傳言 黃帝 龍顏…… 周公 背僂, 皋陶 馬口?!?br />(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馬口里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div>
《漢語大詞典》:耽道
(1).謂樂守圣賢之道。 晉 張華 《勵志詩》:“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2).指愛好道術(shù)。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 天寳 中,處士 崔玄微 洛苑 東有宅,耽道,餌木伏苓三十載。因藥盡,領(lǐng)童僕入 嵩山 採之?!?/div>
《漢語大詞典》:體二(體二)
謂效法 顏淵 、 冉有 。泛指效法圣賢。《文選·李康〈運命論〉》:“雖 仲尼 至圣, 顏冉 大賢,揖讓於規(guī)矩之內(nèi),誾誾於 洙 泗 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軻 、 孫卿 ,體二希圣,從容正道,不能維其末?!?張銑 注:“ 孟 孫 二子體法 顏冉 ,故云體二;志望 孔子 之道,故云希圣。” 唐 楊炯 《〈王勃集〉序》:“仰貫一以知歸,希體二而致遠。”
《國語辭典》:先古  拼音:xiān gǔ
1.上古?!俄n非子。說疑》:「有民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當今之世將安用之?」
2.先祖?!抖Y記。祭義》:「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埂妒酚洝>砥?。項羽本紀》:「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br />3.圣賢之道。《淮南子。脩務(wù)》:「目未嘗見禮節(jié),耳未嘗聞先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