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1分類詞匯 46
《漢語大詞典》:邑商
地方上的商人。 清 葉夢珠 《閱世編·建設(shè)》:“海邑之民,殊無甚利,惟有邑商有愿行貨海外者,較遠(yuǎn)人頗便。”
《漢語大詞典》:土政策
指地方上或小團(tuán)體內(nèi)部自己搞的一套規(guī)定。多指不合法或不恰當(dāng)?shù)囊?guī)定。《文匯報(bào)》1985.11.30:“許多企業(yè)拿著地方和部門的一些規(guī)定(稅務(wù)部門的同志把這些‘土政策’叫‘二號文件’),‘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辯護(hù),拒絕補(bǔ)交偷、漏、欠款。”
《漢語大詞典》:鹽義倉(鹽義倉)
地方上設(shè)置的公益鹽倉。清史稿·食貨志二:“近邊設(shè)營倉,瀕海設(shè)鹽義倉,或以便民,或以給軍?!?/div>
《國語辭典》:馬屁拍在馬腳上(馬屁拍在馬腳上)  拼音:mǎ pì pāi zài mǎ jiǎo shàng
奉承人沒有奉承到恰當(dāng)?shù)牡胤缴希炊噶思芍M,自討沒趣?!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七回:「那官兒聽了,方才知道這一下馬屁拍在馬腳上去了?!挂沧鳌格R屁拍在馬腿上」。
《國語辭典》:仕紳(仕紳)  拼音:shì shēn
地方上有錢有勢力且具有相當(dāng)知識水準(zhǔn)的人。如:「鄉(xiāng)民有了糾紛,往往請德高望重的仕紳出面調(diào)解。」
《漢語大詞典》:坐地虎
地方上的惡霸。猶言地頭蛇。
《國語辭典》:地方火甲  拼音:dì fāng huǒ jiǎ
地方上負(fù)責(zé)巡邏、打更、治安、救火的差役?!督鹌棵贰返诙呋兀骸覆⒇?zé)令地方火甲,眼同西門慶家人,即將尸燒化訖來回話?!?/div>
《漢語大詞典》:胳臂錢(胳臂錢)
舊時(shí)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向來該地謀生者敲詐勒索的錢財(cái)。 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我到 天橋 來下地,不肯給胳臂錢,又教惡霸打個(gè)半死?!?/div>
《漢語大詞典》:防汛兵
指 明 清 時(shí)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duì)。 清 姚燮 《歲暮》詩之二:“埋鹽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閑醉博梟?!痹ⅲ骸胺姥幢?, 清 制,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分防地稱汛地?!币嗍》Q“ 防兵 ”。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民團(tuán)上》:“兵制有六種:一、營兵,二、砲臺守兵,三、各處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義兵?!?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分撥各集防兵,宜時(shí)加檢察?!?/div>
《國語辭典》:護(hù)官符(護(hù)官符)  拼音:hù guān fú
能影響當(dāng)?shù)氐胤綑?quán)貴的名單?!都t樓夢》第四回:「老爺既榮任到這一省,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的『護(hù)官符』來不成?」
《漢語大詞典》:霸衿
指地方上有權(quán)勢的士紳。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革官銀匠》:“若其勢宦霸衿,即低潮自封,銀匠安能過問。”
《漢語大詞典》:保安團(tuán)
舊中國地方上建的保安武裝
奧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地方組織
《國語辭典》:地痞  拼音:dì pǐ
地方上不務(wù)正業(yè)、欺壓百姓、為非作歹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七回:「并且你是個(gè)清白良民,他把那辦地痞流氓的刑法來辦你,便是損了你的名譽(yù),還可以叫他賠錢呢?」也稱為「地棍」。
《漢語大詞典》:破靴黨(破靴黨)
原指地方上家境破落、品行不端而聲氣相通恃眾鬧事的士子。后亦泛指破落無賴的團(tuán)伙。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三:“這些破靴黨,更其是滿嘴巴沒半句正經(jīng),私門子,半開門,越是混帳的事情他們越知道的多!”
《國語辭典》:紳董(紳董)  拼音:shēn dǒng
地方上有身分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