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5,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壺頸
壺減
壺缶
壺杓
壺谷
橫壺
豐壺
高壺
六壺
暖壺
椒壺
玉女投壺
以錐餐壺
油壺盧
嬰兒挈壺
《駢字類編》:壺頸(壺頸)
禮記:投壺,壺頸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升。壺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壺去席二矢半。
《駢字類編》:壺減(壺減)
顏舒刻漏傳:視盈缺于金壺,觀騰波于銀箭。惟箭馳而壺減,固流續(xù)而波分。
《駢字類編》:壺缶(壺缶)
禮記禮器: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nèi)壺,君尊瓦甒。疏:瓦甒云君尊,則壺缶但飲諸臣也。
《駢字類編》:壺杓(壺杓)
韓詩外傳:齊景公謂子貢曰:先生何師?對曰:魯仲尼。曰:仲尼賢乎?曰:圣人也,豈直賢哉?景公嘻然而笑曰:其圣何如?子貢曰:不知也。景公勃然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貢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jié)M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
《駢字類編》:壺谷(壺谷)
后漢書劉陶傳: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關(guān),北徙壺谷,冰駭風(fēng)散,惟恐在后。注:三郡,河?xùn)|、馮翊、京兆也。壺谷,壺關(guān)之谷,在上黨也。神仙傅:王興者,陽城人也,居壺谷中,乃凡民也。
《分類字錦》:橫壺(橫壺)
見橫耳注。
分類:投壺
《駢字類編》:豐壺(豐壺)
南北朝 蕭綱 卦名詩 豐壺要上客,鵠鼎命嘉賓。
《駢字類編》:高壺(高壺)
淮南子:彈琴瑟,聲鐘竽,敦六博,投高壺。
《駢字類編》:六壺(六壺)
周禮掌客:凡諸侯之禮,子、男惟上介有禽獻,夫人致禮,六壺、六豆、六籩、膳視。致饗,親見卿皆膳特牛。
《國語辭典》:暖壺(暖壺)  拼音:nuǎn hú
1.可長時間保持瓶內(nèi)溫度的水壺。
2.舊日以藤竹為套,內(nèi)團綿絮,置壺其中以保暖,稱為「暖壺」。
3.溫酒用的壺,多用錫、銅等制成。
《國語辭典》:保溫瓶(保溫瓶)  拼音:bǎo wēn píng
日常用品,外殼通常以竹篾、鐵皮或塑料等做成,內(nèi)裝瓶膽。瓶膽由雙層玻璃制成,夾層中的兩面鍍上銀等金屬,中間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瓶內(nèi)溫度。也稱為「暖水瓶」、「熱水瓶」。
《漢語大詞典》:椒壺(椒壺)
盛有椒漿的壺。亦代指椒漿。 唐 黃滔 《祭陳侍御嶠》:“椒壺略備,蘭俎聊具。申永訣於斯言,庶冥感其誠素,嗚呼哀哉!”
分類:椒漿
《國語辭典》:玉女投壺(玉女投壺)  拼音:yù nǚ tóu hú
投壺,一種古代宴會時的游戲。設(shè)一特制的壺,賓主依次投矢其中,投中多者為勝,負者罰酒。玉女投壺相傳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住其間,常和一仙女玩投壺游戲,如果投進,上天會發(fā)出嘆息聲,投不進時,上天就發(fā)出笑聲而成電。典出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東荒經(jīng)》。后遂以玉女投壺借指閃電或雷雨等。
《漢語大詞典》:以錐餐壺(以錐飡壺)
用錐子到壺里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荀子·勸學(xué):“不道禮憲,以、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漢語大詞典》:油壺盧(油壺盧)
見“ 油葫蘆 ”。
《國語辭典》:油葫蘆(油葫蘆)  拼音:yóu hú lú
1.動物名。一種節(jié)肢昆蟲。昆蟲綱直翅目。形似蟋蟀而大,黑褐色,有油光。
2.曲牌名。屬北曲仙呂宮,為北曲套數(shù)中常用正曲之一。
《分類字錦》:嬰兒挈壺(嬰兒挈壺)
說苑:孔子至齊,郭門之外,遇一嬰兒,挈一壺,相與俱行,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鬃又^御曰:趣驅(qū)之,韶樂方作。
分類: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