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0
詞典
5
分類詞匯
5
分類詞匯
炎帝
夏氣
送夏
坐板瘡
痱子
《國語辭典》:
炎帝
拼音:
yán dì
帝號。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nóng)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那時諸侯皆已順從,獨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諸侯,不服王化?!?/div>
分類:
炎帝
中上
中主
主管
夏令
部族
南方
族首
首領
《漢語大詞典》:
夏氣(夏氣)
夏令的節(jié)氣,夏天的氣候。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夏三月,此調(diào)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
》
:“五行之隨,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span id="o9hmf1n" class="book">《
禮記·月令
》“﹝孟夏之月﹞其音徵” 漢 鄭玄 注:“夏氣和,則徵聲調(diào)?!?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詔詩》
:“蘭池清夏氣,脩帳含秋陰。”
分類:
夏令
節(jié)氣
夏天
氣候
《漢語大詞典》:
送夏
(1).謂送別夏天。 晉
潘尼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園詩》
:“ 朱明 送夏, 少昊 迎秋?!?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2).舊俗嫁女之后,逢夏季贈送夏令用物給女與婿,謂之“送夏”。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婦女》
:“
《金陵雜誌》
:‘送夏……女兒出閣后,一逢夏日,即送壻與女羅紗之衣。’”
(3).指農(nóng)家于夏忙結束后走訪親友。 賈平凹
《浮躁》
六:“麥子全部收清后……點種了包谷,開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麥面的饃饃走親訪友的送夏了。”
分類:
農(nóng)家
送別
夏天
夏
結束
走訪
贈送
訪親
親友
夏令
用物
六月
《國語辭典》:
坐板瘡(坐板瘡)
拼音:
zuò bǎn chuāng
夏季坐日曬后的幾凳,或久坐陰濕之地,以致濕熱凝滯于臀部而成的瘡瘍。形如黍豆,色紅作癢,甚則熱痛如火燒。
分類:
夏令
臀部
皮膚
瘡瘍
初起
起小
顆粒
《國語辭典》:
痱子
拼音:
fèi zi
常在夏天高溫悶熱環(huán)境下,出汗過多而蒸發(fā)不暢,導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淺表性炎癥反應而發(fā)出很癢的小紅疹,也稱為「痱」。
分類:
夏令
常見
皮膚
皮膚病
不潔
出汗
不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