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外道  拼音:wài dào
1.佛教稱佛教之外的宗派。《陳書。卷三○。傅縡傳》:「三論之興,為日久矣。龍樹創(chuàng)其源,除內(nèi)學之偏見;提婆揚其旨,蕩外道之邪執(zhí)?!鼓铣?。沈約 湘州柷園寺剎下石記:「魔眾稽顙,外道屈膝;抽薪止火,折劍摧鋒?!挂卜Q為「外教」。
2.見外、自居外人的意思?!都t樓夢》第三回:「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div>
《國語辭典》:外道  拼音:wài dao
禮數(shù)周到而情誼疏淡?!都t樓夢》第九○回:「平兒笑說道:『我們奶奶說,姑娘特外道的了不得。』岫煙道:『不是外道,實在不過意。』」
《國語辭典》:天魔外道  拼音:tiān mó wài dào
1.佛教徒稱故意擾亂修行者的天界魔眾為「天魔」;稱異教徒為「外道」?!惰缶W(wǎng)經(jīng)。卷一○上。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天魔外道,相親如父母?!?br />2.稱正統(tǒng)之外的旁門支流?!吨熳诱Z類。卷四四。論語。憲問篇》:「淳于髡是個天魔外道,本非學于孔孟之門者。」
《漢語大詞典》:野狐外道
猶言野狐禪。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儻猶於此而無見焉,則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明 袁宏道 《敘小修詩》:“文則必欲準于 秦 漢 ,詩必欲準于 盛唐 ,剿襲模擬,影響步趨,見人有一語不相肖者,則共指以為野狐外道?!眳⒁姟?野狐禪 ”。
《國語辭典》:野狐禪(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語。指錯解的佛法。由錯解佛法將墮「野狐身」的典故演變而來,見《五燈會元。卷三。百丈懷海禪師》。宋。蘇軾〈常州太平寺法華院薝卜亭醉題〉詩:「何似東坡鐵柱杖,一時驚起野狐禪?!购蠓褐负f八道,邪道異端?!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溉羰前斯晌恼虑分v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國語辭典》:邪魔外道  拼音:xié mó wài dào
妨害正道的邪說和教派。語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购蟊扔餮Ч砉帧T?。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你將金錢銀紙快安排,邪魔外道當攔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過來?!购笠啾扔鳟惗诵罢f或不正當?shù)男袕??!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溉羰前斯晌恼虑分v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挂沧鳌感伴T外道」。
《國語辭典》:連外道路(連外道路)  拼音:lián wài dào lù
位于比較封閉或獨立地區(qū)的對外道路。如:「這條路是本地唯一的連外道路,本地與外界的交通全靠它來連系?!?/div>
《國語辭典》:傍門外道(傍門外道)  拼音:páng mén wài dào
不正派的宗教派別。比喻不循正規(guī)的法門、途徑。《西游記》第一七回:「講的是立鼎安爐,搏砂揀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也作「旁門左道」。
《國語辭典》:外道話(外道話)  拼音:wài dao huà
禮貌客氣的話。如:「朋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不用說什么外道話。」
分類:禮貌客氣
《國語辭典》:外道兒(外道兒)  拼音:wài dào ér
不正當?shù)男袕?。如:「姑且不論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外道兒,其實光是抽煙喝酒,就已?jīng)違反校規(guī)了?!埂杆M結(jié)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舉止難免也染上些許外道兒?!?/div>
分類:正當行徑
《漢語大詞典》:旁門外道(旁門外道)
見“ 旁門左道 ”。
《國語辭典》:旁門左道(旁門左道)  拼音:páng mén zuǒ dào
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后比喻不遵循正規(guī)的途徑、法門。也作「旁門外道」、「傍門外道」、「左道旁門」。
《漢語大詞典》:空華外道(空華外道)
佛教語。 印度 佛教后期, 龍樹 、 提婆 等首創(chuàng)大乘空宗,原先的小乘教派視之為左道邪說,因以貶稱為“空華外道”。 唐 慧立 彥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僧皆小乘學,不信大乘,謂為空華外道,非佛所説?!?章炳麟 《與大乘相契》:“是故小乘之詆大乘,以為魔説,以為空華外道而已,未嘗云諸大菩薩當時實無其人也?!眳⒁姟?空華 ”。
《漢語大詞典》:空華(空華)
亦作“ 空花 ”。
(1).佛教語。隱現(xiàn)于病眼者視覺中的繁花狀虛影。比喻紛繁的妄想和假相。《楞嚴經(jīng)》卷四:“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意樹發(fā)空花,心蓮吐輕馥?!?宋 司馬光 《游三門開化寺》詩:“狂象調(diào)難伏,空華滅復生?!?span id="yiold0y"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話説人生榮華富貴,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認為實相。” 梁啟超 《開明專制論》:“嗚呼,我青年之眩於空華,困於噩夢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詩:“漫天乾雨紛紛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國語辭典》:野狐禪(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語。指錯解的佛法。由錯解佛法將墮「野狐身」的典故演變而來,見《五燈會元。卷三。百丈懷海禪師》。宋。蘇軾〈常州太平寺法華院薝卜亭醉題〉詩:「何似東坡鐵柱杖,一時驚起野狐禪?!购蠓褐负f八道,邪道異端?!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溉羰前斯晌恼虑分v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國語辭典》:正法  拼音:zhèng fǎ
1.正當、平正的法則?!痘茨献?。兵略》:「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埂稘h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jù)當世,合時變,上權(quán)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br />2.對犯死罪者依法處決?!段拿餍∈贰返谌兀骸副澈笳f這些亂民拿住了,就該一齊正法,還分什么首從?」
3.真實的佛法?!栋⑴_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div>
《國語辭典》:獅子吼(獅子吼)  拼音:shī zi hǒu
1.獅子的吼聲。
2.比喻佛說法時發(fā)出很大的聲音,震動世界。《維摩詰經(jīng)。卷一。佛國品》:「獅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諭獅子吼眾獸下之?!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聞潮陽吳子野出家詩〉:「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挂沧鳌笌熥雍稹?。
3.比喻悍妻罵人的聲音。宋。蘇軾寄吳德仁兼??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div>
《漢語大詞典》:師子吼(師子吼)
(1).獅子吼。佛教語。謂佛祖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如獅子大吼。《維摩經(jīng)·佛國品》:“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竊以釋門 義林法師 明大小乘,通內(nèi)外學,靈山嶺岫,苦海津梁,於大眾中能師子吼。” 宋 黃庭堅 《贈王環(huán)中》:“囊中收得劫初鈴,夜靜月明師子吼?!?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六:“ 龍樹 馬鳴 齊現(xiàn)身,我聞大地師子吼?!?br />(2). 宋 陳慥 自稱 龍丘先生 ,好賓客,然其妻 柳氏 極兇妒, 蘇東坡 因有詩云:“ 龍丘居士 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忽聞 河東 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笔乱?宋 洪邁 《容齋三筆·陳季?!?/a>。后即以“師子吼”比喻悍婦的怒罵聲。參見“ 河東獅吼 ”。
《國語辭典》:河東獅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為宋代陳慥之妻柳氏兇悍善妒,常使其夫懼怕的故事。用以譏嘲妻子兇悍,使丈夫畏懼。語本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兇悍發(fā)威。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出:「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
《漢語大詞典》:外羨(外羨)
陵墓的外道。史記·秦始皇本紀:“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清 張岱 陶庵夢憶·鐘山:“陵寢定,閉外羨,人不及知。所見者門三,饗殿一,寢殿一,后山蒼莽而已。”
分類:陵墓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