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病相如
 
相如病
 
文園多病
 
多病文園
 
相如消渴
   
司馬渴
 
馬卿多病
 
多病馬卿
 
相如渴病
 
茂陵臥
 
病渴人
 
臨邛渴
 
文園病客
 
茂陵多病
 
茂陵病
 
病損文園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馬卿帶疾
 
茂陵無病
 
相如渴疾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2999~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zhǎng)卿。少時(shí)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嗳缈诔远浦鴷3S邢始?。與卓氏婚,饒于財(cái)。其進(jìn)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guó)家之事,稱病閒居,不慕官爵。常從上至長(zhǎng)楊獵,是時(shí)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雜記》卷二~076~
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遂相與謀于成都賣酒。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以恥王孫。王孫果以為病。乃厚給文君。文君遂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yuǎn)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fēng)流。故悅長(zhǎng)卿之才而越禮焉。長(zhǎng)卿素有消渴疾。及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fā)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為誄傳于世。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0~
會(huì)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zhǎng)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褂谑窍嗳缤?,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jǐn)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共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zhǎng)卿,長(zhǎng)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

簡(jiǎn)釋

相如渴?。褐缚曙嫽蛴屑膊?。唐唐彥謙《奏捷西蜀題沱江驛》:“錦江不識(shí)臨邛酒,且免相如渴病歸。”


例句

茂陵久病書千卷,彭澤初歸酒一瓢。 許渾 送前東陽于明府由鄂渚歸故林

茂陵雖有病,猶得伴君行。 祖詠 贈(zèng)苗員外發(fā)

攜茶臘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杜牧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昔日馬相如,臨邛坐盡傾。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jiǎn)衡州呂八郎中

消渴天涯寄病身,臨邛知我是何人。 劉言史 嘉興社日

臨邛有詞賦,一為奏天顏。 吳融 關(guān)東獻(xiàn)兵部劉員外

玄晏難瘳痹,臨邛但發(fā)痟。 唐彥謙 漢代

必恐臨邛客,疑君學(xué)賦非。 張喬 送友人游蜀

今日相如輕武騎,多應(yīng)朝暮客臨邛。 張謂 送皇甫齡宰交河

嗟予久抱臨邛渴,便欲因君問釣磯。 李商隱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今來卻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yáng)州

臨邛無久戀,高桂待君回。 杜荀鶴 送吳蛻下第入蜀

若不他時(shí)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羅隱 撫州別阮兵曹

杞國(guó)憂尋悟,臨邛渴自加。 薛能 西縣途中二十韻

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韋應(yīng)物 將發(fā)楚州經(jīng)寶應(yīng)縣訪李二忽于州館相遇月夜書事因簡(jiǎn)李寶應(yīng)

君王正年少,終日在長(zhǎng)楊。 司馬扎 獵客

錦江不識(shí)臨邛酒,且免相如渴病歸。 唐彥謙 奏捷西蜀題沱江驛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李商隱 漢宮詞

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 李商隱 病中早訪招國(guó)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

文園終病渴,休詠白頭吟。 杜牧 為人題贈(zèng)二首之一

長(zhǎng)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

我多長(zhǎng)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達(dá)長(zhǎng)卿病,從來原憲貧。 杜甫 奉贈(zèng)蕭二十使君

長(zhǎng)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時(shí)。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長(zhǎng)卿消渴再,公干沈綿屢。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途窮悲阮籍,病久憶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獨(dú)歸茂陵宿。 王維 冬日游覽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王維 和陳監(jiān)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jù)

誰知長(zhǎng)卿疾,歌賦不還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盞臨邛酒,救得相如渴病無。 羅隱 聽琴

老信相如渴,貧憂曼倩饑。 許渾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還減,曼倩歸來語更多。 許渾 春日郊園戲贈(zèng)楊嘏評(píng)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鱸鲙應(yīng)防曼倩饑。 許渾 舟行早發(fā)廬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潤(rùn)取相如肺,封禪書成動(dòng)帝心。 陸龜蒙 奉和襲美謝友人惠人參

典故
病維摩
  
問維摩
  
病摩詰
 
文殊問病
 
似維摩
 
維摩示病
 
摩詰病
 
示疾維摩
 
示病維摩
 
文殊問疾
 
多病維摩
 
維摩多病
 
文殊一問
 
病依居士室
 
病著維摩
 
摩詰身
 
維摩無疾
 
問疾來方丈
 
臥疾致文殊

相關(guān)人物
菩薩維摩詰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方便品〉
長(zhǎng)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其以方便現(xiàn)身有疾。以其疾故。國(guó)王大臣長(zhǎng)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馀官屬。無數(shù)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qiáng)無力無堅(jiān)。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jiān)。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mèng)為虛妄見。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爾時(shí)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duì)。深達(dá)實(shí)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zé)o不得入降伏眾魔游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dāng)承佛圣旨詣彼問疾。于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shí)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于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爾時(shí)長(zhǎng)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nèi)。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dú)寢一床。時(shí)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勤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dāng)云何滅。
典故
薄淮陽
 
淮陽臥
 
臥淮陽
 
淮南臥
  
淮陽薄
  
淮陽高臥
 
病太守
  
淮陽效理
 
汲黯臥理
  
相關(guān)人物
汲黯

參考典故
汲黯寢謀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
黯隱于田園。居數(shù)年,會(huì)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shù)彊予,然后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fù)見陛下,不意陛下復(fù)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為中郎,出入禁闥,補(bǔ)過拾遺,臣之愿也?!股显唬骸妇』搓栃??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wù)巧佞之語,辯數(shù)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yù)之。好興事,舞文法,內(nèi)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瓜⑽窚K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歲而卒。

簡(jiǎn)釋

臥理: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唐張說《送崔二長(zhǎng)史日知赴潞州》:“東山懷臥理,南省悵悲翁?!?/p>


例句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杜牧 初冬夜飲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杜牧 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

佇見徵潁川,無為薄淮陽。 權(quán)德輿 唐開州文編遠(yuǎn)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不覺斐然走筆代書聊書還答

時(shí)同借河內(nèi),人是臥淮陽。 皇甫冉 和樊潤(rùn)州秋日登城樓

閑似淮陽臥,恭聞樂職吟。 羊士諤 上元日紫極宮門觀州民然燈張樂

病起淮陽自有時(shí),秋來未覺長(zhǎng)年悲。 羊士諤 偶題寄獨(dú)孤使君

振臥淮陽病,悲秋宋玉文。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

非是淮陽薄,丘中只望還。 羊士諤 暮秋言懷

自嘆淮陽臥,誰知去國(guó)心。 羊士諤 酬盧司門晚夏咼永寧里弊居林亭見寄

淮南臥理后,復(fù)逢君姓汲。 賈島 送汲鵬

典故
多病又非才


《蘇軾詩(shī)集》卷十二〈喬太博見和復(fù)次韻答之〉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嘆。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須臾便堪笑,萬事風(fēng)雨散。自從識(shí)此理,久謝少年伴。逝將游無何,豈暇讀城旦。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愧煩賢使者,弭節(jié)整紛亂。喬侯瑚璉質(zhì),清廟嘗薦盥。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未遭甘鹢退,并進(jìn)恥魚貫。每聞議論馀,凜凜激貪懦。莫邪當(dāng)自躍,豈復(fù)煩爐炭。便應(yīng)朝秣越,未暮刷燕館。胡為守故丘,眷戀桑榆暖。為君叩牛角,一詠南山粲。
典故
帶圍寬
   
腰圍瘦
 
休文瘦
 
寬帶眼
 
帶眼頻移
 
寬衣帶
 
休文多病
  
沈郎瘦
 
頻移帶眼
  
東陽帶
 
瘦損腰圍
 
衣帶漸寬
 
沈約瘦
 
移帶眼
 
沈郎多病
 
沈郎消瘦
 
瘦損東陽
 
帶圍減
 
多病休文
 
瘦盡東陽
 
沈郎圍
 
寬沈帶
 
新寬帶結(jié)
 
半分臂小
 
病起東陽
 
沈郎帶寬
 
沈郎瘦損
 
帶驚剩眼
 
帶眼銷磨
 
帶易成寬
 
東陽銷瘦帶展
 
東陽銷瘦骨
 
多病如削
 
羅寬帶眼
 
清瘦休文
 
瘦盡東陽沈
 
瘦損沈休文
 
衰柳腰肢
 
圍腰帶剩
 
消瘦東陽
 
消瘦休文
 
休文老病
 
腰寬帶易垂
 
腰愧休文
 
腰圍頻減
 
沈侯不勝衣
 
沈侯瘦
 
沈約病瘦
 
沈約詩(shī)腰
 
帶圍東陽
  
帶眼減圍
 
東陽受損
 
衣帶緩

相關(guān)人物
徐勉
 
沈約


《梁書》卷十三《沈約傳》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除吏部郎,出為寧朔將軍、東陽太守?!s久處端揆,有志臺(tái)司,論者咸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無棋屬,往者將墜于地,契闊屯邅,困于朝夕,崎嶇薄宦,事非為己,望得小祿,傍此東歸。歲逾十稔,方忝襄陽縣,公私情計(jì),非所了具,以身資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東陽,意在止足;而建武肇運(yùn),人世膠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門,因此謀退,庶幾可果,托卿布懷于徐令,想記未忘。圣道聿興,謬逢嘉運(yùn),往志宿心,復(fù)成乖爽。今歲開元,禮年云至,懸車之請(qǐng),事由恩奪,誠(chéng)不能弘宣風(fēng)政,光闡朝猷,尚欲討尋文簿,時(shí)議同異。而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dāng)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凋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臥,支體不復(fù)相關(guān)。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煖則煩,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劇必甚前劇。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jì)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

例句

沈約只能瘦,潘仁豈是才。 李商隱 寄裴衡

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 李商隱 有懷在蒙飛卿

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

為憑何遜休聯(lián)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李商隱 韓冬郎即席為詩(shī)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fēng)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懷李十二

《國(guó)語辭典》:多病  拼音:duō bìng
經(jīng)常生病。如:「體弱多病」?!?a target='_blank'>紅樓夢(mèng)》第六六回:「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div>
《國(guó)語辭典》:多病多災(zāi)(多病多災(zāi))  拼音:duō bìng duō zāi
病多災(zāi)難也多。常指因身體健康狀況不良,而連帶運(yùn)氣也不好?!?a target='_blank'>紅樓夢(mèng)》第七二回:「前日太太見彩霞大了,二則又多病多災(zāi)的,因此開恩,打發(fā)他出去了。」
《國(guó)語辭典》:多愁多病  拼音:duō chóu duō bìng
心多愁悶,身多疾病。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情態(tài)。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dāng)他傾國(guó)傾城貌。」也作「多愁善病」。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ɑ搓柖嗖。?/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fù)見陛下,不意陛下復(fù)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況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shī):“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dú)盤?!币嗍∽鳌?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div>
《國(guó)語辭典》:高臥(高臥)  拼音:gāo wò
1.安適無憂地躺臥?!度龂?guó)演義》第三八回:「他竟高臥,推睡不起?!?br />2.比喻隱居而不出任官職。如:「他近日學(xué)古人高臥,藉此打知名度?!?/div>
《國(guó)語辭典》:老病  拼音:lǎo bìng
年老多病。唐。杜甫 旅夜書懷詩(shī):「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儒林外史》第一回:「又過了六年,母親老病臥床?!?/div>
《國(guó)語辭典》:病骨  拼音:bìng gǔ
指因病受損的身軀,肢骨突顯。唐。李賀 示弟詩(shī):「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宋。陸游 病起書懷詩(shī):「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漢語大詞典》:病身
體弱多病之身。 唐 張籍 《感春》詩(shī):“遠(yuǎn)客悠悠任病身,誰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歸》詩(shī):“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 宋 楊萬里 《曉行東園》詩(shī):“老眼讀書長(zhǎng)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蘇?!?/div>
分類:體弱多病
《國(guó)語辭典》:疲癃  拼音:pí lóng
衰老或身有殘缺、疾病的人?!逗鬂h書。卷四。孝殤帝紀(jì)》:「諸官府、郡國(guó)、王侯家奴婢姓劉及疲癃羸老,皆上具名?!顾巍堓d〈西銘〉:「凡天下疲癃?dú)埣?,煢?dú)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挂沧鳌噶T癃」。
《漢語大詞典》:殘病(殘?。?/div>
(1).謂衰殘多病。《三國(guó)志·魏志·齊王芳傳》:“屬到市觀見所斥賣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殘病,所謂天民之窮者也。”
(2).未愈的疾病。 明 文徵明 《乙卯除夕》詩(shī):“餘窮不用焚車送,殘病都從爆竹休。”
《國(guó)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醫(yī)上指口渴飲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读簳>砣?。王僧儒傳》:「吾無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屢動(dòng),消渴頻增。」《聊齋志異。卷二。阿寶》:「生忽病消渴,卒?!挂卜Q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癥。 唐 杜甫 《過南岳入洞庭湖》詩(shī):“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宋 陸游 《和張功父見寄》:“正復(fù)悲秋如 騎省 ,可令病渴似 文園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余嘗有詩(shī)云:‘……分無玉甌囊古錦,病渴 文園 只瓢飲。’”
《國(guó)語辭典》:相如病渴  拼音:xiàng rú bìng kě
病渴,患有消渴疾,即今日所謂的糖尿病。相如病渴指漢代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疾。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后人則以相如病渴作為罹患消渴疾的代稱。宋。呂渭老〈水龍吟。五湖春水茫?!翟~:「聞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頭新句。」宋。陸游〈秋思〉詩(shī):「相如病渴年來劇,釀酒傾家畏不供?!?/div>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漢 司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隱 《漢宮詞》:“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賜金莖露一杯?!?宋 梅堯臣 《魏文以予病渴贈(zèng)薏苡二叢植庭下走筆戲謝》詩(shī):“媿無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叢茂。” 明 高啟 《贈(zèng)醫(yī)師王立方》詩(shī):“詩(shī)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舊井泉?!眳㈤?span id="xiiyr7l" class="book">《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漢語大詞典》:長(zhǎng)卿病(長(zhǎng)卿?。?/div>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焙笠浴伴L(zhǎng)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詩(shī):“我多 長(zhǎng)卿 病,日夕思朝廷。” 唐 杜甫 《奉贈(zèng)蕭二十使君》詩(shī):“不達(dá) 長(zhǎng)卿 病,從來 原憲 貧?!币嘧鳌?長(zhǎng)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誰知 長(zhǎng)卿 疾,歌賦不還 邛 ?!?/div>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維摩疾(維摩疾)
見“ 維摩病 ”。
《漢語大詞典》:維摩?。ňS摩?。?/div>
《維摩經(jīng)·文殊師利問疾品》載:佛在 毘耶離城 庵摩羅園 ,城中五百長(zhǎng)者子至佛所請(qǐng)說法時(shí),居士 維摩詰 故意稱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師利 等問疾。 文殊 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維摩詰 答曰:“一切眾生病,是故我?。蝗粢磺斜娚貌徊≌?,則我病滅?!焙笥谩熬S摩病”謂佛教徒生病。 宋 蘇軾 《和錢四寄其弟和》:“年來總作 維摩 病,堪笑東西二老人?!币嘧鳌?維摩疾 ”。 清 周亮工 《病僧》詩(shī):“誰任 維摩 疾,空牀黃葉林?!?/div>
《漢語大詞典》:維摩?。ňS摩病)
《維摩經(jīng)·文殊師利問疾品》載:佛在 毘耶離城 庵摩羅園 ,城中五百長(zhǎng)者子至佛所請(qǐng)說法時(shí),居士 維摩詰 故意稱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師利 等問疾。 文殊 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維摩詰 答曰:“一切眾生病,是故我??;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焙笥谩熬S摩病”謂佛教徒生病。 宋 蘇軾 《和錢四寄其弟和》:“年來總作 維摩 病,堪笑東西二老人。”亦作“ 維摩疾 ”。 清 周亮工 《病僧》詩(shī):“誰任 維摩 疾,空牀黃葉林。”
《漢語大詞典》:淮陽?。ɑ搓柌。?/div>
見“ 淮陽多病 ”。
《漢語大詞典》:淮陽多?。ɑ搓柖嗖。?/div>
漢書·汲黯傳:“召 黯 拜為 淮陽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fù)見陛下,不意陛下復(fù)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焙笕送艘宰詻r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飯》詩(shī):“ 淮陽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與獨(dú)盤。”亦省作“ 淮陽病 ”。 唐 羊士諤 《暇日適值澄霽江亭游宴》:“振臥 淮陽 病,悲秋 宋玉 文?!?/div>
《漢語大詞典》:淮陽績(jī)(淮陽績(jī))
漢 汲黯 任 淮陽 太守,政績(jī)清明。后以“淮陽績(jī)”指良好的政績(jī)。 宋 劉敞 《睡起》詩(shī):“媿無 淮陽 績(jī),高臥亦終年?!?/div>
《國(guó)語辭典》:臥治(臥治)  拼音:wò zhì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南朝梁。丘遲旦發(fā)魚浦潭〉詩(shī):「坐嘯昔有委,臥治今可尚?!?/div>
《國(guó)語辭典》:臥理(臥理)  拼音:wò lǐ
比喻為政有方,不勞而治。參見「臥理淮陽」條?!赌鲜?。卷四九。劉懷珍傳》:「淮南近畿,國(guó)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臥理之?!?/div>
分類:臥治
《漢語大詞典》:帶減腰圍(帶減腰圍)
語本梁書·昭明太子統(tǒng)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損。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詞:“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币嗍∽鳌?帶減圍 ”。 唐 杜甫 《傷秋》:“懶慢頭時(shí)櫛,艱難帶減圍。”
分類:瘦損
《國(guó)語辭典》:帶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帶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溫卿詩(shī):「平日離愁寬帶眼,訖春歸思滿琴心?!顾?。沈端節(jié)薄倖。桂輪香滿〉詞:「休文瘦損,陡覺頻移帶眼?!?br />2.順眼看看。如:「他帶眼看看就發(fā)現(xiàn)問題之所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直待轉(zhuǎn)手關(guān)門,帶眼看去,那小床帳鉤上吊著一個(gè)紫檀的小木魚?!?/div>
《漢語大詞典》:東陽瘦(東陽瘦)
見“ 東陽銷瘦 ”。
《漢語大詞典》:東陽銷瘦(東陽銷瘦)
梁書·沈約傳:“﹝ 沈約 ﹞ 永明 末,出守 東陽 ……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jì)月小半分?!痹^ 沈約 因操勞日漸消瘦,后以“東陽銷瘦”為形容體瘦的典故。 宋 賀鑄 《滿江紅·傷春回》詞:“誰念 東陽 銷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币嘧鳌?東陽瘦體 ”、“ 東陽瘦 ”。 元 喬吉 《雙調(diào)行香子·題情》套曲:“ 東陽 瘦體, 潘岳 蒼顏,我怕春歸,愁日永,捱更闌?!?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詠雪花》詞:“誰憐辛苦 東陽 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div>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詩(shī)之三:“莫遣沉愁結(jié)成病,時(shí)時(shí)一唱濯纓歌?!?/div>
《國(guó)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約因病日瘦,腰帶逐漸寬松。典出《梁書。卷一三。沈約傳》。比喻身體漸趨瘦弱、消瘦。宋。周邦彥 大有。仙骨清羸詞:「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傍人、驚怪消瘦?!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道我沈腰輕,爭(zhēng)奈客衣單?!?/div>
分類:沈約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