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大樂(大樂)
古代指典雅莊重的音樂。用于帝王祭祀、朝賀、燕享等典禮。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漢 徐干 中論·治學:“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唐 皮日休 《憂賦》:“大樂既沒,淫聲是起。”
《漢語大詞典》:大樂(大樂)
官名。 秦 漢 奉常(太常)屬官有大樂令。 東漢 永平三年改大樂為大予樂,凡國祭祀掌其奏樂及大饗之樂舞。歷代因之。 宋 有大樂令, 元 有大樂署, 明 置神樂觀,亦屬太常。參閱通典·職官七《續(xù)通典·職官七》。
《漢語大詞典》:大樂(大樂)
(1).極大的快樂。《二程語錄》卷二:“ 孟子 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
(2).指共同的快樂。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緒言:“徧觀世法,捨大同之道而欲救生人之苦,求其大樂,殆無由也?!?/div>
《分類字錦》:功大樂備(功大樂備)
禮記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辨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達禮也
分類:作樂
《分類字錦》:大樂必易(大樂必易)
禮記:大樂必易,大禮必簡。
《漢語大詞典》:大司樂(大司樂)
周禮官名。又稱大樂正。為樂官之長,以樂舞教國子。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樂府(內(nèi)樂府)
唐 代的音樂機構有屬于政府太常寺的大樂署、鼓吹署,以及主要屬于宮廷的教坊和梨園。后兩者統(tǒng)稱“內(nèi)樂府”。 唐 白居易 《讀張籍古樂府詩》:“愿藏中秘書,百代不湮淪;愿播內(nèi)樂府,時得聞至尊?!?/div>
《漢語大詞典》:中和韶樂(中和韶樂)
明 清 兩代大樂,用于祭祀和大朝會、大宴饗。明史·樂志一:“凡大朝賀,教坊司設中和韶樂於殿之東西,北向;陳大舞於丹陛之東西,亦北向……其大宴饗,教坊司設中和韶樂於殿內(nèi),設大樂於殿外,立三舞雜隊於殿下。”清史稿·樂志一:“ 世祖 入關,修 明 之舊,有《中和韶樂》,郊廟朝會用之?!?曹聚仁 《萬里行記·沈陽故宮懷古》:“樂器部分,分中和韶樂器和丹陛大樂器,此外有蕃部樂器的琵琶和奚琴,鹵薄鼓吹大樂器的金、鉦、銅角、畫角等?!?/div>
《漢語大詞典》:義管笙(義管笙)
宋 代大樂所用的一種樂器。宋史·樂志一:“舊制,巢笙、和笙每變宮之際,必換義管,然難於遽易。樂工 單仲辛 遂改為一定之制,不復旋易,與諸宮調(diào)皆協(xié)?!?span id="jlzi0c5" class="book">《文獻通考·樂十一》:“義管笙(二管十七簧), 宋 朝大樂所傳之笙,并十七簧,舊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diào)則更用之,世俗之樂,非先王之制也?!?/div>
《漢語大詞典》:幺弦孤韻(幺絃孤韻)
亦作“么絃孤韻”。 謂小曲的音韻,與具備各種樂曲樂器的大樂相對。 唐 劉禹錫 《澈上人文集紀》:“世之言詩僧多出 江 左, 靈一 導其源, 護國 襲之; 清江 揚其波, 法振 沿之。如么絃孤韻,瞥入人耳,非大樂之音?!?/div>
《漢語大詞典》: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飲酒。古人視為人生一大樂事。語本晉書·畢卓傳:“ 卓 嘗謂人曰:‘得酒滿數(shù)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傅尃 《滿江紅·八月五日聯(lián)句》詞:“把酒持螯,問今日、不知何夕?!?/div>
大樂不空
【佛學大辭典】
(菩薩)金剛薩埵之異名。理趣釋開題曰:「大樂金剛者金剛薩埵異名。妙樂之中,此尊三摩地特為殊勝,故曰大樂。不空者,梵曰阿目祛,此云無間。自證之大樂,化他之大喜,無有間斷,故曰無間。無間與不空,其義一也?!?參見:金剛薩埵)
大樂金剛
【佛學大辭典】
(菩薩)金剛菩薩之異名。(參見:大樂不空)
大樂金剛薩埵
【佛學大辭典】
(菩薩)具云大樂不空金剛薩埵。大樂不空,為金剛薩埵之總名。(參見:大樂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