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秧歌  拼音:yāng gē
1.一種流行于北方農村間的踏歌。以數(shù)人裝扮各種人物,踩高蹻而踴歌,或為合唱,或相應答以表演各類故事。后泛稱田間工作者所唱的歌。
2.書名。張愛玲著。長篇小說。描寫農村生活。
《漢語大詞典》:大司農(大司農)
官名。 秦 置治粟內史, 漢景帝 時改稱大農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農。掌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為九卿之一。 北齊 時稱司農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農司,掌農桑、水利、學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農司,不久即廢,其職掌并入戶部。習慣用作戶部尚書的別稱。
《漢語大詞典》:勸農使(勸農使)
官名。 漢 承 秦 制,置大農丞十三人,各領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此勸農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勸農使。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勸農:“ 漢 承 秦 ,置大農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勸農桑力田者,此勸農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勸農名其官。《宋朝會要》曰: 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館 陳靖 言天下多曠土流民,請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為勸農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諸路轉運、 開封 知府、諸知州少卿監(jiān)以上并兼勸農使,其餘知州軍通判并兼判農事,令自今除授依此?!?宋 范成大 《離堆行》:“我昔官稱勸晨使,年年來激西江水?!?/div>
《漢語大詞典》:種植園奴隸制
指英屬北美殖民地時期建立的、使用奴隸勞動的大農場制度。早期使用白人契約奴,后以西歐殖民者從非洲販運來的黑人代替。從事向歐洲出口的農產品生產。該奴隸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頒布后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