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6
詞典
3
分類詞匯
53
共53,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大率
大較
彷佛
大體
大都
大概
約略
西土
大要
略同
大勢
大別
大約
粗安
序引
《國語辭典》:
大率
拼音:
dà lǜ
大抵、大概。約略估量之詞。《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div>
分類:
歷法
法名
《國語辭典》:
大較(大較)
拼音:
dà jiào
1.大略、大概?!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夫山西饒材、竹、谷、纑、旄、玉石;……此其大較也?!?br />2.大法。《史記。卷二五。律書》:「豈與世儒闇于大較,不權輕重?!?/div>
分類:
大略
大法
大體
大致
《國語辭典》:
彷佛(彷彿)
拼音:
fǎng fú
似乎、好像、近似。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哀吊》:「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佛乎漢武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竿趸菀娔巧倌赆莘鹩行┱J得,卻想不起?!挂沧鳌阜路稹?、「髣髴」。
分類:
依稀
模糊
大體
體相
不甚
相似
大致
顏色
真切
不鮮
鮮明
《國語辭典》:
大體(大體)
拼音:
dà tǐ
1.大略、概要?!痘茨献?。氾論》:「見者可以論未發(fā)也,而觀小節(jié)可以知大體矣?!?br />2.大約、大致。《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領南、沙北固往往出鹽,大體如此矣?!?br />3.心?!睹献?。告子上》:「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4.整個局面?!妒酚洝>砥吡?。平原君虞卿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div>
分類:
大體
大要
大致
義理
綱領
大概
大局
道理
《國語辭典》:
大都
拼音:
dà dōu
1.大概?!度龂尽>戆?。魏書。張魯傳》:「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78' target='_blank'>柳宗元
與蕭翰林俛書
:「長來覺日月益促,歲歲更甚,大都不過數(shù)十寒暑?!?br />2.大多數(shù)?!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副闶悄鞘窌纤d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婦,雖所遇不同,大都各有個萬不得已?!?/div>
《國語辭典》:
大都
拼音:
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圍,王之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禮。地官。戴師》:「以大都之田任疆地。」?jié)h。鄭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地名。在今北京城內,為元朝國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東北建新城,九年改稱為「大都」。
分類:
大都
僅僅
稱事
大多
大概
都邑
王畿
大抵
不過
大致
外圍
京城
大者
容或
舊址
采地
北京
城內
《國語辭典》:
大概
拼音:
dà gài
1.大致的內容、大體的情況。如:「此事甚繁,請言其大概?!?br />2.大約、約略。《老殘游記》第一九回:「老殘先到齊河縣,大概把情形告知子謹。」《紅樓夢》第一四回:「大概點了一點數(shù)目單冊,問了來升媳婦幾句話,便坐車回家?!?br />3.揣測估計,表示極有可能。《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暝之時多。」《紅樓夢》第五八回:「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div>
分類:
大概
大致
普通
精確
可能性
大體
估計
《國語辭典》:
約略(約略)
拼音:
yuē lüè
大概。唐。
元稹
〈
春六十韻
〉:「約略環(huán)區(qū)宇,殷勤綺鎬酆?!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改潜侔言捳f完,鈕翻譯約略述了一遍。」
分類:
約略
仿佛
大致
大概
粗略
略微
依稀
輕微
大體上
詳盡
大可
可能性
不經意
《國語辭典》:
西土
拼音:
xī tǔ
1.佛教稱阿彌陀佛所處的世界。參見「西方凈土」條。
2.長安。《文選。班固。西都賦》:「西土耆老,咸懷怨思。」唐。李善。注:「長安在西,故曰西土。」
分類:
佛教
長安
西方國家
蜀
發(fā)源地
部族
所居
印度
故地
大致
陜西
中國
《國語辭典》:
大要
拼音:
dà yào
1.主要的旨意、概要。三國魏。
阮籍
〈
詠懷詩
〉八二首之五三:「智巧萬端出,大要不易方?!?br />2.事情的重要關鍵?!稌x書。卷一。宣帝紀》:「帝謂演曰:『軍事大要有五?!弧?/div>
分類:
大要
要旨
大致
大約
概要
《漢語大詞典》:
略同
亦作“畧同”。 大致相同。
《
漢書·平當傳
》
:“﹝ 平當 ﹞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span id="0v0buem" class="book">《
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 徽 甚異之,稱 統(tǒng) 當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
:“ 淄青 、 恒冀 兩道,與 蔡州 氣類略同?!?明
葉盛
《
水東日記·黃少保才識
》
:“公所對與其所預計畧同,以是尤敬服之?!?/div>
分類:
略同
大致
《國語辭典》:
大勢(大勢)
拼音:
dà shì
1.大局的形勢。如:「現(xiàn)今社會朝向多元化發(fā)展,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避免」。《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放傳》:「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br />2.大略情形?!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复髣菘磥?,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br />3.地位高而有權勢。《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平原王干傳》:「大勢難居,不可不慎。」
4.大規(guī)模、大數(shù)量。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忽地興兵起士卒,大勢長驅入帝都。」《封神演義》第二八回:「次早旭日東升,大炮三聲,開城門,大勢人馬殺奔周營?!?/div>
分類:
大勢
大局
佛教語
大批
高位
大概
趨勢
大勢至
大致
菩薩
軍隊
狀況
力量
略稱
強大
《漢語大詞典》:
大勢至(大勢至)
佛教菩薩名。梵語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譯,又譯“得大勢”。阿彌陀佛右脅侍,與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合稱“西方三圣”。
《觀無量壽經》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币嗍》Q“ 大勢 ”。 隋煬帝
《皇太子敬靈龕文》
:“頃來留瑞,久現(xiàn)彌陀。踵武觀音,連衡大勢?!眳㈤?span id="apirblv" class="book">《
翻譯名義集·菩薩別名
》。
分類:
大勢至
佛教
菩薩
梵語
意譯
《國語辭典》:
大別(大別)
拼音:
dà bié
1.大略的加以分別。如:「這條詞目,大別之,其義有三?!?br />2.永別。三國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序
:「蓋以大別在數(shù)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div>
分類:
山名
大略
長別
大類
大致
《漢語大詞典》:
大別山
在 豫 、 鄂 、 皖 三省邊境,西接 桐柏山 ,東延為 霍山 。 長江 和 淮河 的分水嶺。海拔一千米左右,主峰 天堂寨 在 湖北省 羅田縣 東北,高1729米。富林、礦資源。
分類:
大別山
三省
邊境
西接
《國語辭典》:
大約(大約)
拼音:
dà yuē
大概、大致估計。漢。賈誼《新書。卷四。匈奴》:「若夫大變之應,大約以權決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埂都t樓夢》第三三回:「他既連這樣機密事都知道了,大約別的瞞他不過?!?/div>
分類:
大約
大致
估計
大體
數(shù)目
可能性
不十分
精確
《漢語大詞典》:
粗安
(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
《
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
》
:“由是盜賊屏息,人情粗安?!?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
:“宜先設法使地方粗安,方可實行選舉之法?!?br />(2).謂疾病基本痊愈。
《再生緣》
第六三回:“叨福庇,得粗安,賤恙如今算是痊?!?/div>
分類:
大致
疾病
安定
痊愈
安好
《漢語大詞典》:
序引
序和引。二者皆為文體名?!耙贝笾氯缧蚨院喍?。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頌贊
》
:“至於 班 傅 之
《北征》
、
《西巡》
,變?yōu)樾蛞M不褒過而謬體哉!” 宋 蘇洵 父名 序 , 洵 文因諱序而稱引,后人沿用,序、引遂指同一文體。參閱 陳垣
《史諱舉例》
。
分類:
為文
文體
大致
簡短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