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懸衡(懸衡)  拼音:xuán héng
1.掛起秤錘?!痘茨献印Uf林》:「循繩而斲則不過,懸衡而量則不差?!?br />2.昭示法度?!稘h書。卷五一。鄒陽傳》:「臣聞秦倚曲臺之宮,懸衡天下?!?br />3.比喻輕重相當,勢均力敵。唐。齊己 酬西蜀廣濟大師見寄詩:「楚外已甘推絕唱,蜀中誰敢共懸衡?!?/div>
《國語辭典》: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量較輕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橫桿,桿的兩端各懸掛一個小盤,一邊放置物品,一邊放置砝碼。當兩端呈平衡狀態(tài)時,累計砝碼重量,即可求得物重。
2.天無變異。《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各秉文而經(jīng)武,故天平而地成。」
《漢語大詞典》:縣衡(縣衡)
(1).天平。荀子·解蔽:“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br />(2).勢均力敵;抗衡。戰(zhàn)國策·秦策三:“ 楚 破 秦 ,不能與 齊 縣衡矣?!?鮑彪 注:“縣衡,輕重等也?!?br />(3).公布法度。 漢 鄒陽 《諫吳王書》:“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縣衡天下,畫地而不犯。”
《漢語大詞典》:衡機(衡機)
(1).即衡璣。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納瑞螭玉,升政衡機,金輪豹飾,珠冕龍衣?!?br />(2).即天平。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今試置身于野人之中,顯鏡衡機不俟言,即醇酒玻璃,亦不可致,則科學者將何如,僅得運其思理而已?!?/div>
分類:天平
《國語辭典》:月臺(月臺)  拼音:yuè tái
1.露天的平臺,猶如今之陽臺。如:「中秋夜,他們?nèi)以跇巧系脑屡_賞月?!鼓铣?。元帝〈南岳衡山九貞?zhàn)^碑〉:「上月臺而遺愛,登景云而忘老。」唐。杜甫 徐九少尹見過詩:「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
2.平頂?shù)呐镒?,頂上可以曬晾東西?!督鹌棵贰返谒陌嘶兀骸冈鄄蝗绮m著老爹,廟上買幾根木植來,咱這邊也搭起個月臺來,上面曬醬,下邊不拘做馬坊、做個東凈,也是好處?!?br />3.車站中乘客上下車或裝卸貨物的平臺。如:「往臺北的旅客,請在第一月臺候車?!挂卜Q為「站臺」。
4.正殿、正房前面突出的平臺。
《國語辭典》:天秤  拼音:tiān chèng
一種測量物體重量的裝置。在桿子的兩端各掛一個小盤,一端放要稱的物品,一端放砝碼。當桿子平衡時,砝碼的重量就是物重。如:「中藥店內(nèi)通常都使用天秤來稱珍貴藥材。」
分類:衡器天平
《國語辭典》: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量較輕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橫桿,桿的兩端各懸掛一個小盤,一邊放置物品,一邊放置砝碼。當兩端呈平衡狀態(tài)時,累計砝碼重量,即可求得物重。
2.天無變異?!段簳>砣?。李順傳》:「各秉文而經(jīng)武,故天平而地成?!?/div>
《國語辭典》:法馬(法馬)  拼音:fǎ mǎ
以天平稱物時用來計算重量的標準器?!锻ㄋ拙?。器用》:「是以計數(shù)之物為馬也,今俗猜枚之物,謂之拳馬,賭博者以物衡錢,謂之馬子,交易以銅為法,衡銀輕重,謂之法馬,皆屬計數(shù)之意。」也作「法碼」、「砝碼」。
《國語辭典》:衡器  拼音:héng qì
稱量輕重的器具。如秤、天平。
《國語辭典》:量具  拼音:liáng jù
測度、計量用的工具。如尺、天平、量角器、量筒等。
《漢語大詞典》:托盤天平
常用的精確度不高的天平。由托盤、刻度尺、指針、標尺、游碼、砝碼等組成。精確度一般為0.1或0.2克。
《國語辭典》:擺針(擺針)  拼音:bǎi zhēn
擺動的針。如天平中柱用來指示的針。
《漢語大詞典》:砝馬(砝馬)
亦作“ 砝碼 ”。
(1).在天平、磅秤上用作重量標準的物體。 清 李漁 《奈何天·焚券》:“這是租簿,這是文券,這是收兌的天平,出入俱是一樣,并沒有第二副砝馬?!?br />(2).比喻事物的關(guān)鍵或標準。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二章:“我 馬某 ,干過錢莊,開過當鋪,在那買賣行里泡了半輩子,總算把這發(fā)財?shù)捻来a摸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