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89—1052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歷秘閣校理、右司諫、權(quán)知開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圖》論用人是非,忤呂夷簡,出知饒、潤、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改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守邊數(shù)年,負防御西夏重任。慶歷三年,入為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為夏竦等中傷,罷政,出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官終戶部侍郎、知青州。卒謚文正。工詩文及詞,晚年所作《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語,為世所傳誦。有《范文正公集》。全宋詩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幼孤,母改嫁長山朱姓,遂名朱說,入仕后始還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進士。仁宗朝仕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主持“慶歷新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十事。歷知睦、蘇、饒、潤、越、永興、延、耀、慶、邠、鄧、杭、青等州軍?;实v四年,改知潁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叢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別集四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四有傳?!》吨傺驮姡浴端牟繀部繁緸榈妆?。校以宋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別集中重出詩兩首,已予刪除。另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六卷。詞學(xué)圖錄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蘇州吳縣。慶歷間授參知政事,卒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詞一卷,見《彊村叢書》。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舉大中祥符八年進士,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改亳州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名。歷秘閣校理、右司諫、知睦州、蘇州、權(quán)知開封府。直言立朝,屢遭貶黜。歷知饒、潤、越州,進龍圖閣直學(xué)士,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慶州,遷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使,改陜西安撫經(jīng)略招討使,與韓琦、文彥博等俱為陜西名帥。慶歷三年,除樞密副使,尋拜參知政事。針對北宋建立以來形成的積弊,主持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慶歷新政」。五年,罷政,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改知鄧、杭、青、潁諸州?;实v四年卒,謚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奏議十七卷、政府論事二卷、尺牘五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泰安州新泰人,字天章。幼逢亂世,離父母,劉海拾為養(yǎng)子。海卒,襲千夫長,歷長清令、曹州同知。以材薦,補從仕郎、中書省部事。訪知父母,迎歸養(yǎng),遷承務(wù)郎,出知沂州。有文學(xué),多惠政。官至同知兩浙都轉(zhuǎn)運使司事。
人物簡介
河緯地,(朝鮮語:???;1412年—1456年),字天章(朝鮮語:??)、仲章(朝鮮語:??),號丹溪(朝鮮語:??)、赤村(朝鮮語:??)、延風(fēng)(朝鮮語:??)是朝鮮王朝早期的學(xué)者型官員,死六臣之一。
人物簡介
談經(jīng)(1428年—1464年宣德三年——天順八年二月初九),字天章,號味淡,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進士出身。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八名。天順四年(1460年)庚辰科會試第四十二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四名。
人物簡介
【生卒】:1429—1494 【介紹】: 明保定府安州人,字天章。天順中舉人。授御史,累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筑榆林邊墻三百余里,有防御功。關(guān)中饑民流入境,或慮為變,請拒之,雯不許,全活數(shù)十萬人。弘治初官至兵部侍郎。
人物簡介
【生卒】:1434—1506 【介紹】: 明四川巴縣人,字天章,號渝渚老人。天順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屢遷福建興化知府,為政以惠民為本。官至福建左布政使。維基
蔣云漢(1434年—?年—J蔣云漢),字天章,四川重慶府巴縣人。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進士。成化五年(1469年),任福建興化府知府。累官福建左布政使。弘治十年(1497年)以老病致仕。
人物簡介
洪漢(1441年—1500年),字天章,號云庵,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二月二十日生,行二,由國子生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二十一名。年三十二歲中式成化八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進士。授工部主事,歷任四川布政使、陜西布政使。弘治年間,擔任大同巡撫,因抵禦蒙古勢利而被罷免。
人物簡介
宋漢,字天章,山東萊州府膠州人,民籍。同進士出身。早年出身國子生,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會試第二百一十八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
人物簡介
黃明(1462年—?),字天章,號西坡,直隸松江華亭縣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九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聯(lián)捷癸丑科二甲第六十三名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晉員外郎,轉(zhuǎn)兵部車駕司郎中,出為汀州府知府,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王云,字天章,山東青州府諸城縣人,軍籍。弘治二年(1489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07 【介紹】: 明廬州衛(wèi)人,字天章,號荊山。弘治九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屢遷禮科都給事中,慷慨好言事。正德初上疏請毀新立寺觀,摒逐法王、真人,止醮事。率與中官□牾,為劉瑾搒掠幾死。削籍,尋卒。有《垂光集》。維基
周璽(?—1507年),字天章,直隸廬州衛(wèi)(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進士,授吏科給事中。累升至禮科都給事中。周璽為人慷慨好言,明武宗即位初期,周璽請求毀去新建的寺廟道觀,并逐法王、真人,停止道士所做的祈禱禮儀,并追論太監(jiān)齊玄煉丹浪費財政的罪過。不久,因為連時下雨,其與同僚彈劾侍郎李溫、太監(jiān)苗逵等人。同年九月,因星變,再彈劾李溫與尚書崔志端、熊翀、賈斌,都御史金澤、徐源等。熊翀、李溫、金澤等人被罷免。當時武宗派遣太監(jiān)韋興鎮(zhèn)守鄖陽,周璽上疏反對。之后又與同官請求改正時政弊病,沒有得到批準。正德元年(1506年),周璽再次上疏,彈劾大臣賈斌等十一人,中官李興等三人,勛戚張懋等七人,邊將朱廷、解端、李稽等三人。此后上疏指責武宗荒亂時政,御史何天衢等亦贊同其言。奏摺抵達禮部,禮部尚書張升請求采納其建議。武宗雖然不加以責怪,但仍然不采納。次年,周璽升任順天府府丞。因其屢次進諫,得罪劉瑾等人。當時,武宗命周璽與監(jiān)丞張淮、侍郎張縉、都御史張鸞、錦衣衛(wèi)都指揮楊玉勘察近縣皇莊,楊玉為劉瑾黨羽,周璽對其辭色無假,與其交往只用牒文。楊玉奏其侮慢皇帝親使,劉瑾于是矯旨逮下詔獄并嚴刑拷打,周璽以此致死。三年后,劉瑾被誅,朝廷詔復(fù)其官賜祭,體恤家人。嘉靖初年,錄用其一子為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湖廣蒲圻人,字天章。弘治六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孤介有聲。正德初,劉瑾柄政,漢上疏論時政,不報。遂歸。維基
廖漢,字天章,號五洪大夫,蒲圻人。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鄉(xiāng)試,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進士,授戶部主事,陳情便養(yǎng),改南京戶部主事。正德初,劉瑾當國,廖漢上疏抗論時政不報,再上疏自陳,去官歸里。結(jié)茅五洪山潛修以居,卒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