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8
典故
1
詞典
8
分類詞匯
14
其它
15
分類詞匯
舊史氏
太史
典禮
左傳
史籀
二史
盲左
左丘明
進歷
疇官
三左
籀誦
伎術(shù)官
史籀篇
《漢語大詞典》:
舊史氏(舊史氏)
即太史。原為史官,兼掌星歷, 魏 晉 以后,專掌星歷占候。
《文選·張衡〈西京賦〉》
:“有 憑虛公子 者,心奓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薛綜 注:“舊史,太史掌圖典者也。”
分類:
太史
史官
兼掌
《國語辭典》:
太史
拼音:
tài shǐ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歷法。秦漢稱為「太史令」。魏晉以后,修史之職轉(zhuǎn)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歷法。隋改為太史監(jiān),唐改為太史局,宋則有太史局、司天監(jiān)、天文院等名稱。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為欽天監(jiān),修史之職則歸于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
分類:
官名
復姓
西周
太史
掌記
記載
史事
編寫
史書
起草
草文
文書
本傳
《國語辭典》:
典禮(典禮)
拼音:
diǎn lǐ
1.公開且莊重的儀式。如:「每年元旦,總統(tǒng)府前都會舉行升旗典禮。」
2.典法禮儀?!兑捉?jīng)。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埂段倪x。曹植。七啟八首之八》:「贊典禮于辟雍,講文德于明堂?!?br />3.職官名。掌管禮儀,清末有典禮院,由禮部改設(shè)。
分類:
典禮
制度
掌管
禮儀
隆重
儀式
太史
《國語辭典》:
左傳(左傳)
拼音:
zuǒ zhuàn
書名。春秋魯太史左丘明撰。西漢劉歆始引傳文解釋春秋經(jīng)義,列為春秋三傳之一,初與春秋分行,晉杜預乃附于經(jīng),唐孔穎達作正義。也稱為「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
分類:
書名
太史
左丘明
漢劉
解釋
經(jīng)義
《國語辭典》:
史籀
拼音:
shǐ zhòu
1.周宣王的太史。名籀,姓氏不詳,故稱為「史籀」。也稱為「太史籀」。
2.史籀篇的簡稱。參見「史籀篇」條。
分類:
史籀
周宣王
太史
姓氏
《漢語大詞典》:
二史
(1).左史與右史。 漢
荀悅
《
申鑒·時事
》
:“朝有二史:左史記言,右史記動?!?br />(2).太史與國史。自 東漢 ,史官與歷官始分為二職,以后歷代相沿,惟 遼 設(shè)國史館,合二職為一。
《
遼史·歷象志下
》
:“古者太史掌正歲年以敍事,國史以事繫日,以日、月、時繫年。時月不正,則敍事不一,故二史合為一官?!?/div>
分類:
太史
左史
與國
國史
右史
史官
歷官
《漢語大詞典》:
盲左
春秋 魯 太史 左丘明 的代稱。 左 雙目失明,故稱。 清
龔自珍
《辨仙行》
:“側(cè)聞盲 左 位頗尊, 姬 孔 而降三不湮?!眳㈤?清 凌藻揚
《蠡酌編·左傳之左別解》
。
分類:
太史
左丘明
雙目
失明
《國語辭典》:
左丘明
拼音:
zuǒ qiū míng
人名。春秋魯國的太史??鬃幼鳌?a target='_blank'>春秋》,左丘明述夫子之志,依據(jù)春秋而作傳,名《左氏春秋》,又作《
國語
》?;蛑^左丘明為孔子以前的賢人。
分類:
人名
魯國
太史
孔子
左丘明
夫子
《漢語大詞典》:
進歷(進曆)
謂封建時代歲將終時,太史進奏新歷。
《
太平廣記
》
卷一六三引 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唐國閏
》
:“先是司天監(jiān) 胡秀林 進歷,移閏在丙戌年正月,有 向隱君 亦進歷,用宣明法,閏乙酉年十二月?!?元
柯九思
《宮詞》
之十三:“太史院官新進歷,榻前一一賜諸王?!弊宰ⅲ骸懊繗q日南至,太史進來歲歷日?!?span id="cvflvsp" class="book">《
明史·職官志三
》:“通事舍人典東宮朝謁、辭見之禮,承令勞問之事,凡廷臣朝賀、進箋、進春、進歷於太子,則引入而舉案。”
分類:
封建
太史
新歷
《國語辭典》:
疇官(疇官)
拼音:
chóu guān
官位世襲。《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雖父子疇官,世世相傳,其精微深妙,多所遺失?!?/div>
分類:
世代
官職
太史
歷算
《漢語大詞典》:
三左
指 周朝 六卿中的太史、太祝、太卜。因常在王左,故稱。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二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六卿經(jīng)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銅器銘文里簡稱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
分類:
周朝
六卿
太史
太祝
太卜
常在
《國語辭典》:
籀誦(籀誦)
拼音:
zhòu sòng
周宣王時的太史籀與黃帝的史官沮誦二人的合稱,為古代篆書之祖。
分類:
周宣王
太史
史籀
黃帝
史官
《漢語大詞典》:
伎術(shù)官(伎術(shù)官)
指醫(yī)官、太史官等有某種技藝或術(shù)數(shù)的官吏。 宋
趙昇
《
朝野類要·爵祿
》
:“伎術(shù)官服色:醫(yī)官、并太史官,謂之文官頭,武官尾,蓋初入仕著緑,及格則換紫,并紅鞓帶,又及和安春官大夫,則或特轉(zhuǎn)之類,而醫(yī)官又有特賜金帶者?!?span id="ixhakqa" class="book">《
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乾興元年
》:“九月,己巳,詔:‘伎術(shù)官自今不得如 京 朝官用考課遷陟?!?/div>
分類:
醫(yī)官
太史
史官
官等
技藝
術(shù)數(shù)
官吏
《國語辭典》:
史籀篇
拼音:
shǐ zhòu piān
書名。相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撰。一說為春秋戰(zhàn)國間秦人所作。十五篇。為古代字書。字體與石鼓文及春秋時代的秦系金文相同,為周代史官教學童識字的課本。今僅存說文所引史篇及所錄籀文二百二十三字。王國維有《史籀篇敘錄》、《史籀篇疏證》。也稱為「史篇」、「史籀」。
分類:
書名
周宣王
太史
史籀
秋戰(zhàn)
秦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