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語辭典》:口過(口過) 拼音:kǒu guò
1.言語上的過失。《孝經(jīng)。卿大夫章》:「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诎嘶兀骸缚谶^痛癢的事,為什么要定這樣重的罪呢?」
2.爭(zhēng)吵。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七出:「小婦人的女兒投水是實(shí),原為母子之間有幾句口過,所以自尋短計(jì)?!?br />3.從口中發(fā)出的難聞氣味。唐。孟棨《本事詩(shī)。怨憤》:「則天見其詩(shī),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diào),但以其有口過。』蓋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也作「口氣」、「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