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頭面(頭面)  拼音:tóu miàn
1.顏面。《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5425' target='_blank'>高觀國 留春令。玉清冰瘦詞:「玉清冰瘦,洗妝初見,春風(fēng)頭面。」
2.婦女頭上的裝飾物。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但你妹子哪里人情去,穿的哪一套衣服,戴的哪一副頭面,替你妹子提領(lǐng)系,整釵镮?!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呋兀骸铬U廷璽請了兩日酒,又替太太贖了些頭面衣服。」
《漢語大詞典》:無頭面(無頭面)
沒有頭緒,雜亂無章。朱子語類卷一一三:“若是大段邪僻之思卻容易制;惟是許多無頭面、不緊要之思慮,不知何以制之?”
《漢語大詞典》:頭面禮足(頭面禮足)
以頭親尊者之足。為佛教的最敬禮。 晉 法顯 佛國記:“ 瞿摩帝 中是大乘學(xué),王所敬重,最先行像……像去門百步,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華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足,散華燒香?!?span id="brj8rtj" class="book">《大智度論》卷十:“問曰:‘應(yīng)言禮,何以名頭面禮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浄處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貴禮所賤,貴重供養(yǎng)故?!?/div>
分類:尊者佛教
《國語辭典》:頭面人物(頭面人物)  拼音:tóu miàn rén wù
社會上有權(quán)勢、有名氣的人物。如:「我們?nèi)遣黄疬@種頭面人物。」
《國語辭典》:大頭面目(大頭面目)  拼音:dà tóu miàn mù
高級官員或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督鹌棵贰返谖宥兀骸杆娺^甚么大頭面目?且比哥那咱的勾當(dāng)?題起來,把他諕殺了罷了!」
《漢語大詞典》:改換頭面(改換頭面)
喻改變身份。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卻説 鮮于同 自吟了這八句詩,其志愈鋭。怎奈時運(yùn)不利,看看五十齊頭,‘ 蘇秦 還是舊 蘇秦 ’,不能勾改換頭面?!?/div>
分類:身份
《漢語大詞典》:滑頭面(滑頭麵)
即光面。不加任何菜肴的湯面。《揚(yáng)州評話選·通天河》:“這好似吃面,滑頭面不吃,還要另外蓋交?!?/div>
分類:菜肴湯面
《漢語大詞典》:出頭面(出頭面)
猶言出面;出頭露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獨(dú)立蒼茫子〈東京學(xué)界公憤始末告鄉(xiāng)人父老興學(xué)書〉》:“政友會諸人,如 犬養(yǎng)氏 、 長岡氏 諸人,且出頭面以任調(diào)停,先請延期而后徐圖取消?!?許地山 《東野先生》:“因為從小就被嬌養(yǎng)慣,而且她又常在交際場上出頭面,家里底事不得不雇人幫忙?!?/div>
《漢語大詞典》:獸面(獸面)
(1).獸形的面具。《隋書·柳彧傳》:“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yōu)雜技,詭狀異形?!?br />(2).指野獸頭面的圖像。宋書·魏勝傳:“ 勝 嘗自創(chuàng)如意戰(zhàn)車數(shù)百兩,砲車數(shù)十兩,車上為獸面木牌……可蔽數(shù)十人。” 金 元好問 《學(xué)東坡移居》詩之三:“雷文繞杖節(jié),獸面出佩璜?!?br />(3).指如野獸的面孔。
《國語辭典》:頭大(頭大)  拼音:tóu dà
形容很煩惱的樣子。如:「出國在即,行李卻一點(diǎn)都還未整理,真令人頭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回:「先生出了題目,要作八股,侄兒先就頭大了?!?/div>
《漢語大詞典》:耍大頭(耍大頭)
宋 代瓦舍中演出的一種民間舞蹈。因演員戴大頭面具表演,故稱。《西湖老人繁勝錄》:“耍大頭、談?wù)熢挘?蠻張四郎 ?!卑?, 宋 代的《耍大頭》與 元 、 明 、 清 流傳的《大頭和尚》一脈相承。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城東內(nèi)外有“戴面具耍大頭和尚,聚觀無男女”的記載。近年舞蹈工作者亦用以編演《大頭娃娃舞》等兒童舞蹈。
《國語辭典》:金頭銀面(金頭銀面)  拼音:jīn tóu yín miàn
以金銀等飾物裝扮得光鮮亮麗?!都t樓夢》第一○三回:「你瞧那些跟老爺去的人,他男人在外頭不多幾時,那些小老婆子們便金頭銀面的妝扮起來了?!?/div>
《漢語大詞典》:帽鏡(帽鏡)
置于幾案上,可照出人頭面的鏡子。兒女英雄傳三五回:“﹝ 長姐兒 ﹞騰出右手來雙手捧著那個帽鏡兒,屈著點(diǎn)腿兒,榻著點(diǎn)腰兒,把鏡子向后一閃,對準(zhǔn)了老爺?shù)哪槺P兒?!?張志民 《老朱和房東》:“地上一個紫紅色的舊板柜,柜上有個帽鏡,帽鏡因為年久,走了水銀,已經(jīng)照不見人。”
《漢語大詞典》:面頷(面頷)
頭面與下巴。指頭部。亦借指物體上部。 清 傅山 《堤行》詩之一:“霜醉河灘草面頷,西山一帶紫縈嵐。”
頭面作禮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以我頭面頂禮尊者之足也。智度論十曰:「何以曰頭面禮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凈處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貴禮所賤,貴重供養(yǎng)故?!褂^無量壽經(jīng)曰:「遙見世尊,頭面作禮?!狗ㄈA經(jīng)化城喻品曰:「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以吾人之頭面去頂禮尊者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