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56,分231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求凰曲
負(fù)荊
賦罷為郎
賦上林
文似相如(又作:賦似相如)
相如逞才(又作:相如游梁)
覆舟如芥
甘露飯
橄欖何如蜜
高岸如谷
龍如諸葛
首如蓬
生涯如谷口
弓如霹靂
青紫如拾芥
典故
求凰曲
 
鳳求皇
 
彩鳳求凰
  
鳳凰音
 
鳳客
 
鳳凰詩
 
琴中威鳳聲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會(huì)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挥谑窍嗳缤?,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jǐn)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徊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幌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shí)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其詩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由交接為鴛鴦』也。又曰『鳳兮鳳兮從皇棲,得托子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弧?/span>
《玉臺新詠》卷九〈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間窺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藝文類聚》卷四十三卷〈樂部三·歌〉~773~
漢司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見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艷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弧?/span>

簡釋

鳳客:指風(fēng)流才子。唐盧全《卓女怨》:“迷魂隨鳳客,嬌思人琴心?!?/p>

求凰:喻男子求佳侶。金元好問《王子文琴齋》:“天上秋風(fēng)月底霜,求凰一曲鬢絲長?!痹伳信?。唐岑參《糙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求凰應(yīng)不遠(yuǎn),去馬剩須鞭?!?/p>


例句

求鳳應(yīng)不遠(yuǎn),去馬剩須鞭。 岑參 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

君不見相如綠綺琴,一撫一拍鳳凰音。 張纮 行路難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李端 送夏侯審游蜀

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fù)聞。 杜甫 琴臺

不煩射雉先張翳,自有琴中威鳳聲。 段成式 嘲飛卿

鳳媒羞自托,鴛翼恨難窮。 駱賓王 棹歌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廉頗
 
藺相如


《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為趙國立功,拜上卿,位居廉頗上。將軍廉頗不服,宣言曰:『咱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huì),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相如之舍人請?jiān)唬骸鹤右暳畬④娫跫扒赝??子能廷叱秦王,顧畏一廉將軍哉?』相如謂舍人曰:『夫以秦王之威,相如尚當(dāng)朝會(huì)處叱之。咱雖駑怯,怎畏廉將軍耶?顧念強(qiáng)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有咱兩人存也。今兩虎共斗,其勢必不俱生。吾所以回避廉將軍者,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耳。』頗聽得相如的言語,悔悟前非,露袒負(fù)荊,過相如之門謝罪。二人置酒交歡,遂為刎頸之交?!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負(fù)荊者,荊,楚也,可以為鞭。」

簡釋

負(fù)荊:指向朋友請罪、道歉。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兩虎不可斗,廉公終負(fù)荊。”指認(rèn)錯(cuò)賠禮。晉盧湛《覽古》:“屈節(jié)邯鄲中,俯首忍回軒、廉公何為者,負(fù)荊謝厥愆?!?/p>


典故
賦罷為郎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dú)不得與此人同時(shí)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股显S,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x奏,天子以為郎。

例句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張繼 洛陽作

典故
賦上林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dú)不得與此人同時(shí)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股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股显S,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x奏,天子以為郎。(賦為《上林賦》)
《昭明文選》卷八〈賦丁·畋獵中·上林賦〉~370~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鏤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軒,后道游。孫叔奉轡,衛(wèi)公參乘。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鼓嚴(yán)簿,縱獵者,河江為阹,泰山為櫓。車騎雷起,殷天動(dòng)地。先后陸離,離散別追。淫淫裔裔,緣陵流澤,云布雨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蒙鹖蘇,褲白虎。被班文,跨野馬。陵三嵏之危,下磧歷之坻。徑峻赴險(xiǎn),越壑厲水。椎蜚廉,弄獬豸。格蝦蛤,鋋猛氏。罥騕裊,射封豕。箭不茍害,解脰陷腦。弓不虛發(fā),應(yīng)聲而倒。

例句

本為成王業(yè),初由賦上林。 張說 對酒行巴陵作

典故
文似相如
 
賦似相如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相如
 
揚(yáng)雄

參考典故
薦揚(yáng)雄


《漢書》卷八十七上《揚(yáng)雄傳上》
先是時(shí),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孝成帝時(shí),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

例句

玄成世業(yè)紫真官,文似相如貌勝潘。 崔峒 送韋八少府判官歸東京

子云嘗燕居,作賦似相如。 權(quán)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zèng)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蜀國本多士,雄文似相如。 權(quán)德輿 送密秀才吏部駮放后歸蜀應(yīng)崔大理序

典故
梁園賦
 
梁園客
 
梁苑客
 
梁園賓客
  
雪滿梁園
 
延枚叟
 
梁園賦雪
 
延枚
 
召鄒生
  
草賦梁園
 
高會(huì)梁園
 
梁園密雪
 
梁園霰
 
梁苑鄒枚
 
兔苑賓
 
梁王會(huì)
 
梁王雪下
  
兔園舊賞
 
賦雪
 
兔園留寒
 
相如逞才
 
相如游梁
 
雪銷酒盡

相關(guān)人物
劉武(梁孝王)
 
司馬相如
 
鄒陽
 
枚乘


《西京雜記》卷二
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筑兔園。園中有百靈山。山有膚寸石。落猿巖。棲龍岫。又有雁池池間有鶴洲鳧渚。其諸宮觀相連延亙數(shù)十里。奇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主日與宮人賓客弋釣其中。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雪賦〉
歲將暮,時(shí)既昏。寒風(fēng)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fēng)于衛(wèi)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瓜嗳缬谑潜芟穑已捕?。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fā)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fēng)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shí)義遠(yuǎn)矣哉!請言其始。……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灌u陽聞之,懣然心服。有懷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縟。燎薰?fàn)t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yáng)清曲。又續(xù)而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揚(yáng)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huì)之無因。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歌卒。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

簡釋

延枚:指延集賓客。唐李商隱《憶雪》:“預(yù)約延枚酒,虛乘訪戴船?!?/p>

授簡:指奉命吟詩作賦。唐杜甫《又作此奉衛(wèi)王》:“白頭授簡焉能賦,愧似相如為大夫?!?/p>

梁苑客:指有才華的賓客。唐李白《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動(dòng)郢中兒?!?/p>

梁苑雪:詠文人賞雪賦詩之雅事。唐韋莊《代書寄馬》:“鬃白似披梁苑雪,頸肥如撲杏園花。”


例句

孫室臨書幌,梁園泛酒杯。 令狐楚 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

有客懷兔園,吟詩繞城內(nèi)。 曹鄴 賀雪寄本府尚書

昨夜梁園里,弟寒兄不知。 李白 對雪獻(xiàn)從兄虞城宰

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fā)。 李白 淮海對雪贈(zèng)傅靄

文招梁苑客,歌動(dòng)郢中兒。 李白 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于東洛。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

懷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臘夜雪霽月彩交光開閣臨軒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數(shù)曲獨(dú)引一壺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白頭授簡焉能賦,愧似相如為大夫。 杜甫 又作此奉衛(wèi)王

謝安舟楫風(fēng)還起,梁苑池臺雪欲飛。 杜甫 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之二

立馬望東道,白云滿梁園。 韋應(yīng)物 送李十四山東游

鬃白似披梁苑雪,頸肥如撲杏園花。 韋莊 代書寄馬

八韻賦吟梁苑雪,六銖衣惹杏園風(fēng)。 韋莊 送福州王先輩南歸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 韓愈 喜雪獻(xiàn)裴尚書

莫戀兔園留看雪,已乘驄馬合凌霜。 黃滔 寄越從事林嵩侍御

歌揚(yáng)郢路誰同聽,聲灑梁園客共聞。 齊己 賀雪

典故
覆舟如芥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7~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唐·成玄英疏:「芥,草也。膠,黏也。此起譬也。夫翻覆一杯之水于坳污堂地之間,將草葉為舟,則浮汎靡滯;若還用杯為舟,理必不可。何者?水淺舟大,則黏地不行故也。」
典故
甘露飯

相關(guān)人物
如來佛


《維摩詰所說經(jīng)·香積佛品》
時(shí)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

例句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zèng)酬之以詩

典故
橄欖何如蜜


《蘇軾詩集》卷二十二〈橄欖〉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yán)。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典故
陵谷變
 
陵遷谷變
 
陵谷改
 
谷變陵遷
 
陵谷遷變
 
高岸如谷
 

《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
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例句

珍重昔賢留像跡,陵遷谷變自堅(jiān)牢。 凈顯 題廣愛寺楞伽山

陵遷谷變?nèi)珥殕?,控鶴山人字子喬。 吳融 和張舍人

領(lǐng)取嫦娥攀取桂,便從陵谷一時(shí)遷。 孫棨 戲李文遠(yuǎn)

江上戰(zhàn)余陵是谷,渡頭春在草連云。 崔途 赤壁懷古

不隨陵谷變,應(yīng)只有高名。 崔途 過陶徵君隱居

世路變陵谷,時(shí)情驗(yàn)友朋。 李群玉 杜門

高岸尚如谷,何傷浮柱敧。 杜甫 水檻

春歸華柳發(fā),世故陵谷變。 皎然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樓望昆山寺白鶴觀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陵遷谷變須高節(jié),莫向人間作大夫。 羅隱 小松

亦知霸世才難得,卻是蒙塵事最平。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輩莫傷情。 羅隱 臺城

欲問向來陵谷事,野桃無語淚花紅。 韋莊 北原閑眺

人事任成陵與谷,大河?xùn)|去自滔滔。 韋莊 河清縣河亭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韓偓 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塘

逆旅訝簪裾,野老悲陵谷。 韓偓 出官經(jīng)硤石縣

松燒寺破是刀兵,谷變陵遷事可驚。 齊己 亂后經(jīng)西山寺

典故
臥南陽
 
南陽臥
  
諸葛廬
 
南陽高臥
 
高臥南陽
  
龍如諸葛
 
草廬無人顧
 
葛龍臥
 
諸葛號龍

相關(guān)人物
徐庶
 
諸葛亮(字孔明)

參考典故
南陽躬耕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
時(shí)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褂墒窍戎魉煸劻粒踩?,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jì)將安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shí)務(wù)?識時(shí)務(wù)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箓鋯枮檎l,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span>

簡釋

南陽臥:指有才之士隱居家中。唐韓偓《寄隱者》:“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p>


例句

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 劉禹錫 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jì)事書情題郡齋八韻

早識臥龍應(yīng)有分,不妨從此躡丹梯。 劉禹錫 洛中送楊處厚入關(guān)便游蜀

不用裁詩苦惆悵,風(fēng)雷看起臥龍身。 吳融 和寄座主尚書

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

高虎壯言知鬼伏,葛龍閑臥待時(shí)來。 李咸用 題陳將軍別墅

蛙似公孫雖不守,龍如諸葛亦須休。 李山甫 蜀中寓懷

已悲泉下雙琪樹,又惜天邊一臥龍。 李德裕 憶金門舊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李白 南都行

龍臥池猶在,鶯遷谷尚存。 杜牧 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今之置第乃獲舊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嘆詠不足輒獻(xiàn)此詩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杜甫 閣夜

臥龍決起為時(shí)君,寂寞匡廬惟白云。 楊嗣復(fù) 題李處士山居

百丈懸泉舊臥龍,欲將肝膽佐時(shí)雍。 王仲舒 寄李十員外

傷鳥有弦驚不定,臥龍無水動(dòng)應(yīng)難。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回章

龍臥人寧識,鵬摶鴳豈知。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并見示

時(shí)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 竇庠 醉中贈(zèng)符載

當(dāng)時(shí)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薛能 游嘉州后溪

更憐歸鳥去,宛到臥龍居。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 陳子昂 峴山懷古

孔明臥龍者,潛伏躬耕耨。忽遭玄德云,遂起鱗角斗。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

臥龍同駭浪,躍馬比浮埃。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無數(shù)煙霞色,空聞昔臥龍。 靈一 靜林精舍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池馀騎馬處,宅似臥龍邊。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

漢陽窮鳥客,梁甫臥龍才。 駱賓王 幽系書情通簡知己

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 駱賓王 疇昔篇

粉署見飛鵩,玉山猜臥龍。 溫庭筠 秘書劉尚書挽詞二首

典故
誰適為容
 
首如蓬
 
膏沐為誰容


《毛詩正義》卷三之三〈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伯兮〉~39~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漢·毛亨傳:「婦人夫不在無容飾?!?/span>
典故
鄭子真
    
耕谷口
  
尋谷口
 
子真谷口
  
躬耕谷口
  
谷口樵歸
   
巖石臥
  
谷口鄭夫子
 
谷口終身隱
 
生涯如谷口
 
子真矜谷口
  
子真谷口耕

相關(guān)人物
鄭樸(子真)


《法言義疏》卷八〈問神〉~73~
或曰:「君子病沒世而無名,盍勢諸名卿,可幾也?!乖唬骸妇拥旅麨閹住A?、齊、趙、楚之君非不富且貴也,惡乎成名?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振于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列傳〉
其后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yán)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時(shí),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子真遂不詘而終。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為「卜筮者賤業(yè),而可以惠眾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言利害。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順,與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勢導(dǎo)之以善,從吾言者,已過半矣?!共萌臻啍?shù)人,得百錢足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博覽亡不通,依老子、嚴(yán)周之指著書十馀萬言。揚(yáng)雄少時(shí)從游學(xué),以而仕京師顯名,數(shù)為朝廷在位賢者稱君平德。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為益州牧,喜謂雄曰:「吾真得嚴(yán)君平矣?!剐墼唬骸妇齻涠Y以待之,彼人可見而不可得詘也。」彊心以為不然。及至蜀,致禮與相見,卒不敢言以為從事,乃嘆曰:「楊子云誠知人!」君平年九十馀,遂以其業(yè)終,蜀人愛敬,至今稱焉。及雄著書言當(dāng)世士,稱此二人。其論曰:「或問: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盍勢諸?名,卿可幾。曰:君子德名為幾。梁、齊、楚、趙之君非不富且貴也,惡虖成其名!谷口鄭子真不詘其志,耕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豈其卿?豈其卿?楚兩龔之絜,其清矣乎!蜀嚴(yán)湛冥,不作茍見,不治茍得,久幽而不改其操,雖隨、和何以加諸?舉茲以旃,不亦寶乎!」

簡釋

鄭生谷:喻隱居或隱居之所。唐岑參《終南山雙峰草堂作》:“緬懷鄭生谷,頗憶嚴(yán)子懶?!?/p>


例句

柴門草舍絕風(fēng)塵,空谷耕田學(xué)子真。 劉長卿 尋龍井楊老

已比子真耕谷口,豈同陶令臥江邊。 張喬 七松亭

市門逐利終身飽,谷口躬耕盡日饑。 徐夤 偶書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鄭子真。 徐夤 嵐似屏風(fēng)

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巖石。 李白 贈(zèng)韋秘書子春二首

跡向塵中隱,書從谷口來。 李端 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杜審言 夏日過鄭七山齋

不但習(xí)池歸酩酊,君看鄭谷去夤緣。 杜甫 宇文晁尚書之甥崔彧司業(yè)之孫尚書之子重泛鄭監(jiān)前湖

耕巖非谷口,結(jié)草即河濱。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自是秦樓壓鄭谷,時(shí)聞雜佩聲珊珊。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杜甫 江雨有懷鄭曲設(shè)

幽深不讓子真居,度日閑眠世事疏。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廢寺連荒壘,那知見子真。 盧綸 關(guān)口逢徐邁

如能固曠懷,谷口期窮年。 權(quán)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何事須夫子,邀予谷口真。 王維 戲贈(zèng)張五弟諲三首

時(shí)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鄭。 皎然 答鄭方回

輸他谷口鄭夫子,偷得閑名說至今。 羅隱 皇陂

秩滿歸白云,期君訪谷口。 錢起 贈(zèng)東鄰鄭少府

酒酣出谷口,世網(wǎng)何羈束。 錢起 過沈氏山居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陸沉。 錢起 題玉山村叟屋壁

路傍誰識鄭公子,谷口應(yīng)知漢逸人。 韓翃 送別鄭明府

典故
弓如霹靂


《南史》卷五十五〈曹義宗列傳〉~353~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仕宋位徐州刺史?!白谟咨乞T射,好畋獵,常與少年數(shù)十人澤中逐?鹿,每眾騎趁鹿,鹿馬相亂,景宗于眾中射之,人皆懼中馬足,鹿應(yīng)弦輒斃,以此為樂。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馬將數(shù)人,于中路卒逢蠻賊數(shù)百圍之。景宗帶百馀箭,每箭殺蠻,蠻遂散走。因以膽勇聞。頗愛史書,每讀穰苴、樂毅傳,輒放卷嘆息曰:「丈夫當(dāng)如是!」少與州里張道門善,道門,車騎將軍敬兒少子也,為武陵太守。敬兒誅,道門于郡伏法,親屬故吏莫敢收。景宗自襄陽遣船到武陵,收其尸,迎還殯葬。鄉(xiāng)里以此義之。……景宗為人自恃尚勝,每作書,字有不解,不以問人,皆以意造焉。雖公卿無所推揖;惟韋睿年長,且州里勝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謙遜,高祖以此嘉之。景宗好內(nèi),妓妾至數(shù)百,窮極錦繡。性躁動(dòng),不能沈默,出行常欲褰車帷幔,左右輒諫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謂所親曰:「我昔在鄉(xiāng)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shù)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數(shù)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覺耳后生風(fēng),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今來揚(yáng)州作貴人,動(dòng)轉(zhuǎn)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此邑邑使人氣盡?!篂槿耸染坪脴罚D月于宅中使人作邪呼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本以為戲,而部下多剽輕,因弄人婦女,奪人財(cái)貨。帝頗知之,景宗懼乃止。
典故 
青紫如拾芥
 
青紫拾芥
 
芥拾紫衣
 

《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列傳·夏侯勝〉~359~
始,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jīng)術(shù);經(jīng)術(shù)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學(xué)經(jīng)不明,不如歸耕。」

簡釋

拾青:指以學(xué)問求富貴。唐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從此日閑放,焉能懷拾青?!?/p>

《國語辭典》:求凰  拼音:qiú huáng
比喻男子求偶。宋。劉克莊風(fēng)入松。殘更難睚抵年長〉詞:「絕筆無求凰曲,癡心有返魂香。」《聊齋志異。卷二。嬰寧》:「聘蕭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div>
《國語辭典》:鳳求凰(鳳求凰)  拼音:fèng qiú huáng
1.傳統(tǒng)指男性追求女性。
2.樂曲名,古琴曲。漢司馬相如作客臨邛時(shí),為卓文君所奏之曲,因曲辭有「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句,故稱為〈鳳求凰〉。全曲包含熱烈的求偶、象徵男女主人公非凡的理想、高尚旨趣、知音的默契等意蘊(yùn)。言淺意深,音節(jié)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爐。
《國語辭典》:負(fù)荊(負(fù)荊)  拼音:fù jīng
荊,楚木,可作鞭杖。負(fù)荊指背負(fù)鞭杖,請求責(zé)罰。表示認(rèn)錯(cuò)賠禮。《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div>
《國語辭典》:負(fù)荊請罪(負(fù)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戰(zhàn)國時(shí)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稷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后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fù)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世用來形容向?qū)Ψ匠姓J(rèn)錯(cuò),請求責(zé)罰和原諒?!杜f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镠傳》:「敢不投杖責(zé)躬,負(fù)荊請罪。」
《漢語大詞典》:授簡(授簡)
給予簡札。謂囑人寫作。語出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 梁王 不悅,游於 兔園 ……授簡於 司馬大夫 ,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唐 韓愈 《喜雪獻(xiàn)裴尚書》詩:“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明 楊慎 《八月二日經(jīng)筵紀(jì)事》詩:“寵高 梁 授簡,恩邁 漢 臨雍?!?清 吳偉業(yè) 《感舊贈(zèng)蕭明府》詩:“授簡肯忘羣彥會(huì),棄繻誰識少年裝。”
《漢語大詞典》:末至客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 梁王 不悅,游於 兔園 。迺置旨酒,命賓友,召 鄒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焙笠蛞浴澳┲量汀睘榈鋵?shí)。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隨 漢 使,今日寄 梁王 ……慚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嘗?!?/div>
分類:典實(shí)
《漢語大詞典》:梁苑雪
(1). 南朝 宋 謝惠連 為《雪賦》,曲盡描繪 梁苑 大雪景色,傳為妙文。后用為贊美他人詩文的典故。 清 吳偉業(yè) 《送周子俶張青琱往河南學(xué)使者幕》詩之三:“賦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風(fēng)?!?br />(2).借喻白色的繁花。 清 王丹林 《寒食》詩:“香薺亂堆 梁苑 雪,緑榆小鑄 沈郎 錢?!眳⒁姟?梁苑 ”。
《漢語大詞典》:梁苑
(1). 西漢 梁孝王 所建的 東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園林規(guī)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宮室相連屬,供游賞馳獵。 梁孝王 在其中廣納賓客,當(dāng)時(shí)名士 司馬相如 、 枚乘 、 鄒陽 等均為座上客。也稱 兔園 。事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齊 王融 《奉辭鎮(zhèn)西應(yīng)教》詩:“霤庭參辯 奭 , 梁苑 豫才 鄒 。” 唐 李白 《贈(zèng)王判官時(shí)余歸隱廬山屏風(fēng)迭》詩:“ 荊門 倒 屈 宋 , 梁苑 傾 鄒枚 。若笑我夸誕,知音安在哉!” 宋 張?jiān)?/a> 《天仙子》詞:“少年油壁記尋芳, 梁苑 路。今何處。千樹紅云空夢去?!?清 鈕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懷故國,記覽《夢華》;登 梁苑 而晤名賢,書攜行秘。”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開封市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時(shí)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歸德 人也。 夷門 譜諜, 梁苑 冠裳?!?/div>
《國語辭典》:陵谷  拼音:líng gǔ
山嶺與深谷。語本《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贡扔魇朗伦冞w,高下易位?!段簳?。卷一八。太武五王傳。廣陽王建傳》:「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來,翻成陵谷。」唐。駱賓王敘寄員半千〉詩:「坐歷山川險(xiǎn),吁嗟陵谷遷。」
《國語辭典》:臥龍(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臥的龍。北周。庾信同會(huì)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2.比喻隱居而未顯達(dá)的曠世奇才?!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div>
《漢語大詞典》:龍臥(龍臥)
喻高士隱居。 唐 盧綸 《奉和曹叔夏》:“龍臥人寧識,鵬摶鷃豈知?” 宋 王安石 《諸葛武侯》詩:“ 武侯 當(dāng)此時(shí),龍臥獨(dú)摧藏?!?清 王士禛 《定軍山諸葛公墓下作》詩:“知公抱遺憾,龍臥成千古?!?/div>
分類:高士隱居
《漢語大詞典》:子真
漢 褒中 人 鄭樸 的字。居 谷口 ,世號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漢成帝 時(shí)大將軍 王鳳 禮聘之,不應(yīng);耕于巖石之下,名動(dòng)京師。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唐 張喬 《七松亭》詩:“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豈同 陶令 臥江邊。”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竇尉》詩:“ 王 謝 江山久蕭索, 子真 今為起清風(fēng)?!?/div>
分類:子真谷口
《漢語大詞典》:巖耕(巖耕)
耕種于山中。借指隱居。語本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空食疲廊肆,反稅事巖耕?!?唐 宋之問 《陸渾山莊》詩:“歸來物外情,負(fù)杖閲巖耕?!?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詩:“歸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耕巖(耕巖)
(1). 漢 名士 鄭子真 (名 樸 )隱居不仕,耕于巖石之下。見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后因以“耕巖”指隱居。 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詩:“耕巖非 谷口 ,結(jié)草即河濱?!?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釣瀨疏墳籍,耕巖進(jìn)弈棋?!?br />(2).指隱居之處。 宋 辛棄疾 《沁園春·答余叔良》詞:“相君高節(jié)崔嵬,是此處耕巖與釣溪。”
《國語辭典》:谷口  拼音:gǔ kǒu
1.地名。位于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漢時(shí)置谷口縣,相傳為黃帝升仙處。
2.山的入口。如:「這谷口地勢險(xiǎn)要陡峭,為一天然絕景?!?/div>
《漢語大詞典》:谷口子真
同“ 谷口真 ”。 唐 杜甫 《江雨有懷鄭典設(shè)》詩:“ 谷口 子真 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div>
《漢語大詞典》:谷口真
典出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豈其卿?豈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隱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隱士。 唐 王維 《戲贈(zèng)張五弟諲》詩之三:“何事須夫子,邀予 谷口真 ?!?/div>
《漢語大詞典》:谷口耕
典出 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豈其卿?豈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隱居生活。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xiàn)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廢忘淹中學(xué),遲迴 谷口 耕?!?/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谷口躬耕
同“ 谷口耕 ”。 閩 徐夤 《偶書》詩:“市門逐利終身飽, 谷口 躬耕盡日飢?!?/div>
《漢語大詞典》:鄭生谷(鄭生谷)
同“ 鄭谷 ”。 唐 岑參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緬懷 鄭生谷 ,頗憶 嚴(yán)子瀨 。”
《漢語大詞典》:鄭谷(鄭谷)
漢 鄭子真 隱居 谷口 。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后以“鄭谷”泛指隱居地。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自是 秦 樓壓鄭谷,時(shí)聞雜佩聲珊珊。” 仇兆鰲 注:“《揚(yáng)子法言》:‘ 谷口 鄭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師?!?唐 黃滔 《祭先外舅文》:“實(shí)期歸釣嚴(yán)灘,終棲鄭谷。戶外山碧,樽中酒緑?!?/div>
分類:隱居谷口
《漢語大詞典》:拾紫
見“ 拾青紫 ”。
《漢語大詞典》:拾青紫
謂獲取高官顯位。周書·儒林傳論:“前世通六藝之士,莫不兼達(dá)政術(shù),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趙翼 《放歌》:“少年鼻息沖云漢,唾手便思拾青紫?!币嗍∽鳌?拾青 ”、“ 拾紫 ”。 唐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從此日閑放,焉能懷拾青?!?唐 顧云 《投刑部趙郎中啟》:“偶學(xué)殺青,因思拾紫?!眳⒁姟?拾地芥 ”。
《漢語大詞典》:拾青
(1).見“ 拾青紫 ”。
(2).見“ 拾地芥 ”。
《漢語大詞典》:拾青紫
謂獲取高官顯位。周書·儒林傳論:“前世通六藝之士,莫不兼達(dá)政術(shù),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趙翼 《放歌》:“少年鼻息沖云漢,唾手便思拾青紫?!币嗍∽鳌?拾青 ”、“ 拾紫 ”。 唐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從此日閑放,焉能懷拾青?!?唐 顧云 《投刑部趙郎中啟》:“偶學(xué)殺青,因思拾紫。”參見“ 拾地芥 ”。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漢書·夏侯勝傳:“ 勝 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jīng)術(shù);經(jīng)術(shù)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鼻嘧希艜r(shí)公卿服色。借指高官顯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極易。文選·任昉〈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劉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span id="pvx55l5"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憑藉國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顏師古 曰:“地芥,謂草芥之橫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币嘧鳌?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鄰相反行》:“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唐 柳宗元 《為裴中丞伐黃賊轉(zhuǎn)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二:“以汝材力,三百萬亦如拾芥,三錢何至于是?!?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 滿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