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威約(威約)
(1).謂威勢為人制約。《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穽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李善 注:“言威為人制約,漸積至此。”
(2).猶威信。威望和信約。 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詩》之二:“ 商君 刑師傅,徙木見威約?!?/div>
《國語辭典》:時望(時望)  拼音:shí wàng
一時的人望?!稌x書。卷七四。列傳。桓彝》:「謝安以時望輔政,為群情所歸。」
《國語辭典》:國信(國信)  拼音:guó xìn
國與國間用以徵信的文書及符節(jié)。唐。張籍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詩:「通海便應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div>
《漢語大詞典》:威命
(1).指軍令,政令。書·胤征:“爾眾士同力王室,尚弼予欽承天子威命?!?span id="patn7xr" class="book">《逸周書·商誓》:“王曰:‘嗟!爾眾,予言若敢顧天命,予來致上帝之威命明罰,今惟新誥命?!?br />(2).猶威信,威望。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帥賤而不能整,無大威命, 楚 可敗也?!?br />(3).猶威權。謂權力威勢。宋書·天文志二:“是時 長沙王 擅權,后 成都 、 河間 、 東海 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div>
《漢語大詞典》:無威(無威)
(1).不施威力。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凡諸侯小國, 晉 楚 所以兵威之……無威則驕,驕則亂生,亂生必滅,所以亡也。”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母兄鞠育,有慈無威?!?br />(2).不自重;沒有威信。漢書·地理志下:“其俗愚悍少慮,輕薄無威?!迸f題 漢 黃石公 《素書·遵義》:“令與心乖者廢,后令謬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div>
《漢語大詞典》:德信
恩德與威信。《漢書·晁錯傳》:“ 錯 不稱陛下德信,欲疏羣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 吳 ,亡臣子禮,大逆無道。”后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云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閒兄弟稱王,而德信不聞於士民,功勞未施於百姓?!?/div>
分類:恩德威信
《漢語大詞典》:事威
樹立威信。韓非子·說疑:“為人臣者……有務解免赦罪獄以事威者?!?/div>
《漢語大詞典》:耀焜(燿焜)
光輝照耀。常用以比喻顯揚威信、業(yè)績等。 唐 白居易 《裴通除檢校左散騎常侍》:“況馳輶軒,奉璽書,稱天子之使,以耀焜絶域者,豈容易其選哉!”
燿焜:輝耀。后漢書·馬融傳:“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李賢 注:“怪石,怪異好石似玉者……燿焜,光也?!?/div>
《漢語大詞典》:養(yǎng)信(養(yǎng)信)
謂保持、培養(yǎng)威信。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yǎng)信也?!?楊倞 注:“信謂使萬人見而信之,相至尊也?!币徽f,保持培養(yǎng)神圣的威勢。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古多借信為伸,此又借信為神,神與伸皆同聲之字,故可相通。”
《漢語大詞典》:威望素著
威望:威信,聲望;素:一向;著:明顯。一向很有威望。
《國語辭典》:言出如山  拼音:yán chū rú shān
話一說出,如山之屹立不搖。形容發(fā)言的慎重與威信。如:「君子言出如山,絕不反悔?!?/div>
《漢語大詞典》:輩數(shù)兒
輩分:他雖然年紀輕,~小,但在村里很有威信。
《漢語大詞典》: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艾蕪 《回家》:“ 水元伯伯 打發(fā)人來叫 丁永森 到他家去坐, 丁永森 知道定是講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為 永元伯伯 是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沒法子違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著頭皮去了?!?/div>
《國語辭典》:人微權輕(人微權輕)  拼音:rén wéi quán qīng
身分卑微,威德權勢不足以服眾?!妒酚?。卷六四。司馬穰苴傳》:「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愿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