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76 【介紹】: 宋韶州樂昌人,字子思,一作思父。七歲通經(jīng),仁宗天圣間王益守韶州,必應(yīng)童子科,日誦萬言,引試稱旨。慶歷六年進士。調(diào)邕州推官。交阯破邕,殉職。累贈金紫光祿大夫。景泰中追謚忠憫。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思。幼好學(xué),博覽古今,所取唯王佐大略。舉進士不中,遂著《春秋列國名臣傳》,人競傳之。哲宗元祐六年,蘇轍以賢良方正薦,廷對慷慨,不避權(quán)貴。調(diào)龍游尉。蔡京入相,不復(fù)仕。卒年七十二。傳《易》與《春秋》,有《經(jīng)旨》、《史論》、《兵書》。全宋詩
王當(dāng),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不第,退居田野,著《春秋列國名臣傳》。元祐中,蘇轍以賢良方正薦,廷對慷慨,不避權(quán)貴,調(diào)龍游縣尉。蔡京知成都,舉為學(xué)官,不赴,后京入相,遂不復(fù)仕。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二有傳。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二五二九
王當(dāng),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幼好學(xué),博覽古今,嘗舉進士不中,退居田野,著《春秋列國名臣傳》五十卷。元祐五年,蘇軾薦應(yīng)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試,入第四等,除龍游縣尉。蔡京辟為學(xué)官,不就,后京入相,遂不復(fù)仕。卒年七十二。當(dāng)善《易》與《春秋》,皆為之傳。有《經(jīng)旨》二卷、《史論》十二卷、《兵書》十二篇。《宋史》卷四三二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一之一七,《東都事略》卷一一四,《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九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子默,一作子思。范正平弟。父喪,哀毀過甚。以蔭起官至朝奉郎,加武騎尉。年五十八致仕。有《忠宣言行錄》。全宋文·卷二七○七
范正思,字子思,一字子默,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純?nèi)实谌?,學(xué)行為士林所推。以蔭起官,至朝奉郎,加武騎尉。年五十八致仕,卒。著有《惜羞集》一卷,纂《忠宣言集錄》二十卷。見《范忠宣集補編·宋忠武軍判官贈朝奉大夫子夷公傳附弟正思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隆州井研人,字子思。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歷知德興縣,專尚風(fēng)化,常詣學(xué)講說,邑人稱為“蜀先生”。遷宗正寺主簿。精于《易》,曾著《本傳》三十三篇,為朱熹所稱道。有《群經(jīng)義》、《書小傳》、《鏤玉余功錄》及文集等。全宋文·卷五八五四
李舜臣,字子思,號隆山,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登乾道二年進士第,調(diào)邛州安仁縣主簿,歷成都府學(xué)教授。改宣教郎、知饒州德興縣,遷宗正寺主簿。卒。后以其子道傳位至宰輔,贈太師,追封崇國公。舜臣通古今,慨然有志于天下。紹興末,著《江東勝后之鑒》十篇上之。長于《易》學(xué),著有《易本傳》三十三卷及《易解》、《四書辨證》、《文集》、《家塾編次論語》、《鏤玉馀功錄》等,皆佚,唯《江東十鑒》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蘇州人,字子思。高宗紹興五年,以左朝奉郎知江陰軍,請立學(xué)官教授,給田以養(yǎng)士,風(fēng)俗大變。又請于尚書截留秋苗以為軍儲,備作警急之需。其它善政皆類此。全宋文·卷四○九○
王棠,字子思,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登大觀三年進士第。靖康元年知溧陽縣。紹興中除通判潭州。五年,十科薦士,汪藻薦棠,與升擢差遣,以左朝奉郎知江陰軍。請立學(xué)官,招延弟子員,給田養(yǎng)士,風(fēng)俗大變。又請截留秋苗以為軍儲,備作警急之須。后知筠州。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六,《吳郡志》卷二八,《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姑蘇志》卷五一,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六,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