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人物
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貢
 
言子游
 
閔子騫
 
顏回


《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99~
初,開元八年,國子司業(yè)李元瓘奏稱:「先圣孔宣父廟,先師顏子配座,今其像立侍,配享合坐。十哲弟子,雖復列像廟堂,不預享祀。謹檢祠令:何休、范寧等二十二賢,猶沾從祀,望請春秋釋奠,列享在二十二賢之上。七十子,請準舊都監(jiān)堂圖形于壁,兼為立贊,庶敦勸儒風,光崇圣烈。曾參等道業(yè)可崇,獨受經于夫子,望準二十二賢預饗?!闺犯念伾仁転樽?,悉預從祀。曾參大孝,德冠同列,特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圖畫七十子及二十二賢于廟壁上。以顏子亞圣,上親為之贊,以書于石。閔損已下,令當朝文士分為之贊?!议T人三千,見稱十哲,包夫眾美,實越等夷。暢玄圣之風規(guī),發(fā)人倫之耳目,并宜褒贈,以寵賢明。顏子淵既云亞圣,須優(yōu)其秩,可贈兗公。閔子騫可贈費侯,冉伯??少涏i侯,冉仲弓可贈薛侯,冉子有可贈徐侯,仲子路可贈衛(wèi)侯,宰子我可贈齊侯,端木子貢可贈黎侯,言子游可贈吳侯,卜子夏可贈魏侯。又夫子格言,參也稱魯,雖居七十之數(shù),不載四科之目。頃雖異于十哲,終或殊于等倫,允稽先旨,俾循舊位。庶乎禮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膠庠之雅范。
《高級漢語詞典》:子有
只有
分類:子有
《高級漢語詞典》:子有
只有
《高級漢語詞典》:有子有
有雖然是有;雖則有
《高級漢語詞典》:有子有
有雖然是有;雖則有
《國語辭典》:有鼻子有眼  拼音:yǒu bí zi yǒu yǎn
比喻確鑿如真。如:「他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不是憑空捏造的?!?/div>
分類:說得
《國語辭典》:教子有方  拼音:jiào zǐ yǒu fāng
形容子女教育得很好?!?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回:「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兩宅,是最教子有方的?!?/div>
《國語辭典》:菊花  拼音:jú huā
植物名。菊科菊屬,多年生宿根性草花。品種極多。葉互生,柄短,色澤濃綠,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葉緣有缺刻和鋸齒。莖端分枝,生頭狀花序,花冠有舌狀、筒狀、絲狀等,花色豐富,有紅、黃、白、紫等,一般為黃色。品種甚多,分供觀賞用「藝菊」及藥用之「藥菊」二大類群。也稱為「黃花」、「九花」、「日精」、「延齡客」。
《國語辭典》:菊花酒  拼音:jú huā jiǔ
菊花開放時,采其莖葉,雜黍米釀成的酒,稱為「菊花酒」。相傳飲菊花酒可以延年,并可治頭風,舊俗在九九重陽有飲菊花酒的慣例。
《國語辭典》:三臺(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漢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br />2.古時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為「三臺」。唐。徐堅《初學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國語辭典》:右軍(右軍)  拼音:yòu jūn
1.古時天子三軍,為中軍、左軍、右軍?!蹲髠??;腹迥辍罚骸竿鯙橹熊?,虢公林父將右軍?!?br />2.晉書法家王羲之,曾為右軍將軍,故有王右軍之稱。唐。高適 途中寄徐錄事詩:「空多篋中贈,長見右軍書。」
《漢語大詞典》:有序
具有按規(guī)律接連起來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對不同元素以不對稱的傳遞關系相連系著的性質
有指定的首元素
溶劑和溶質的原子有規(guī)則地排列為特征
《漢語大詞典》:公上
(1).朝廷;官家。《漢書·楊惲傳》:“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顏師古 注:“充縣官之賦斂也?!?宋 葉適 《跋義役》:“且此錢合而計之,歲以千百巨萬,既不歸公上,官人知自愛,又不敢取,誰則有此?”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財計:“故公上賦稅,有粟米之征、布縷之征是也?!?br />(2).復姓。 戰(zhàn)國 時 墨子 弟子有 公上過 。見呂氏春秋·高義。
《國語辭典》:錫命(錫命)  拼音:xí mìng
天子賜與諸侯爵服等誥命?!兑捉洝熦?。象曰》:「王三錫命,懷萬邦也?!埂段倪x。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備言錫命,羽蓋朱輪?!?/div>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國政的六種職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稌?。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埂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于百事?!挂卜Q為「六官」。
2.春秋時,晉國的范、中行、知、趙、韓、魏六氏?!蹲髠?。襄公十九年》:「公享晉六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埂俄n非子。孤憤》:「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時六種官職之總稱。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币喾Q“ 六卿 ”。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在 周 王及其師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稱六卿。六卿經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銅器銘文里簡稱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兩側,協(xié)助 周 王處理政務?!?br />佛教語。謂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亦稱“ 六界 ”。以此六者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則,是構成眾生世界的六種要素,故名為大。參閱《仁王經》。
《國語辭典》: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猶豫?!冻o。屈原。九章。惜誦》:「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br />2.不高興?!睹献?。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唐。陳鴻《長恨傳》:「皇心震悼,日日不豫?!?br />3.不事先預備?!抖Y記。中庸》:「豫則立,不豫則廢。」
4.身體不舒服。引申為有病。《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埂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明皇不豫,儲后幼沖?!?/div>
《國語辭典》:十哲  拼音:shí zhé
十位圣賢: (1)孔門十哲。包括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2)武成廟十哲。包括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見《新唐書。卷一五。禮樂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