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螳螂捕蟬
 
螳捕蟬
  
驚螳螂
 
伺螳螂
  
雀伺螳螂
 
挾丸子
 
隱榆諫楚

相關(guān)人物
孫叔敖
 
楚莊王


《韓詩(shī)外傳》卷十第二十一章
楚莊王將興師伐晉,告士大夫曰:「敢諫者死無赦。」孫叔敖曰:「臣聞:畏鞭箠之嚴(yán),而不敢諫其父,非孝子也;懼斧鉞之誅,而不敢諫其君,非忠臣也?!褂谑撬爝M(jìn)諫曰:「臣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挾彈丸在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窟也。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顧后害者也,非獨(dú)昆蟲眾庶若此也,人主亦然。君今知貪彼之土,而樂其士卒。」國(guó)不怠,而晉國(guó)以寧,孫叔敖之力也。
《莊子集釋》卷七上〈外篇·山木〉~695~
莊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yùn)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zhí)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zhí)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說苑》卷九〈正諫〉~278~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gòu)?,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duì)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箙峭踉唬骸干圃?!」乃罷其兵。

簡(jiǎn)釋

雀伺螳螂:喻只瞻前而不顧后,或喻侵犯。五代前蜀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人心驚獬豸,雀意伺螳螂?!?/p>


例句

人心驚獬豸,雀意伺螳螂。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 駱賓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

典故
叔敖陰德
 
叔敖瘞
 
蛇兩首

相關(guān)人物
孫叔敖


漢·賈誼《新書》卷六《春秋》
孫叔敖之為嬰兒也,出游而還,憂而不食。其母問其故,泣而對(duì)曰:「今日吾見兩頭蛇,恐去死無日矣?!蛊淠冈唬骸附裆甙苍冢俊乖唬骸肝崧勔妰深^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見,吾已埋之也?!蛊淠冈唬骸笩o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bào)以福?!弧谷寺勚?,皆諭其能仁也。及為令尹,未治而國(guó)人信之。

例句

欲學(xué)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元稹 巴蛇三首

柳下直道,叔敖陰德。 李瀚 蒙求

江氛嶺祲昏若凝,一蛇兩頭見未曾。 韓愈 永貞行

有蛇類兩首,有蠱群飛游。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zèng)王二十補(bǔ)闕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xué)士

典故
孫敖秉羽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孫叔敖


《莊子》雜篇·卷八中《徐無鬼》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zhí)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辉唬骸呵鹨猜劜谎灾砸?,未之嘗言,于此乎言之。前此未嘗言不言之言,乃今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弧固?#183;成玄英疏:「姓孫,字叔敖,楚之令尹,甚有賢德者也。郢,楚都也。投,息也。叔敖蘊(yùn)藉實(shí)知,高枕而逍遙,會(huì)理忘言,執(zhí)羽扇而自得,遂使敵國(guó)不侵,折沖千里之外,楚人無事,脩文德,息其武略?!?/span>

例句

寢謀慚汲黯,秉羽貴孫敖。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jìn)詩(shī)一首

典故
孫叔無謀

相關(guān)人物
伍參
 
孫叔敖


《春秋左傳·宣公十二年》
「聞晉師既濟(jì),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zhàn)。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zhàn)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
《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孫叔敖傳》
「孫叔敖者,楚之處士也?!埂溉孟喽幌?,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侮,知非己之罪也?!?/span>

例句

廉頗誠(chéng)未老,孫叔宜無謀。 張說 南中送北使二首之二

人物簡(jiǎn)介

中國(guó)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即蔿敖。春秋時(shí)楚國(guó)期思人。蔿氏,名敖,字叔敖,一字艾獵。官令尹。邲之戰(zhàn),佐楚莊王,大勝晉軍。于期思、雩婁間,興水利,有政績(jī)。曾三為令尹而不喜,三罷之而不憂。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敖字孫叔,又字艾獵,一云名饒,字叔敖(《隸釋》三。案《世本》又以艾獵為叔、敖之兄)楚之期思人,司馬蔿子。蔿賈為越椒所殺,坐廢。尋以虞丘薦為令尹,病疽死。
《國(guó)語辭典》:孫叔敖(孫叔敖)  拼音:sūn shú áo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蔿賈之子。兒時(shí)于路上見兩頭蛇,聞人言,見此蛇者必死,自以為將死,而恐后人見之又死,乃殺而埋之。及長(zhǎng),性恭儉,代虞丘為楚相,施教導(dǎo)民,三月而楚大治。彼曾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不以得失為意,史稱循吏。
《漢語大詞典》:蔿敖
春秋 楚 相 孫叔敖 的別稱。左傳·宣公十二年:“ 蔿敖 為宰,擇 楚國(guó) 之令典?!?杜預(yù) 注:“ 蔿敖 , 孫叔敖 ?!?/div>
分類:孫叔敖
《漢語大詞典》:孫叔(孫叔)
即 孫叔敖 。 春秋 楚 人, 蔿 氏,名 敖 ,字 孫叔 ,一字 艾獵 。 楚莊王 時(shí)任令尹,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使 楚 日漸富強(qiáng)。 邲 之戰(zhàn),協(xié)助 莊王 指揮 楚 軍,大敗 晉 兵。事見史記·楚世家。墨子·所染:“ 楚莊 染於 孫叔 沈尹 ?!?span id="uam6yym" class="book">《韓非子·難四》:“故 楚莊 舉 孫叔 而霸, 商辛 用 費(fèi)仲 而滅?!?/div>
分類:孫叔敖
《漢語大詞典》:楚相
史記·滑稽列傳載, 楚 相 孫叔敖 死,其子貧困。 優(yōu)孟 為 叔敖 衣冠見 楚王 。“ 莊王 大驚,以為 孫叔敖 復(fù)生也,欲以為相。 優(yōu)孟 曰:‘請(qǐng)歸與婦計(jì)之……婦言慎無為, 楚 相不足為也。如 孫叔敖 之為 楚 相,盡忠為廉以治 楚 , 楚王 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fù)薪以自飲食。必如 孫叔敖 ,不如自殺?!焙笥谩俺唷睓永ù耸拢脼榈鋵?shí)。 宋 蘇軾 《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詩(shī):“聞君有婦賢且廉,勸君慎勿為 楚 相。不羨紫駝分御食,自遣赤腳沽村釀?!?/div>
《漢語大詞典》:孫敖(孫敖)
即 孫叔敖 。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jìn)詩(shī)》:“寢謀慚 汲黯 ,秉羽貴 孫敖 。”參見“ 孫叔 ”。
分類:孫叔敖
《漢語大詞典》:孫叔(孫叔)
即 孫叔敖 。 春秋 楚 人, 蔿 氏,名 敖 ,字 孫叔 ,一字 艾獵 。 楚莊王 時(shí)任令尹,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使 楚 日漸富強(qiáng)。 邲 之戰(zhàn),協(xié)助 莊王 指揮 楚 軍,大敗 晉 兵。事見史記·楚世家。墨子·所染:“ 楚莊 染於 孫叔 沈尹 ?!?span id="ey6s4ew" class="book">《韓非子·難四》:“故 楚莊 舉 孫叔 而霸, 商辛 用 費(fèi)仲 而滅?!?/div>
分類:孫叔敖
《漢語大詞典》:諫楚(諫楚)
春秋 時(shí) 楚 孫叔敖 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諫阻 楚莊王 伐 晉 。事見《韓詩(shī)外傳》卷十。后用以為典。 唐 駱賓王 《秋晨同淄州毛司馬秋九詠·秋蟬》:“隱榆非諫 楚 ,噪柳異悲 潘 ?!?/div>
《國(guó)語辭典》: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時(shí)楚藝人優(yōu)孟,滑稽多智,擅長(zhǎng)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窮困無依,優(yōu)孟著敖衣冠,仿其神態(tài)見楚莊王。莊王大驚,優(yōu)孟乃趁機(jī)諷諫,使孫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保有富貴。見《史記。卷一二六?;鼈?。優(yōu)孟傳》。后用以指登場(chǎng)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難道偌大的官場(chǎng),真?zhèn)€便同優(yōu)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也作「衣冠優(yōu)孟」。
《國(guó)語辭典》:衣冠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  拼音:yī guān yōu mèng
登場(chǎng)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參見「優(yōu)孟衣冠」條。
《國(guó)語辭典》: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時(shí)楚藝人優(yōu)孟,滑稽多智,擅長(zhǎng)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窮困無依,優(yōu)孟著敖衣冠,仿其神態(tài)見楚莊王。莊王大驚,優(yōu)孟乃趁機(jī)諷諫,使孫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保有富貴。見《史記。卷一二六?;鼈?。優(yōu)孟傳》。后用以指登場(chǎng)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秲号⑿蹅鳌返谒摹鸹兀骸鸽y道偌大的官場(chǎng),真?zhèn)€便同優(yōu)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挂沧鳌敢鹿趦?yōu)孟」。
《漢語大詞典》:楚相斷蛇(楚相斷蛇)
漢 賈誼 新書·春秋載, 春秋 楚 相 孫叔敖 ,幼時(shí)遇兩頭蛇,恐他人又見,埋之,懼,謂其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薄澳冈唬骸疅o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bào)以福?!寺勚?,皆諭其能仁也。及為令尹,未治而國(guó)人信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一》亦記此事。后因以“楚相斷蛇”喻人做好事必將得好報(bào)。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六:“ 曾布 為三司使,論市易事被黜。 魯公 ( 曾公亮 )有柬別之,略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 楚 相斷蛇,后必有福?!?/div>
《國(guó)語辭典》:寢丘之志(寢丘之志)  拼音:qǐn qiū zhī zhì
寢丘,春秋時(shí)楚封邑,在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土地薄瘠,人多不取。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shí)告誡其子,勿受楚王肥美的封地,而應(yīng)請(qǐng)受貧瘠的寢丘,以保長(zhǎng)久。典出《呂氏春秋。孟冬紀(jì)。異寶》。后指與世無爭(zhēng),隨分知足。南朝齊。王儉 太宰褚彥回碑文:「既秉辭梁之分,又懷寢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div>
《漢語大詞典》:寢丘(寢丘)
春秋 時(shí) 楚 地名。在今 河南 固始 、 沈丘 兩縣之間,以貧瘠著稱。呂氏春秋·異寶:“ 孫叔敖 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shù)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受無利地。 楚 越 之間,有 寢 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 荊 人畏鬼而 越 人信禨,可長(zhǎng)有者唯此也?!?span id="6mkocwq" class="book">《史記·滑稽列傳》:“於是 莊王 謝 優(yōu)孟 ,乃召 孫叔敖 子,封之 寢丘 四百戶,以奉其祀。”后常以借喻貧瘠的土地。 清 錢謙益 《漳浦劉府事墓志》:“先尹分甘讓肥,所自予者,皆 寢丘 之田?!?/div>
分類:地名河南
《漢語大詞典》:隱榆(隱榆)
《韓詩(shī)外傳》卷十:“ 楚莊王 將興師伐 晉 ……﹝ 孫叔敖 ﹞進(jìn)諫曰:‘臣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蜋之在后,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蜋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蜋,不知童子挾彈丸在榆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焙笠浴半[榆”指“螳蜋捕蟬,黃雀在后”之事。 唐 駱賓王 《秋晨同淄州毛司馬秋九詠·秋蟬》:“隱榆非諫 楚 ,噪柳異悲 潘 。”參見“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
《漢語大詞典》:黃雀哀
戰(zhàn)國(guó)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已!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zhēng)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晝游乎茂樹,夕調(diào)乎酸醎,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焙笠浴包S雀哀”指追求逸樂而不知禍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