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燕息
安息。語出《詩·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 毛 傳:“燕燕,安息貌?!?唐 白居易 《偶作》詩之二:“日午脫巾簪,燕息窗下牀。” 金 王若虛 《恒山堂記》:“日思所以奉二親之歡,謂可以備燕息而資觀覽者,莫若堂也?!?清 方苞 《記夢》:“忽覺已歸土街草堂,先君指畫,將營西偏為燕息之齋?!?陶曾佑 《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guān)系》:“吾人於晨宵燕息之餘,忽獲睹二三小冊,數(shù)紙奇文,頓覺光風霽日?!?/div>
分類:安息
《漢語大詞典》:燕閑(燕閒)
見“ 燕閒 ”。
亦作“ 燕間 ”。亦作“ 燕閑 ”。 1.安寧;安閑。 宋 曾鞏 《中書舍人除翰林學士制》:“今宇內(nèi)嘉靖,朝廷燕閒。” 明 張居正 《恭勵圣學詩》:“勿云當燕間,可以快志意。一暴而十寒,細行終為累?!?span id="jd8flfs"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二》:“宮庭邃密,深居燕閒。”
(2).公余之時;閑暇。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朱漢章本末:“﹝ 朱倬 ﹞將陛辭,刺知上燕閑所觀史傳,於奏疏中道之,大稱旨,留為郎。”明史·金聲傳:“政事得失,軍民利病,廟堂舉錯,邊塞情形,皆與臣工考究於燕閒之間?!?清 惲敬 《與王廣信書》:“今先生所筑之 西園 , 敬 未獲于燕間之日與先生銜盃酒,彈琴賦詩,逶迤游處其閒?!?br />(3).安息;休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覲圣》:“﹝朕﹞嗣登鴻寳,未敢燕閒?!?清 惲敬 《重修瑞金縣署記》:“ 華廳 之前曰 前華廳 ,為楹三,以上皆燕閒之地也?!?嚴復 夏曾佑 《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非常之原,俟其一決……而樞機之發(fā),常在於袵席之間、燕閒之地,無古今中外一也。”
《漢語大詞典》:晏息
休息;安息。 南朝 梁 沈約 《郊居賦》:“肇胥宇於朱方,掩閒庭而晏息?!?唐 陳子昂 《昭夷子趙氏碑》:“請爾靈龜,永晏息乎浩初?!?span id="nsnjcxq" class="book">《紅樓夢》第五八回:“太妃少妃每日晏息,見 賈母 等在東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應?!?/div>
分類:休息安息
《漢語大詞典》:安休
(1).安寧。 漢 焦贛 《易林·謙之大壯》:“防患備災,兇惡不來,雖困無憂,未獲安休?!?br />(2).猶安息。長眠。 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冀先生之神安休于此?!?/div>
《漢語大詞典》:靖寐
安眠;安息。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違率土以靖寐,戢彌天乎一棺。”
分類:安眠安息
《國語辭典》:安養(yǎng)(安養(yǎng))  拼音:ān yǎng
1.佛教經(jīng)典所敘的西方世界。《廬山宗寶鑒》卷一:「二菩薩似各一圓通,而同在安養(yǎng),左右彌陀?!?br />2.安頓養(yǎng)護。如:「臺灣人口日趨高齡化,老人安養(yǎng)漸成政府重要課題?!?/div>
《漢語大詞典》:燕處(燕處)
(1).退朝而處;閑居。禮記·經(jīng)解:“天子者,與天地參……其在朝廷,則道仁圣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宋 蘇轍 《謝翰林學士宣召狀》之一:“臨朝訪道,有元老之在前;燕處清心,援眾正而自助。” 清 昭梿 嘯亭雜錄·不改常度:“ 仁皇 臨御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飲食,自有常度,未嘗更改。雖酷暑燕處,從未免冠?!?br />(2).謂相處;居處。 宋 沈遘 《誡勵貢士敦尚行實詔》:“比歲以來,士之進於有司者益不及于前時……羣居燕處,則不聞仁義之談;雜進并趍,則不聞禮讓之節(ji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冷生:“忽有狐來,與之燕處。每聞其終夜語,即兄弟詰之,亦不肯洩。”
《漢語大詞典》:偃然
(1).安息貌。莊子·至樂:“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唐 孫樵 《乞巧對》:“予方高枕,偃然就寢。” 清 龍啟瑞 《病說》:“見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br />(2).驕傲自得貌。新唐書·突厥傳上:“至則 車鼻 偃然無入朝意, 華 謀與 葛邏祿 共劫之?!?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四:“ 國 ( 武國 )至 山陽 ,偃然自大,受 全 ( 李全 )庭參, 全 軍忿怒,囚而殺之。”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一:“意氣揚揚,偃然自得?!?br />(3).倒臥狀。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海大魚》:“得一魚,長二丈餘,重數(shù)千斤。剖及腹,一人偃然橫其間,皮膚如生,蓋新為所吞也?!?清 姚鼐 《蕭孝子祠堂碑文》:“親偃然死,子欲無生。”
(4).猶巍然。 唐 韓愈 《南山》詩:“或靡然東注,或偃然北首?!?br />(5).猶公然。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龍之為物,以不見為神,以升云行天為得志,今偃然暴露其形,是不神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娼妓﹞至今日而偃然與衣冠宴會之列,不亦辱法紀而羞當世之士哉!”
(6).猶儼然。新唐書·王鉷傳贊:“於時天子見海內(nèi)完治,偃然有攘卻四夷之心。”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 張瑴 ﹞以詩酒自放,偃然為 西州 豪俠魁?!?金松岑 《文學觀》:“若夫標一義,創(chuàng)一例,下筆放眼,偃然若有古人之在我眼前,則閎識孤懷,竊嘆古今人不數(shù)覯矣?!?/div>
《國語辭典》:波斯  拼音:bō sī
1.國名。(Persia)今伊朗的舊名,在亞洲西部。參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條。
2.燭工、燭商所供奉的行神。相傳波斯原為一貧苦樵夫,伐樹時,偶然間砍倒一棵樹,見樹皮上有白脂,進貢于禹,后制為蠟燭,遂被奉為行神。
《漢語大詞典》:棲神(棲神)
亦作“棲神”。
(1).凝神專一。為道家保其根本,養(yǎng)其元神之術(shù)。《淮南子·泰族訓》:“今夫道者,藏精於內(nèi),棲神於心,靜漠恬淡,訟繆胸中?!?span id="xjwskwo" class="book">《晉書·阮籍傳》:“ 籍 嘗於 蘇門山 遇 孫登 ,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shù)?!?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二:“為道者常淵澹以獨處,每棲神以游閑?!?唐 吳筠 《游仙》詩之三:“百關(guān)彌調(diào)暢,方寸益清越。棲神合虛無,洞覽周恍惚。”
(2).謂死后安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蔭, 尹公度 之所棲神處也?!?宋 贊寧 宋高僧傳·習禪·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動而示滅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臘五十八……十月,棲神于院之庭,從其宜也?!?br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夢》:“神女請坐。聞神女棲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風景若何?”
(4).猶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習禪·帛僧光:“ 光 於南山見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為棲神之處?!?/div>
《國語辭典》:息偃  拼音:xí yǎn
休息。《詩經(jīng)。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睡曰黑甜,臥曰息偃?!?/div>
分類:安息休息
《國語辭典》:帖息  拼音:tiē xí
安定平順?!端问?。卷二九三。張詠傳》:「時民間訛言有白頭翁午后食人兒女,一郡囂然。至暮,路無行人。既而得造訛者戮之,民遂帖息。」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陸石室》:「風激浪怒,舟不能勝,亟抽帶中丹投舟外,風浪始帖息。」
《國語辭典》:安石榴  拼音:ān shí liú
石榴的別名。參見「石榴」條。
分類:石榴安息
《國語辭典》:石榴  拼音:shí liú
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高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五月開花,一至五朵頂生,萼筒管狀或鐘形,紅色或黃色,花單瓣或重瓣,朱紅色罕白色。果也稱為「石榴」,球形,深黃色或朱紅色,熟時開裂,種子之外種皮肉質(zhì),可食。也稱為「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
《國語辭典》:五香  拼音:wǔ xiāng
1.以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五種香料混合而成的佐料。
2.用五香料烹調(diào)食品形成的口味。如五香豆乾。
《漢語大詞典》:宴寂
佛教語。安息,寂滅。《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於佛宴寂后,宣揚助法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