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9—1469 【介紹】: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靜,號呆齋。劉髦子。正統(tǒng)元年進士,授編修。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勢。旋遷洗馬。成化二年入直文淵閣,進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請停征災區(qū)租課。四年遷禮部左侍郎,卒于官,謚文安。學問淵博,善文工詩。有《周易圖釋》、《否泰錄》、《呆齋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主靜,永新人。正統(tǒng)丙辰會試第一廷試第三入翰林成化初以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直內閣進侍郎謚文安有呆齋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定之字主靜,永新人,舉人髦子。正統(tǒng)丙辰第三人及第,授編修。遷春坊、洗馬,再遷右庶子。英宗復辟,改通政司參議,尋改翰林學士,進太常少卿。成化初,兼侍講學士,入內閣,預機務,擢工部侍郎,改禮部。卒贈尚書,謚文安。有《呆齋集》四十五卷。 (《水東日記》:劉洗馬定之與兵部侍郎王偉遇于朝,偉戲劉曰:「吾太仆馬多,公須二洗之。」劉應聲曰:「何止太仆,諸司馬不潔,我固當洗之。」聞者快之。 《翰林記》:劉井,學士劉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 《麓堂詩話》,劉文安公不甚喜為詩,縱其學力往往有出語奇崛用事精當者。如《英廟挽歌》、《石鐘山歌》等篇,皆可傳誦?!?a target='_blank'>殿閣詞林記》:成化中,學士劉定之應制賦元夕》詩絕句百首,頃刻而成。)
維基
劉定之(1409年—1469年),字主靜,號呆齋,江西永新縣人,正統(tǒng)丙辰探花,成化初年累官至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劉定之自幼聰穎,由其父授其讀書。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會試高中第一名(會元),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因其弟劉寅之與同鄉(xiāng)相奸,牽連到劉定之,下獄后得冤。之后,晉升為翰林院侍講。景泰三年(1452年)升為洗馬,并勸服明代宗接受也先使者乞遣報使。之后,再遷右庶子。天順元年(1457年)調通政使司左參議,仍兼侍講。之后進翰林學士。明憲宗時,進太常寺少卿,兼侍讀學士,負責經筵。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入直文淵閣,進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成化四年(1468年)進禮部左侍郎。次年卒于官,朝廷追贈禮部尚書,謚文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4—1519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亨大。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正德時官南京兵部侍郎,條上時政十二事,因語涉近幸,多格不行。與守備中官不合,又裁抑內臣因進貢經南京者,為劉瑾所恨,謫浙江參政,致仕。瑾誅,復官。謚文安。有《文安公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亨大,閩縣人。成化丙戌進士,歷官南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謚文安有泉山集
維基
林瀚(1434年—1519年),字亨大,號泉山,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林镠之子。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之后再升為諭德。弘治初年,召修《憲宗實錄》,后充經筵講官。不久,升為國子監(jiān)祭酒,進禮部右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拜為南京吏部尚書,之后因陳事忤旨乞罷,明孝宗不予批準。正德元年(1506年),因丘俊、石介舉薦,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后因病乞休,之后因上言得罪劉瑾,被貶浙江參政,致仕歸鄉(xiāng)。隨即被誣陷為奸黨,直到劉瑾被誅后,林瀚復官,不久再次致仕。林瀚為人謙厚,而自守介然。正德十四年(1519年)九月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7—1553 【介紹】: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號紫巖。弘治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充經筵講官。正德初,預修《孝宗實錄》。劉瑾擅權,改授兵部主事。瑾誅,復舊職,歷翰林侍講學士。嘉靖初,預修《武宗實錄》,升禮部右侍郎。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卒謚文安。有《紫巖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賜進士第三,累官南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謚文安有紫巖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八
龍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第三人及第,授編修。進修撰,改兵部主事。歷吏部員外,尋復修撰,遷侍講學士,改侍讀,擢禮部侍郎,進南禮部尚書,改南吏部、兵部。贈太子太保,謐文安。有《紫巖集》四十八卷。 田按:尚書不以詩名,《紫巖集》中佳句,如《泳淮陰侯》云:「運屬真人應混一,才收國士故無雙?!顾汀稐畋繗w成都》云:「禁中頗牧推司馬,劍外江山待主人?!埂洞鹚就劫|齋韓公》云:「吏部文章原絕代,相州功業(yè)早安邊。」他如「堂前燕子悲王謝,洞口桃花笑阮劉」,「春水仙舟依岸柳,午風僧磬出煙蘿」,「笙歌韻歇空啼鳥,羅綺香消自野花」,「花雨碎時簾半卷,柳煙低處燕交飛」,即當日以聲律擅名者,亦不能過也。
維基
劉龍(1476年—1554年),字舜卿,號紫巖,山西襄垣人。劉龍是孝宗弘治年間進士、刑部員外郎劉鳳儀之子。他十歲即能作文,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鄉(xiāng)試考中第二名舉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倫文敘榜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被授職翰林院編修。曾經充任經筵講官。武宗正德年間,劉瑾擅權,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被調任禮部主事。升吏部員外郎,劉瑾被誅殺后,復除編修,六年五月升任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正德八年和十四年曾兩次出任順天府鄉(xiāng)試主考官。十一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講學士。世宗繼位,教習庶吉士,侍經筵日講,充《武宗實錄》纂修官,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升禮部右侍郎,同年丁母張氏憂,服闋,四年七月復除原職,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日講如故。七年(1528年)五月升為南京禮部尚書,八年六月改任南京吏部尚書,十二年五月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十四年十月乞致仕,命馳驛歸,嘉靖三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賜諭祭,贈太子太保。謚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