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3分類詞匯 4
《國語辭典》:安門(安門)  拼音:ān mén
安裝門戶。傳統(tǒng)上在進(jìn)行「安門」儀式前,一定要選擇吉日吉時。
《漢語大詞典》:天安門(天安門)
原為 明 清 兩代皇城的正門。在 北京 市區(qū)中心。始建于 明 永樂 十五年,稱“承天門”。 清 順治 八年重修,改稱“天安門”。在高大的朱紅城墻上開有五個拱形門,城上有九開間的歇山式重檐城樓,紅柱黃瓦。前后各立華表一對。門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漢白玉石橋五座。橋前為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壯麗雄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它的莊嚴(yán)肅穆的圖形是我國國徽的主要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 毛澤東 主席在此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
《漢語大詞典》: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
我國首都 北京 的中心廣場,是政治集會和節(jié)日活動的重要場所。位于 北京 市區(qū)中心、 天安門 南面。廣場北端屹立著 天安門 ,中央矗立有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碑南為 毛澤東 紀(jì)念堂,西側(cè)有人民大會堂,東側(cè)有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廣場上空飄揚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旗。布局嚴(yán)整,氣魄宏偉。
《漢語大詞典》:玉蝀
橋名,在 北京 西安門 東, 北海 與 中南海 之間,又名 御河橋 。 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六:“虹垂 玉蝀 三千尺,煙鎖金城十萬家?!?柳亞子 《展禮先考遺像有作》詩:“ 金鼇玉蝀 萬荷花, 北海中山 景物賒。”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京師·津梁》。
《國語辭典》:后門(後門)  拼音:hòu mén
1.房屋后面的便門?!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傳。褚伯玉傳》:「年十八,父為婚,婦入前門,伯玉從后門出?!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杆褞准o的地契聯(lián)單揣在懷中,也從后門逃生,一直出城到鄉(xiāng)里躲難去了?!?br />2.比喻退路、出路或通融、舞弊的途徑。明。沈鯨《雙珠記》第一四出:「你知我平日代人寫狀,必要開了后門,留條出路。」《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但是自家心里貪著的,便把來典在毛烈處做后門。」
3.比喻寒微的門第?!稌x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幽冀名儒,后門秀士,不遠(yuǎn)千里,亦皆游焉?!?br />4.肛門?!缎咽篮阊?。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將膝蓋緊緊的抵住后門,緩緩的解開頸上的死結(jié),用手去摩?!?/div>
《漢語大詞典》:蘆溝橋(蘆溝橋)
在 北京 廣安門 西,跨 永定河 上。建于 金 , 清 初重建。全橋由十一孔石拱組成。橋旁石欄上共精刻石獅子485個,千姿百態(tài),生動雄偉。1937年7月7日, 中國 軍隊在此抗擊 日本 帝國主義的侵略,揭開了抗 日 戰(zhàn)爭的序幕。 明 徐禎卿 《送士選侍御》詩:“ 蘆溝橋 下東流水,故人一尊情未已?!?毛澤東 《反對投降活動》:“中華民族在 日本 侵略者面前,歷來存在的劈頭第一個大問題,就是戰(zhàn)不戰(zhàn)的問題…… 蘆溝橋 抗戰(zhàn)的炮聲,把這個爭論暫時地解決了?!?/div>
《國語辭典》:陶然亭  拼音:táo rán tíng
在北平市外城西南隅,清江藻所建,舊日士大夫常游宴于此。也稱為「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