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3詞典 1分類詞匯 112
《國語辭典》:審訊(審訊)  拼音:shěn xùn
審查偵訊。通常指法官或警察機(jī)關(guān)審理案件時(shí),對(duì)與案情有關(guān)的當(dāng)事人作詳細(xì)的查問。《三俠五義》第一○回:「此案尚在審訊,未能結(jié)案?!挂沧鳌笇弳枴?。
《國語辭典》:審問(審問)  拼音:shěn wèn
1.法官或警察機(jī)關(guān)審理案件時(shí),對(duì)與案情有關(guān)的當(dāng)事人作詳細(xì)的查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休寧縣李知縣提一干人犯到官,當(dāng)堂審問時(shí),你推我,我推你?!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改枪俾湎罗I子,要將他審問,夜役喝著叫他跪?!挂沧鳌笇徲崱?。
2.詳細(xì)查問。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元來我嫂嫂門前等,他是個(gè)婦女人家,無燭從來不夜行,我出門去審問個(gè)分明。」
《國語辭典》:研究  拼音:yán jiù
1.窮究、探索。唐。李山甫〈古石硯〉詩:「憑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埂对贰>硪凰摹?。鐵木兒塔識(shí)傳》:「鐵木兒塔識(shí)天性忠亮,學(xué)術(shù)正大,伊洛諸儒之書,深所研究?!?br />2.商量、考慮。如:「這件事我們必須再研究一下?!?br />3.仔細(xì)詢問?!读凝S志異。卷八。褚生》:「既起,見褚生在旁,惚惚若夢(mèng),屏人而研究之。」
《國語辭典》:訊問(訊問)  拼音:xùn wèn
審問追究?!逗鬂h書。卷三十四。梁統(tǒng)傳》:「太尉張酺引禪訊問事理,會(huì)后召見,因白禪奏記之狀?!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
《漢語大詞典》:鞫問(鞫問)
審訊。 唐 戴孚 《廣異記·仇嘉?!?/span>:“吾非常人,天帝使我案天下鬼神,今須入廟鞫問?!?span id="ms0dip0" class="book">《水滸傳》第四六回:“知府叫拘本寺僧鞫問緣故,俱各不知情由?!?鄭振鐸 《桂公塘·黃公俊之最后九》:“ 國藩 老不敢提他出來,公開的鞫問,怕他當(dāng)大眾面前說出什么不遜的話來?!?/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審錄(審録)
猶審訊。《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元來捕人拿了強(qiáng)盜,每至審録,俱要原捕押解。”明史·成祖紀(jì)三:“自今在外諸司死罪,咸送京師審録,三覆奏然后行刑?!?清 惲敬 《后二仆傳》:“ 明光 赴州審録,于路自恨曰:‘縣官在,吾不至是也。’”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審鞫(審鞫)
審訊。續(xù)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二年:“請(qǐng)令諸路提點(diǎn)刑獄官親行所部,凡翻異駁勘之獄,同守臣審鞫,便宜予決,毋得滯留?!?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郡王謀叛貸命:“惟情罪最昭灼,審鞫最詳確,猶得死牖下者,無若 景帝 初年處 岷 藩事,最為失刑。”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ぜ疀]家產(chǎn)》:“審鞫反叛有據(jù),即問其家口男女若干人……按律只坐正犯家屬?!?/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案鞫
審訊。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中:“ 盧昂 主 福建 鹽鐵,贜罪大發(fā)。有瑟瑟枕,大如半斗,以金床承之,御史中丞 孟簡(jiǎn) 案鞫旬月,乃得而進(jìn)?!?span id="ogby8hc" class="book">《宋史·孝義傳·李璘》:“ 璘 手刃殺 友 而不遁去,自言復(fù)父讎,案鞫得實(shí), 太祖 壯而釋之?!?/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研問(研問)
(1).仔細(xì)詢問;盤問。南史·張率傳:“在 新安 遣家僮載米三千石還宅,及至遂耗太半。 率 問其故,答曰:‘雀鼠耗?!?率 笑而言曰:‘壯哉雀鼠。’竟不研問。”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王與周冢宰宇文護(hù)論邊境事書》:“ 元舉 累移論及,翻相河漢;更往研問,便騁鋒鏑?!?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秋練:“於是生始研問居止。女曰:‘妾與君不過傾蓋之友,婚嫁尚不可必,何須令知家門?!?br />(2).特指審訊。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果然,次日升堂,研問這起盜犯?!?/div>
《漢語大詞典》:覆訊(覆訊)
審訊。史記·李斯列傳:“ 趙高 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 斯 。 斯 更以其實(shí)對(duì)?!?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程昱傳》:“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顧覆訊?!?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往來覆訊,經(jīng)數(shù)官無異詞?!?span id="6lqugeg"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十七回:“ 魏謙 父女取?;丶?,候 白守 覆訊?!?/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鞠訊(鞠訊)
審訊。鞠,通“ 鞫 ”。 明 方孝孺 《治要》:“未見鈇鉞而畏威,未見鞠訊而遠(yuǎn)罪?!?span id="wajviin"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曉得他是法術(shù)人,有心護(hù)庇他,免不得外觀體面,當(dāng)堂鞠訊一番?!?/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鞠問(鞠問)
審訊。鞠,通“ 鞫 ”。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官政二:“收付所司鞠問,果姦人殺其夫,婦人與聞其謀?!本?,一本作“ 鞫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若只靠著鞠問一節(jié),儘有屈殺了,再無説處的?!?/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詳訊(詳訊)
審訊。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審訟》:“最要堂上下內(nèi)外肅清,以便本官專心詳訊?!?/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研審(研審)
(1).研究審查。北齊書·魏收傳:“帝以《魏史》未行,詔 收 更加研審。 收 奉詔,頗有改正。”
(2).勘問;審訊。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下:“ 蔣朋 等遂率眾上岸拒敵。兩軍夾擊,奔走不及,就陣擒獲 朋 震 等五十八名,送道研審?!?span id="hn3oqoj"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縣令道:‘可見是這禿奴誑妄?!瘞н^東廊僧,又加研審。”《醒世姻緣傳》第十三回:“那巡道也將一干人犯一個(gè)個(gè)單叫上去,逐一隔別了研審?!?/div>
《國語辭典》:磨對(duì)(磨對(duì))  拼音:mó dui
1.磋商。多用于商議價(jià)值。
2.對(duì)照比較。清。阮大鋮《燕子箋》第一六出:「磨對(duì)明白,方才寫名姓傳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