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1,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引人
云韶
廣內(nèi)
永新
香案吏
中經(jīng)
仙音
殿廷
伶官
禁密
仙韶
宮府
宮月
歌姬
交戟
《國語辭典》:引人  拼音:yǐn rén
引起人、吸引人,讓人起心動念。如:「引人入勝」、「為了引人注意,他特別強化了這次活動的宣傳內(nèi)容,并多了一些創(chuàng)意?!?/div>
《國語辭典》:引人入勝(引人入勝)  拼音:yǐn rén rù shèng
以趣味誘人深入妙境。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衛(wèi)軍云:『酒正自引人入勝地?!弧购笠砸巳雱僦肝乃囎髌坊蚓拔锖芪?,使人愈看愈愛?!肚迨犯?。卷五○四。藝術(shù)傳三。釋道濟傳》:「畫山水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div>
《漢語大詞典》:云韶(雲(yún)韶)
(1). 黃帝 《云門》樂和 虞舜 《大韶》樂的并稱。后泛指宮廷音樂。 晉 曹毗 《江左宗廟歌·歌哀皇帝》:“愔愔《云》《韶》,盡善盡美。”隋書·許善心傳:“馳聲 南 董 ,越響《云》《韶》?!?宋 范成大 《真定舞》詩:“紫袖當(dāng)棚雪鬢凋,曾隨《廣樂》《云》《韶》?!?br />(2).泛指美妙的樂曲。晉書·潘尼傳:“如彼和肆,莫匪瓊瑤;如彼儀鳳,樂我《云》《韶》?!?唐 王涯 《漢苑行》:“二月春風(fēng)遍柳條,九天仙樂奏《云》《韶》?!?宋 家鉉翁 《念奴嬌·中秋紀(jì)夢》詞:“共踏銀虯,迫隨絳節(jié),恍遇羣仙集。《云》《韶》九奏,不類人間金石?!?br />(3).指云韶院。 唐 崔令欽 教坊記:“樓下戲出隊,宜春院人少,即以云韶添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賀:“﹝ 李賀 詩﹞時無能效之者。樂府諸詩,云韶眾工,諧於律呂?!眳⒁姟?云韶院 ”。
《漢語大詞典》:云韶院(雲(yún)韶院)
唐 代宮中教習(xí)流行歌舞的場所之一。時宮中設(shè)教坊,有宜春院、云韶院。宜春院歌舞藝伎常在皇帝前承歡。凡演習(xí)大型歌舞人數(shù)不足時,則由云韶院的歌舞藝伎補充。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云韶樂:“﹝云韶樂﹞用玉磬四架,樂即有琴、瑟、筑、簫、箎、籥、跋膝、笙、竽、登歌、拍板。樂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衣繡衣,各執(zhí)金蓮花引舞者。金蓮,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階下,設(shè)錦筵,宮中有云韶院?!?/div>
《國語辭典》:廣內(nèi)(廣內(nèi))  拼音:guǎng nèi
宮廷藏書的地方。唐。李善〈上文選注表〉:「敢有塵于廣內(nèi),庶無遺于小說?!?/div>
《漢語大詞典》:永新
唐玄宗 時期宮廷歌伎名。本名 許和子 , 吉州 (今 江西省 吉安市 ) 永新縣 樂家女。被選入教坊“宜春院”為“內(nèi)人”,遂以其籍貫名。善歌,能變化新聲。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歌直千金:“宮伎 永新 者,善歌,最受 明皇 寵愛,每對御奏歌,則絲竹之聲莫能遏。帝常謂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唐 樂曲《永新婦》即據(jù)此取名。參閱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歌
《漢語大詞典》:香案吏
指宮廷中隨侍帝王的官員。 唐 元稹 《以州宅夸于樂天》詩:“我是 玉皇 香案吏,謫居猶得住 蓬萊 ?!?宋 蘇軾 《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fēng)物之美》詩:“到處聚觀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王文誥 輯注引唐書·百官志:“若仗在紫宸內(nèi)閣,則起居舍人夾香案分立殿下?!?/div>
《國語辭典》:中經(jīng)(中經(jīng))  拼音:zhōng jīng
1.宮中秘藏的經(jīng)籍?!稌x書。卷三九。荀勖傳》:「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書,詔勖撰次之,以為中經(jīng),列在秘書。」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于是采公曾之中經(jīng),刊弘度之四部。」
2.唐、宋國子監(jiān)教諸生讀經(jīng)或進士考試時,依文字的多寡,將經(jīng)書分為大、中、小三級。隋唐稱《詩經(jīng)》、《周禮》、《儀禮》為「中經(jīng)」;宋稱《書經(jīng)》、《易經(jīng)》、《公羊》、《谷梁》、《儀禮》為「中經(jīng)」。
3.中間經(jīng)過。如:「從臺北到高雄,中經(jīng)臺中?!?/div>
《漢語大詞典》:仙音
(1).仙人所奏美妙的音樂。 宋 洪邁 《夷堅乙志·九華天仙》:“ 恒娥 奏樂《簫韶》,有仙音異品,自然清脆。”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聽宮娥《霓裳》調(diào)高,是仙音凡夫怎操?”
(2).指宮廷的音樂。 明 屠隆 《綵毫記·遠謫夜郎》:“仙音一派飛龍近,香氣先傳近侍班。”
《漢語大詞典》:殿廷
(1).宮殿、宮廷。 元 張養(yǎng)浩 《贈李秘監(jiān)》詩:“對章曾拜殿廷間,凜凜豐儀肅九關(guān)?!?br />(2).指皇帝舉行殿試之所。 清 張惠言 《祭金先生文》:“對策鑾坡,聲震殿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 嘉 道 以后,殿廷考試尤重字體?!?/div>
《國語辭典》:伶官  拼音:líng guān
樂官?!对娊?jīng)。邶風(fēng)。簡兮。序》:「簡兮刺不用賢也。衛(wèi)之賢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豆卤驹麟s劇。神仙會。第二折》:「深謝四位伶官,逢場作戲,果然是錦心繡口,弄月嘲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禁密
(1).指宮廷秘密。三國志·魏志·楊阜傳:“ 阜 又上疏欲省宮人諸不見幸者,乃召御府吏問后宮人數(shù),吏守舊令,對曰:‘禁密不得宣露?!?阜 怒,杖吏一百,數(shù)之曰:‘國家不與九卿為密,反與小吏為密乎?’”舊唐書·李德裕傳:“訪聞近日駙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此輩無他才伎可以延接,唯是洩漏禁密,交通中外,羣情所知,以為甚弊。”
(2).保守秘密。晉書·天文志上:“此則儀象之設(shè),其來遠矣,綿代相傳,史官禁密,學(xué)者不覩,故宣、蓋沸騰?!?br />(3).猶禁近。指宮中官署或文學(xué)近侍之臣。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詞學(xué)之英,所在麻列……外之則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內(nèi)之則翰林禁密、游談侍從之臣,不可一二遽數(shù)?!?span id="pigw41m" class="book">《舊唐書·令狐楚傳》:“時 李逢吉 作相,極力援 楚 ,以 李紳 在禁密沮之,未能擅柄?!?/div>
《漢語大詞典》:仙韶
即仙韶曲。亦泛稱宮廷樂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游》:“斟圣酒,進仙韶。”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出山》:“瑤京近, 玉關(guān) 高,誰歌《黃竹》和仙韶?”
分類:宮廷樂曲
《國語辭典》:宮府(宮府)  拼音:gōng fǔ
皇宮官府?!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更始將北都洛陽,以光武行司隸校尉,使前整修宮府?!?/div>
《漢語大詞典》:宮月
照臨宮廷之月。 唐 白居易 《答馬侍御見贈》詩:“苑花似雪同隨輦,宮月如眉伴直廬。” 唐 李商隱 《宮中曲》:“云母濾宮月,夜夜白於水?!?/div>
分類:照臨宮廷
《國語辭典》:歌姬  拼音:gē jī
歌女?!都t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覺朦朧恍惚,告醉求臥?!挂沧鳌父杓俊埂ⅰ父杓恕?。
《漢語大詞典》:交戟
(1).謂衛(wèi)士執(zhí)戟相交。史記·項羽本紀(jì):“ 噲 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迸f題 漢武帝 《柏梁詩》:“宗室廣大日益滋,周衛(wèi)交戟禁不時。”
(2).有士兵守衛(wèi)之地。指宮廷。 漢 劉向 《上災(zāi)異封事》:“今佞邪與賢臣并在交戟之內(nèi)?!?唐 柳宗元 《賀趙江陵宗儒辟符載啟》:“小人浮議,困在交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