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朱家相(1510年—?),字伯鄰,號南川子,河南開封府歸德州民籍,直隸太倉州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九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三名進士。
楊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家相(1527年—?),字君卿,號方湖,山西太原府岢嵐州人,應(yīng)天府江寧縣民籍。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會試二百六名,第三甲第五十八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六月授浙江山陰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九月選江西道御史,差巡按河南,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升山東副使,八月降湖廣布政司都事,三年二月致仕,卒。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良輔,候官人。萬歷己丑進士,除知江陰縣調(diào)揭陽冉調(diào)長興
維基
朱家相,字良弼,福建福州府侯官縣人。進士出身。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揭陽縣知縣。

人物簡介

黃鶴樓志·人物篇
任家相(生卒年不詳) 明代詩人。字白甫,號心葵。湖北江夏人。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授婺源教諭,遷翰林院待詔,曾任福王府講官,再遷工部司務(wù)。任家相為諸生時與郭正域齊名,與同籍熊廷弼、賀逢勝等并稱明代“江夏七賢士”。有《云龍閣集》。卒后入鄉(xiāng)賢祠。任家相輔助孫承榮纂輯《黃鶴樓集》,后主編《黃鶴樓集補》并撰《黃鶴樓集補紀(jì)事》;另有《黃鶴樓賦》及七古《仙棗行和郭太史韻》等存世。
明刻黃鶴樓校集注
任家相,字白甫,明代江夏人。為諸生時,與郭正域齊名。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授婺源教諭,遷翰林院待詔。曾任福王講官。后遷工部司務(wù),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家相(1556年6月9日—?年),字熙載,號晴峹,四川重慶府巴縣人,民籍。行一,丙辰年五月初三日生。治《書經(jīng)》,由增廣生中式壬午鄉(xiāng)試二十一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萬歷十四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十七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九名進士。刑部觀政。十六年授陜西洛川縣知縣,以貪酷被充軍。
王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家相,號豫南,直隸真定府獲鹿縣人,世居縣之小畢村。萬歷二十二年(1597年)甲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一百一十九名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三甲174名進士,歷官刑部員外郎,告病歸。六年后起補刑部郎中,未赴任,再起補池州府同知,升本府知府,在任六月,以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家相(1576年—1613年),字維樞,號襟寰,浙江嘉興府海鹽縣人,民籍。癸卯浙江鄉(xiāng)試十四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二百二十二名,第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吏部觀政,三十九年辛亥授刑部福建司主事,四十年壬子貴州主考,四十一年癸丑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1 【介紹】: 明陜西韓城人,字賓廷。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萊州推官。天啟中擢戶科給事中。所劾皆東林。累遷刑科都給事中。崇禎初,轉(zhuǎn)而大治魏黨。被劾。懼而劾吏科都給事中沈惟炳、兵科給事中許譽卿,謂二人主盟東林,與在野之瞿式耜相結(jié),操縱察典。其議論為清議所不容,乃以終養(yǎng)去。后復(fù)起為禮科都給事中。溫體仁以其素仇東林,密薦于帝,遂被超擢大用。累官至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帝初頗信之,久而覺其奸。后以通賄事為東廠所發(fā),奪職。出都時重車?yán)劾?,又為偵事者奏聞,其通賄事亦續(xù)有揭露。乃賜死。
維基
薛國觀(?—1641年),字家相,又字賓延,陜西韓城縣人。萬歷末進士。崇禎間官至內(nèi)閣首輔,建議皇親國戚捐款以救國難,后因牽扯收賄案,被崇禎帝賜死,自經(jīng)身亡。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授萊州府推官。天啟四年(1624年),擢戶部給事中。天啟七年(1627年),遷刑科都給事中。崇禎三年(1630年)秋,用御史陳其猷薦,起兵科都給事中。遭母喪丁憂去職。守喪期滿,起禮科都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崇禎九年(1636年),擢左僉都御史。次年八月,拜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務(wù)。崇禎十年(1637年)溫體仁致仕,國觀入閣成為宰輔,崇禎十二年二月劉宇亮罷官,國觀進為首輔。一次崇禎帝召對,嘆息百官皆貪,薛就順口說如果廠衛(wèi)有能人,貪污是不會風(fēng)行的,當(dāng)時東廠太監(jiān)王化民在側(cè),聽后汗流浹背,對薛國觀極其怨恨。薛國觀曾建議向皇親國戚徵課稅金,以解決財政困境。行人司吳昌時送錢奉承薛國觀,薛國觀欲給予吏部主事,但崇禎皇帝性格多疑,僅授昌時禮部祠祭司主事,吳昌時以為是薛國觀暗中搞鬼,恨薛入骨。崇禎十三年六月(1640年)給事中袁愷上疏,揭發(fā)薛國觀受賄,國觀下獄,并牽連傅永淳、蔡奕琛等十一人。薛國觀奏辯:“袁愷誣劾,出禮部主事吳昌時之意?!背绲澆宦?。最后錦衣衛(wèi)左都督郭承昊前去宣布賜死,薛國觀臨死前說“吳昌時殺我”。薛國觀是嘉靖首輔夏言被賜死之后,再次被賜死的首輔。國觀死后,其同黨為其辯護,鳴怨叫屈。內(nèi)閣中書舍人王陛彥是吳昌時的外甥,與國觀友善,在薛邸洽談,一起被逮捕下獄,后以“泄露機密罪”斬首,王陛彥赴市時曰:“此家母舅為之,我若有言,便得罪于名教矣!”。
湯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湯家相,字泰瞻,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趙城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順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進士。順治八年(1652年),授江南常熟縣知縣。順治十三年,擔(dān)任湖北南漳縣知縣,期間抵御當(dāng)?shù)乜軄y,有功。后因病辭職歸鄉(xiāng)。
周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周家相。直隸新安縣(今屬安新縣)人。周家相為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進士。雍正九年(1731年),接替張朱霖擔(dān)任福建龍巖縣知縣一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奉新人。字伯起,號卓山。帥仍祖子。乾隆二年恩科進士,任吏部主事,官至廣西潯州知府。有《卓山詩集》,又名《三十乘書樓集》。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
帥家相,字伯子,號卓山,奉新人。乾隆丁巳進士,歷官潯州知府。有《三十乘書樓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會稽人,字左南,號蘅洲。乾隆十九年進士。官柳州知府。其學(xué)源出毛奇齡。有《三家詩拾遺》、《環(huán)淥軒詩草》、《詩沈》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62—1838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宗思,號藝齋。嘉慶四年進士,授編修,擢御史。屢疏陳災(zāi)賑、漕事積弊。官至南汝光道。有《茗香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一
王家相,字宗旦,號藝齋,常熟人。嘉慶己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河南南汝光道。有《茗香堂集》。

人物簡介

維基
余家相,廣東省廣州府新寧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三年(1877年),參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二甲第58名。同年五月,分部學(xué)習(xí)。

人物簡介

維基
顧家相(1853年—1917年),字輔卿,號勵堂,浙江會稽人,清末官員,史學(xué)家、金石學(xué)家。光緒二年丙子年(1876年)進士。清末,在江蘇、河南、江西做過官,官至知縣、知府。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時任萍鄉(xiāng)縣令的顧家相主持修建了江西省第一條鐵路——萍(鄉(xiāng))安(源)鐵路。任萍鄉(xiāng)縣令期間,亦積極倡辦新式學(xué)校。辛亥革命后,自認為滿清遺老,曾做《哀思曲》表明心緒。1903年至1912年在河南省開封市河南省高等學(xué)堂任學(xué)監(jiān)、總辦。后任浙江省建設(shè)局《浙江通志》中《厘稅志》、《金石志》纂修。完成《厘稅志》,《金石志》未脫稿便去世了。其子顧燮光亦是書畫家、金石學(xu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