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朱家相(1510年—?),字伯鄰,號南川子,河南開封府歸德州民籍,直隸太倉州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九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三名進(jìn)士。
楊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家相(1527年—?),字君卿,號方湖,山西太原府岢嵐州人,應(yīng)天府江寧縣民籍。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會試二百六名,第三甲第五十八名進(jìn)士。戶部觀政,本年六月授浙江山陰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九月選江西道御史,差巡按河南,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升山東副使,八月降湖廣布政司都事,三年二月致仕,卒。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良輔,候官人。萬歷己丑進(jìn)士,除知江陰縣調(diào)揭陽冉調(diào)長興
維基
朱家相,字良弼,福建福州府侯官縣人。進(jìn)士出身。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jìn)士,授揭陽縣知縣。

人物簡介

黃鶴樓志·人物篇
任家相(生卒年不詳) 明代詩人。字白甫,號心葵。湖北江夏人。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授婺源教諭,遷翰林院待詔,曾任福王府講官,再遷工部司務(wù)。任家相為諸生時與郭正域齊名,與同籍熊廷弼、賀逢勝等并稱明代“江夏七賢士”。有《云龍閣集》。卒后入鄉(xiāng)賢祠。任家相輔助孫承榮纂輯《黃鶴樓集》,后主編《黃鶴樓集補(bǔ)》并撰《黃鶴樓集補(bǔ)紀(jì)事》;另有《黃鶴樓賦》及七古《仙棗行和郭太史韻》等存世。
明刻黃鶴樓校集注
任家相,字白甫,明代江夏人。為諸生時,與郭正域齊名。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授婺源教諭,遷翰林院待詔。曾任福王講官。后遷工部司務(wù),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家相(1556年6月9日—?年),字熙載,號晴峹,四川重慶府巴縣人,民籍。行一,丙辰年五月初三日生。治《書經(jīng)》,由增廣生中式壬午鄉(xiāng)試二十一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萬歷十四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十七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九名進(jìn)士。刑部觀政。十六年授陜西洛川縣知縣,以貪酷被充軍。
王家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家相,號豫南,直隸真定府獲鹿縣人,世居縣之小畢村。萬歷二十二年(1597年)甲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一百一十九名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三甲174名進(jìn)士,歷官刑部員外郎,告病歸。六年后起補(bǔ)刑部郎中,未赴任,再起補(bǔ)池州府同知,升本府知府,在任六月,以考察去職。
《國語辭典》:家相  拼音:jiā xiàng
古時卿、大夫家中的總管?!抖Y記。曲禮下》:「士不名家相、長妾?!固???追f達(dá)。正義:「家相謂助知家事者也。長妾,妾之有子者也。士不得呼此二等人名也。」
《漢語大詞典》:小家相
猶言小家子氣。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倩兒》:“兒與爾四哥幼小即在一起,且至親,莫作小家相,無事迴避也。”
分類:小家子氣
《漢語大詞典》:敗家相(敗家相)
敗壞家業(yè)的情狀。 魯迅 《吶喊·風(fēng)波》:“我活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不愿意眼見這些敗家相,--還是死的好?!?茅盾 《秋收》三:“當(dāng)天下午他就跑到鎮(zhèn)里,把兒子的‘?dāng)〖蚁唷嬖V了親家 張老頭兒 ?!?/div>
《漢語大詞典》:相看
(1).端詳;觀察。 王統(tǒng)照 《攪天風(fēng)雪夢牢騷》:“﹝ 陳醫(yī)生 ﹞望望 景武 ,又歪向左邊,仿佛在相看他的面貌?!?br />(2).提親后家長或本人到對方家相親。紅樓夢第三一回:“前日有人家來相看,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么著?!?老舍 《龍須溝》第三幕:“不教我相看相看他,你不用想上轎子!”
《漢語大詞典》:圣訓(xùn)(聖訓(xùn))
(1).圣人的教導(dǎo)。指儒家相傳的訓(xùn)諭。 漢 蔡邕 《釋誨》:“且用之則行,圣訓(xùn)也;舍之則藏,至順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經(jīng)顯,圣訓(xùn)也;緯隱神教也。圣訓(xùn)宜廣,神教宜約?!?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gòu)釁》:“ 章老先生 ,你背圣訓(xùn)了,怎么説一個似可去?!?清 陳夢雷 《抒哀賦》:“委吉兇以任運(yùn)兮,永圣訓(xùn)以自強(qiáng)?!眳⒁姟?圣教 ”。
(2).帝王的訓(xùn)諭、詔令。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姚麟奏對:“ 麟 恐伏而對曰:‘誠如圣訓(xùn),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衛(wèi)兵於殿庭之間,此豈臣當(dāng)以私恩結(jié)下,為身計耶?’”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陽王仲祥韻》:“洪恩浹四海,圣訓(xùn)宜書紳?!?清 昭梿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諄諄數(shù)千言,詳載圣訓(xùn)?!?br />(3).阿拉伯文的意譯,原意為傳聞、傳述。后專指對 穆罕默德 言行的傳述--“ 穆罕默德 言行錄”。在 中國 ,圣訓(xùn)也稱“圣訓(xùn)經(jīng)”、“至圣寶訓(xùn)”、“至圣寶諭”、“圣諭”等。
《漢語大詞典》:圣教(聖教)
(1).舊稱 堯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導(dǎo)。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孔 門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訓(xùn)之功而漸漬之力也?!?三國 魏 阮籍 《樂論》:“故圣教廢毀,則聰慧之人并造奇音?!?span id="vxs3izc" class="book">《新唐書·柳渾傳》:“﹝ 柳渾 ﹞早孤,方十餘歲,有巫告曰:‘兒相夭且賤,為浮屠道可緩死?!T父欲從其言, 渾 曰:‘去圣教,為異術(shù),不若速死?!?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經(jīng)學(xué)理學(xué):“ 東吳 之 惠氏 、 東浙 之 萬氏 ,經(jīng)學(xué)皆宗 漢 ,而未嘗悖圣教也?!?梁啟超 《致伍秩庸星使書》:“今 中國 之人,號稱奉圣教,而農(nóng)工商賈,終身未登夫子廟堂,不知圣教為何物?!?br />(2).宗教信徒對各自宗教的尊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時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諸苾芻,依毘奈耶訶責(zé)制止,削除謬法,宣明圣教?!?唐 盧士衡 《寄天臺道友》詩:“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龍?!?/div>
《國語辭典》:敵國(敵國)  拼音:dí guó
1.仇敵之國?!稇?zhàn)國策。秦策一》:「詘敵國,制海內(nèi)?!埂端疂G傳》第五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yǎng)成賊勢,甚于北邊強(qiáng)虜敵國?!?br />2.勢力相當(dāng)?shù)膰摇!睹献?。盡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br />3.相當(dāng)于一國。如:「富可敵國」?!妒酚洝>戆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4.能系大局輕重的人才。《后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或制勝帷幄,或門人加親,或與時抑揚(yáng),或隱若敵國。」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禮記。禮運(yùn)》:「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禮也。」唐??追f達(dá)。正義:「大夫以下稱家?!?br />2.家。《舊唐書。卷一二三。李巽傳》:「雖在私家,亦置案牘簿書,勾檢如公署焉。」
3.私人、平民。相對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國語辭典》:國際性(國際性)  拼音:guó jì xìng
具有與多個國家相關(guān)的特性。如:「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性的慈善機(jī)構(gòu),經(jīng)常在世界各地從事救災(zāi)的工作?!?/div>
出家相
【三藏法數(shù)】
謂太子年至十九時,出游四門,見老病死之相,厭世無常,心思出家。往白父王,愿聽出家。父王不許,于二月七日,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宮,乃至凈居天宮。諸天見已,到太子所,頭面禮足,白言無量劫來,所修行愿,今正成熟之時。太子遂于后夜,乘馬逾城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須發(fā),是名出家相。(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凈居天,即色界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