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門女(門女)
《詩·小雅·巷伯》“成是南箕” 毛 傳:“ 魯 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fēng)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託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曰:‘子何不若 柳下惠 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后以“門女”指無家門可歸的女子。后漢書·崔駰傳:“ 吳札 結(jié)信於丘木, 展季 効貞於門女?!?/div>
《漢語大詞典》:門緒(門緒)
(1).家門的世系。 南朝 梁 任昉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啟》:“臣門緒不昌,天道所昧?!?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爾門緒孤微,不宜從世祿所為,先納罰錢,慎勿以騾從也。”
(2).家門的功業(yè)。陳書·程文季傳:“纂承門緒,克荷家聲?!?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五:“一家父子兄弟,忠孝堂堂,樹節(jié)奇?zhèn)?,蓋又不第仍世樸學(xué)之傳,為足力振門緒也?!?/div>
《漢語大詞典》:門慶(門慶)
家門之福。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自惟門慶,屬降公主,天恩所覃,容及丑末?!?span id="6fqf1tz" class="book">《南齊書·褚淵褚澄等傳論》:“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平流進取,坐至公卿?!?span id="hyl4qjp" class="book">《南史·王誕王份等傳論》:“ 份 胤嗣克昌,特鐘門慶,美矣。”
分類:家門
《國語辭典》:門業(yè)(門業(yè))  拼音:mén yè
累代相傳的家業(y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雜藝》:「吾幼承門業(yè),加性愛重,所見法書亦多。」《南史。卷六二。賀玚傳》:「與語,悅之,謂仆射徐勉曰:『琛殊有門業(yè)?!弧?/div>
分類:家門師門
《漢語大詞典》:二庭
(1).兩個王庭。(1) 東漢 時指 南匈奴 與 北匈奴 。 東漢 建武 二十四年, 匈奴 左賢王 蒲奴 立為單于,右薁鞬日逐王 比 不得立,乃率部南依 漢 ,自立為單于, 匈奴 遂有南北之分。后漢書·南匈奴傳論:“其后 匈奴 爭立,日逐來奔……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2) 唐 代指 西突厥 分裂后的南北二部。 咄陸 可汗建庭于 鏃曷山 西,謂之北庭; 乙毗沙缽羅葉護 可汗建庭于 雖合水 北,謂之南庭。見《新唐書·突厥傳下》。 唐 駱賓王 《夕次蒲類津》詩:“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br />(2).第二家門庭。謂再嫁。舊唐書·列女傳序:“ 共姜 之誓,不踐二庭。” 明 無名氏 《玉環(huán)記·逼女更夫》:“婦女不踐二庭,夫在安可再嫁!”
《國語辭典》:發(fā)家(發(fā)家)  拼音:fā jiā
??使?家業(yè)?興盛發(fā)展??,家庭變得富裕。如:「像他這么節(jié)儉的人,等著瞧,將來會發(fā)家的?!?/div>
《漢語大詞典》:戟戶
(1).貴家門戶,顯貴之家。 唐 高適 《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詩:“向風(fēng)扃戟戶,當(dāng)署近棠陰?!?唐 張繼 《會稽秋晚奉呈于太守》詩:“寂寂訟庭幽,森森戟戶秋?!?明 高啟 《木蘭花慢·過城東廢第》詞:“正春來夢好,春忽去,怎留將?早月墜箏樓,塵生戟戶,草滿毬場?!?br />(2).軍營。新唐書·任迪簡傳:“承 茂昭 奢縱后,公私屈覂,欲饗士,無所給,至與下同糲食,身居戟戶。踰月,軍中感其公,請安臥內(nèi), 迪簡 乃許?!?/div>
《國語辭典》:朋淫  拼音:péng yín
群聚荒淫游樂?!稌?jīng)。益稷》:「罔水行舟,朋淫于家?!埂侗饼R書。卷八。幼主帝紀》:「輔之以中宮奶媼,屬之以麗色淫聲,縱鞲紲之娛,恣朋淫之好?!?/div>
《國語辭典》:石敢當(dāng)(石敢當(dāng))  拼音:shí gǎn dāng
舊時民間以為在朝著巷口或為巷陌橋道要沖的家居正門前,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當(dāng)三字,即可禁壓不祥。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七。石敢當(dāng)》:「今人家正門適當(dāng)巷陌橋道之沖,則立一小石將軍,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當(dāng),以厭禳之。」
《漢語大詞典》:貴閥(貴閥)
貴顯的世家門第。 晉 皇甫謐 高士傳·樂臣公:“ 臣公 貴閥,或擁旄旌;獨窮玄牝,不滑神精?!?span id="qdwph2j" class="book">《新唐書·韋嗣立傳》:“ 永淳 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學(xué)之官輕,章句之選弛。貴閥后生以徼倖升,寒族平流以替業(yè)去?!?/div>
《漢語大詞典》:門節(jié)(門節(jié))
家門相傳的節(jié)操。北史·萬俟普慕容三藏等傳論:“ 三藏 連屬危亡,貞概自處,可謂不隕門節(jié)矣。”
《漢語大詞典》:鵝珠(鵝珠)
亦作“鵞珠”。 據(jù)大莊嚴論經(jīng)卷十一記載: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門口,珠師停止穿珠,為和尚入內(nèi)取食。其時一鵝來,吞其珠,珠師持食來而不見珠,疑和尚而責(zé)之。和尚恐珠師殺鵝取珠,說偈諷之。珠師不聽,遂縛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盡出血,這時鵝來食血,珠師怒,打殺鵝。和尚至此才說明真相,珠師開鵝腹而見珠,乃大哭,對和尚說:“汝護鵝命不惜於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焙笠浴谤Z珠”作舍身護戒之典。 唐 張鷟 《滄州弓高縣實性寺釋迦像碑》:“鵞珠護戒,標苦節(jié)於堅林;龍鏡澄空,照真規(guī)於靜域。” 唐 鄭素卿 《西林寺水閣院律大德齊郎和尚碑》:“鵝珠在冰雪之中,鶴貌出風(fēng)塵之外。”
《漢語大詞典》:前閥(前閥)
舊時縉紳世宦家門前左邊旌表功績的柱子。借指功業(yè)、成就。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薦紳秉筆徒,聲譽耀前閥?!?/div>
《漢語大詞典》:逃門(逃門)
(1).逃跑的門路。 唐 韓愈 《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三光弛隳不復(fù)暾?!?br />(2).因災(zāi)荒等而逃出家門。評劇《鍘閣老》第一場:“你父言說要逃門在外,不知你姐妹心意如何?”
《漢語大詞典》:窮閨(窮閨)
深戶。指家門。 北齊 劉晝 新論·因顯:“今人之居代,雖抱才智,幽鬱窮閨,而無所因邪,未有為之聲譽,先之以吹瑩,欲望身之光、名之顯,猶捫虛縛風(fēng),煎湯覓雪,豈可得乎?”
分類: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