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1—1169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兆诖笥^三年進(jìn)士。官翰林學(xué)士,為欽宗草降金表。后被李綱斥罷。黃潛善等引為試中書舍人,歷戶部尚書,知溫州、平江、臨安等職,所至擾民,盜用軍錢,除名。依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阿諛萬俟卨,毀謗岳飛,為世人不齒。工詩文。有《鴻慶居士集》。
全宋詩
孫覿(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jìn))人。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進(jìn)士(清光緒《武進(jìn)陽湖縣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詞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為秘書省校書郎(《鴻慶居士集》卷三二《與吳世范帖》)。欽宗即位,由國子司業(yè)擢侍御史,以論太學(xué)生伏闕事,出知和州。未幾召試中書舍人,權(quán)直學(xué)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罷,歸州安置。未幾再試中書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歷試給事中、吏部侍郎,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三年,出知溫州,改知平江府,以擾民奪職,提舉鴻慶居。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起知臨安府。二年,以盜用軍錢除名,象州羈管。四年,放還,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孫覿為人依違無操,《宋史》無傳。有《鴻慶居士集》、《內(nèi)簡尺牘》傳世?!O覿詩,以《常州先哲遺書》據(jù)宋鈔本所刊《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詩七卷,多為紹興二年被貶后作品)為底本,校以宋刻殘本《孫尚書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詩見卷六、卷五七。簡稱宋刻本,藏北京圖書館)、明鈔《南臺陵孫尚書大全集》(七十卷,詩見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簡稱明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鈔本多出底本之詩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樂語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二卷。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孫覿(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嘗提舉南京鴻慶宮,故自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大觀三年進(jìn)士,政和四年中詞科。歷國子司業(yè)、侍御史、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建炎元年,李綱以其曾為張邦昌權(quán)直學(xué)士院,貶責(zé)歸州安置。二年,充顯謨閣待制,知平江府。三年三月為戶部尚書;四月,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溫州,尋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擾民罷職。紹興元年復(fù)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臨安府。二年,以盜用助軍錢除名,象州羈管。五年,歸隱太湖。十三年,以郊恩敘奉議郎。二十六年,復(fù)左朝奉郎。三十年,復(fù)敷文閣待制致仕。封富陽縣伯。孝宗朝,嘗受命編類蔡京、王黼等事實上之史官。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覿先附黃潛善、汪伯彥誣詆李綱;汴京破,又為欽宗草降表。后阿諛萬俟卨,謗毀岳飛,為時人所鄙。然所為詩文頗工,尤長于四六,與汪藻、洪邁、周必大齊名。其事跡見周必大《鴻慶居士集序》(《鴻慶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記孫覿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3 【介紹】: 明廬州府舒城人。初尚燕王女,為燕府儀賓。燕王起兵,從取大寧,戰(zhàn)白溝河有功,掌北平布政司事。建文帝執(zhí)其父李申,欲誘降之,讓不從,遂殺申而籍其家。永樂元年,進(jìn)駙馬都尉,封富陽侯,掌北平行部事。卒謚恭敏。
謝富陽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謝富陽(1434年—?),字仕春,江西吉水縣人,贛州府瑞金縣民籍。進(jìn)士出身。早年出身縣學(xué)生,江西鄉(xiāng)試第九十二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會試第九十四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六十九名。
《駢字類編》:富陽(富陽)
漢書地理志泰山郡縣:富陽。又晉書地理志吳郡統(tǒng)富陽縣。 張以寧題山水圖詩:春潮夜落富陽江,短篷曉系蒼崖樹。
分類:富陽
《漢語大詞典》: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區(qū)。 唐 韓翃 《送王少府歸杭州》詩:“歸舟一路轉(zhuǎn)青蘋,更欲隨潮向 富春 ?!?唐 王維 《送李判官赴江東》詩:“樹色分 揚子 ,潮聲滿 富春 ?!?元 張憲 《投贈周元帥十韻》:“ 恩波 城外柳,長拂 富春 潮?!?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年年垂釣鬢如銀,愛此江山勝 富春 ;歌舞叢中征戰(zhàn)裡,漁翁都是過來人?!眳⒁姟?富春江 ”。
(2).古縣名。 秦 置, 漢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陽 。 晉 太元 中避 鄭太后 諱,改名 富陽 。 五代 吳越 時復(fù)名 富春 , 宋 太平興國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陽 。 三國 吳 曾為 安東郡 治所。 晉 陸機 《吳趨行》詩:“ 大皇 自 富春 ,矯首頓世羅?!?南朝 宋 謝靈運 《富春渚》詩:“宵濟 漁浦 潭,旦及 富春 郭?!?郁達(dá)夫 《西歸雜詠》之八:“風(fēng)月三年別 富春 ,東南車馬苦沙塵?!?/div>
《漢語大詞典》:富春江
水名。 浙江 在 富陽 、 桐廬 縣境內(nèi)的一段稱 富春江 。是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 漢 嚴(yán)光 曾垂釣于此。 毛澤東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莫道 昆明 池水淺,觀魚勝過 富春江 。”
《國語辭典》:霅霅  拼音:zhá zhá
擬聲詞:(1)形容下雨聲?!稄V雅疏證。卷六上。釋訓(xùn)》:「霅者,雹下之貌,故雨下亦謂之霅,重言之則曰霅霅也?!?2)形容割稻聲。元。方回〈富陽田家〉詩:「霅霅割稻聲,自與割草異?!?/div>
《漢語大詞典》:富春江
水名。 浙江 在 富陽 、 桐廬 縣境內(nèi)的一段稱 富春江 。是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 漢 嚴(yán)光 曾垂釣于此。 毛澤東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莫道 昆明 池水淺,觀魚勝過 富春江 ?!?/div>
《漢語大詞典》:觃口(覎口)
地名。在 浙江省 富陽縣 南。廣韻·去梵:“ 覎口 ,墟名。在 富春渚 上也?!?/div>
《國語辭典》:郁達(dá)夫(郁達(dá)夫)  拼音:yù dá fū
人名。(西元1896~1945)浙江富陽人。早年留學(xu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xué)習(xí)經(jīng)濟法政,曾先后任教北京、武漢、中山、安徽諸大學(xué)??箲?zhàn)期間流寓南洋,勝利后為日軍所害。著有小說《沉淪》、《屐痕處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