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解金貂
  
金貂換
  
貰貂裘
 
不識金貂重
  
裘貂醉
 
相如酒渴對文君
 
金貂不抵銀瓶貴
 
脫貂貰醑
 
醉當貂裘

相關人物
司馬相如
 
阮孚
 
卓文君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瞻弟)阮孚〉
孚字遙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胡人遙集于上楹」而以字焉。初辟太傅府,遷騎兵屬。避亂渡江,元帝以為安東參軍。蓬發(fā)飲酒,不以王務嬰心。時帝既用申韓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棄也。雖然,不以事任處之。轉丞相從事中郎。終日酣縱,恒為有司所按,帝每優(yōu)容之?,樞巴踬鰹檐囼T將軍,鎮(zhèn)廣陵,高選綱佐,以孚為長史。帝謂曰:「卿既統(tǒng)軍府,郊壘多事,宜節(jié)飲也?!规诖鹪唬骸副菹虏灰猿疾徊?,委之以戎旅之重。臣僶勉從事,不敢有言者,竊以今王蒞鎮(zhèn),威風赫然,皇澤遐被,賊寇斂跡,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應端拱嘯詠,以樂當年耳?!惯w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帝宥之。轉太子中庶子、左衛(wèi)率,領屯騎校尉。
《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對飲。

簡釋

金貂換:文人狂放不羈,或喻喜好飲酒。唐溫庭筠《寄盧生》:“他年猶擬金貂換,寄語黃公舊酒壚。”


例句

脫貂貰桂醑,射雁與山廚。 王維 過崔駙馬山池

不識金貂重,偏惜玉山頹。 駱賓王 疇昔篇

《漢語大詞典》:對文(對文)
(1).謂詩文中詞句相對偶。 唐 孔穎達 《尚書正義序》:“古人言誥,惟在達情,雖復時或取象,不必辭皆有意。若其言必托數(shù),經(jīng)悉對文,斯乃鼓怒浪於平流,震驚飆於靜樹?!?br />(2).訓詁學上指意義相反或關聯(lián)的詞句相對成文。對文對于辨析詞義和考訂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禹貢》云:‘ 彭蠡 既瀦,陽鳥攸居;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詫ξ难?,則 彭蠡 水之所瀦,三江水之所入,非入於 震澤 也?!?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逸周書二》“農(nóng)民”:“‘水性歸下,農(nóng)民歸利?!福捍吮咀鳌詺w下,民性歸利’。民性與水性對文……玉海六十引此正作‘民性歸利’。”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字對文而誤解例:“凡大小、長短、是非、美惡之類,兩字對文,人所易曉也?!?/div>
《分類字錦》:閒對文楸(閒對文楸)
段成式觀棋詩:閒對文楸傾一壺,黃羊枰上幾成都。文楸,一作奕秋。
分類:圍棋
《國語辭典》:先輩(先輩)  拼音:xiān bèi
尊稱年齡或輩分較長的人?!度龂尽>砦迦?。吳書。闞澤傳》:「澤州里先輩丹楊唐固亦修身積學,稱為儒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久仰先輩大名,如雷貫耳?!?/div>
《國語辭典》:墨客  拼音:mò kè
文人。唐。韓愈祭薛中丞文〉:「詩人墨客,爭諷新篇?!埂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改憧茨情L安城里,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獎。」
《漢語大詞典》:文章伯
對文章大家的尊稱。 唐 杜甫 《戲贈閿鄉(xiāng)秦少公短歌》:“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許文章伯?!?宋 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詩:“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元 薛昂元 《殿前歡·冬》曲:“十年前一秀才,黃齏菜,打熬到文章伯?!?清 黃遵憲 《玄武湖歌和龍松岑》:“承平公子文章伯,酒龍詩虎爭崔嵬?!?/div>
《漢語大詞典》:給札(給札)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蜀 人 楊得意 為狗監(jiān),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馬相如 自言為此賦?!象@,乃召問 相如 。 相如 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显S,令尚書給筆札?!焙笠蛑^朝廷對文士的特殊禮遇為“給札”。 宋 曾鞏 《回許安世謝館職啟》:“天衢寢亨,時望攸屬。遂膺給札之召,來賁登瀛之游?!?宋 劉克莊 《滿江紅·和實之》詞之三:“有誰憐、給札老 相如 ,家徒壁?!?/div>
《國語辭典》:雕飾(雕飾)  拼音:diāo shì
1.雕琢裝飾。如:「這座廟宇雕飾得十分莊嚴肅穆?!?br />2.修飾文詞使美化。如:「寫作文章要注意雕飾,不宜太過繁復冗長?!?/div>
《國語辭典》:句子  拼音:jù zi
1.由單詞或復詞聯(lián)綴而成,表示完整意義的獨立語言單位,必須有代表人、事或物的主語,并有說明主語的謂語,如「鳥飛」、「孔子是圣人」。
2.比喻冷言冷語。《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八回:「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句子?!?/div>
《漢語大詞典》:三銓(三銓)
唐 代對文武官吏選授考課,由吏部和兵部之尚書、侍郎分掌其事。尚書為尚書銓,掌五品至七品選;侍郎二人分為中銓、東銓,掌八品、九品選,合稱三銓。其后皆歸侍郎專之,尚書通署而已。新唐書·選舉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選人先遭涂毀文書者,令三銓止除詐偽,余復舊規(guī)。” 胡三省 注:“唐六典:‘吏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選:一曰尚書銓,二曰中銓,三曰東銓。或云吏部東西銓并流外銓為三銓。’”按, 唐 乾元 中侍郎 崔器 奏改中銓為西銓。故 宋 王溥 唐會要·吏部尚書以尚書銓、東銓、西銓為三銓。
《漢語大詞典》:止法
宋 朝對文武臣轉官的規(guī)定。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宰相爵邑:“是時, 婺相 以(國公)食邑過二千戶為辭。 壽皇 遣中使至 邁 所居宣示,令具前此有無體例,及合如何施行事理,擬定聞奏。遂以邑戶無止法復命,乃竟行下?!?宋 趙升 朝野類要·入仕:“﹝止法﹞:謂如文臣轉中大夫,直候職及侍從格,方許轉太中大夫。若執(zhí)政,轉至金紫光祿大夫,直候拜相,方許轉行特進。又如武臣,轉至武功大夫,若有軍功,方許轉行右武。餘人以三官比轉一官。又如捧香只轉至訓武郎,年勞只轉至承直郎之類?!?/div>
《國語辭典》:部勒  拼音:bù lè
統(tǒng)御、指揮?!妒酚洝>砥?。項羽本紀》:「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div>
《國語辭典》:文科  拼音:wén kē
學術上對文學、語言、哲學、歷史、經(jīng)濟等學科的總稱。
《漢語大詞典》:伯長(伯長)
(1).古代對地方官的泛稱。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自朝之聞人,以及五都之伯長羣吏,旨厚其餼賂,或作謌詩以嘉童子。”
(2).舊時對文章、品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 宋 蘇舜欽 《檢書》詩:“快心伯長文,跋尾清臣搨?!?/div>
《國語辭典》:六觀(六觀)  拼音:liù guān
文心雕龍》對文學批評與鑒賞所提出的六個方法與標準。即文章的位體、置辭、通變、奇正、事義、宮商,從此六方面進行觀察、分析,以見作者的情意用心,鑒定作品的優(yōu)劣。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知音》:「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形,則優(yōu)劣見矣。」
《國語辭典》:貂裘換酒(貂裘換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晉人阮孚曾經(jīng)以貂裘換取美酒。典出《晉書。卷四九。阮藉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劾,帝宥之?!购笥靡孕稳莞毁F者的豪放不羈。
《漢語大詞典》:金貂取酒
見“ 金貂換酒 ”。
《國語辭典》:金貂換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晉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換酒來喝。見《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貴者放蕩不羈。如:「他一向出手豪闊,興致一來,金貂換酒,一擲千金,絲毫不以為意?!?/div>
《國語辭典》:金貂換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晉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換酒來喝。見《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貴者放蕩不羈。如:「他一向出手豪闊,興致一來,金貂換酒,一擲千金,絲毫不以為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