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自鏡(自鏡)
(1).照自己的形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淄水:“ 田巴 入 齊 ,過 淄水 自鏡?!?br />(2).對照自己,引以為戒。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以還自鏡,以知得失?!?span id="bc5ebli" class="book">《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明 張居正 《翰林為師相高公六十壽序》:“余深味其言,書之座右,用以自鏡?!?/div>
《國語辭典》:參觀(參觀)  拼音:cān guān
實地觀覽、觀察。如:「觀迎參觀」?!赌鹾;ā返诙嘶兀骸高@日正是山口地方裁判所判決小山六之介的謀刺罪案,參觀的人非常擁擠。馬美菽和烏赤云在行館沒事,也相約而往,看他如何判決?!?/div>
《漢語大詞典》:對校(對校)
(1).亦作“ 對較 ”。古代校書,兩人對坐,一持原本誦讀,一持副本核對有無訛誤,因稱“對?!?。后泛指用兩種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毛子晉 家亦有 宋 刻 王肅 注者,與 興公 藏本稍異。憾不能合 徐 毛 兩本對較鎸行?!?br />(2).對照比較。《老殘游記》第十八回:“ 白公 傳 四美齋 王輔庭 ,一面將這兩種月餅詳細對校了,送 剛 王 二公看?!?/div>
《國語辭典》:對勘(對勘)  拼音:duì kān
1.核對??薄K?。沈括《夢溪筆談。卷八。象數(shù)》:「以兩司奏狀對勘,以防虛偽?!骨?。徐珂《清稗類鈔。經(jīng)術類。朱竹君教人讀注疏》:「謂法言注疏,惟《葩經(jīng)》最博,先閱此經(jīng)以為綱領,如其中徵引何經(jīng),即檢原經(jīng)注疏對勘,讀竟此經(jīng),諸經(jīng)之大概已得?!?br />2.拼合。元。喬吉〈一枝花。云髫金雀翹套。尾〉:「從今將鳳凰巢鴛鴦殿遮籠教暗,將金縫鎖玉連環(huán)對勘的嚴?!?br />3.對質(zhì)。《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當堂對勘,席所言皆不妄?!骨濉P扃妗肚灏揞愨n。獄訟類。淄川無首尸案》:「既散,陰以狀報邑,費祎祉拘胡對勘,胡言其實,問鄭及產(chǎn)主,不訛,乃共驗諸眢井,一役縋下,則果有無首之尸在焉?!?/div>
《國語辭典》:比照  拼音:bǐ zhào
1.按照已有的格式或事例辦理。如:「比照辦理」。清。昆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五六七。兵部。保舉》:「應比照捐班注銷之例,準其將保案注銷?!?br />2.比較對照?!端问贰>硪晃迤?。選舉志三》:「命州郡守倅結(jié)罪保明,比照字跡無偽,方許簾引注籍?!?/div>
《國語辭典》:印證  拼音:yìn zhèng
互相證明?!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笇⒔?jīng)文大書,下面采諸經(jīng)子史的話印證,教子弟們自幼習學?!?/div>
《國語辭典》:印花  拼音:yìn huā
1.在紙或布上所印的各種圖案花樣的統(tǒng)稱。
2.由政府出售,作為課稅用的有價稅票。參見「印花稅票」條。
《國語辭典》:借鑒(借鑑)  拼音:jiè jiàn
以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的警惕。如:「我們應當以歷史為借鑒,以免重蹈覆轍?!挂沧鳌附桤R」。
《漢語大詞典》:映對(映對)
映照,對照。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仰觀山色,與帆影中流相映對?!?/div>
分類:映照對照
《國語辭典》:不登高山,不顯平地(不登高山,不顯平地)  拼音:bù dēng gāo shān,bù xiǎn píng dì
(諺語)比喻只有經(jīng)過對照比較,才能更看清事物的真相。如:「不登高山,不顯平地。遭受過苦難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
《國語辭典》:中文內(nèi)碼(中文內(nèi)碼)  拼音:zhōng wén nèi mǎ
中文內(nèi)碼是資訊系統(tǒng)內(nèi)部,指定給每一中文字的對照碼,能將中文資料轉(zhuǎn)換成電腦可接受的0與1之機器碼。不同資訊系統(tǒng)可能使用不同中文內(nèi)碼。
《國語辭典》:對對角(對對角)  拼音:duì duì jiǎo
將雙方各執(zhí)一半的文書加以比較對照,以驗證字跡的方式,稱為「對對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你且站在門外,待我將進去與你對對角看。」
《國語辭典》:內(nèi)碼(內(nèi)碼)  拼音:nèi mǎ
資訊系統(tǒng)內(nèi)部,指定給每一符號、文數(shù)字的對照碼。以ASCII碼為例,每個符號由八個位元編成,即是以一個位元組儲存。以Unicode為例,每個符號由三十二個位元編成,即是以四個位元組儲存。
《國語辭典》:核發(fā)(核發(fā))  拼音:hé fā
對照發(fā)給。如:「承辦人員依照相關規(guī)定,按月核發(fā)補助津貼給低收入戶?!?/div>
《國語辭典》:刊誤表(刊誤表)  拼音:kān wù biǎo
訂正文字謬誤的對照表。
《國語辭典》:檢驗圖(檢驗圖)  拼音:jiǎn yàn tú
檢查對照電視螢幕所現(xiàn)色彩用的圖,其顏色由左至右為白、黃、青、綠、洋紅、紅、藍、黑,主要作用為讓一般家庭和電器技術人員調(diào)整色彩之用。在電視頻道上,開播前都會播出檢驗圖和色條,做為節(jié)目播出前的準備及供民眾對照顏色次序。